早期佛教中“爱”思想研究
——以《杂阿含经》为例

2018-01-02 02:22禹春晖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因缘佛教情感

禹春晖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文史论苑】

早期佛教中“爱”思想研究
——以《杂阿含经》为例

禹春晖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爱”作为早期佛教中便已产生的思想,一直在佛教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杂阿含经》中详细的展现出爱支作为缘起法中的一支,在缘起法完善之前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十二因缘完善之后,联结各支的重要作用。同时,“爱”作为一种恶业,是苦产生的直接根源,因此在早期佛教中一直被予以断除,这一思想在《杂阿含经》中有详细体现。通过分析《杂阿含经》中“爱”的思想出现的原因和内涵,可以发现,“爱”不仅对缘起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爱;早期佛教;缘起法;业

“爱”作为佛教中的一种思想一直备受关注,在早期佛教中作为其基本思想,对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它的基础上,早期佛教的缘起法由三支、五支、九支一直到十二支陆续地进行完善,同时,“爱”作为佛教中一直反对并要求断除的思想,也是苦产生的直接原因。因而本篇论文以《杂阿含经》为例,通过系统地介绍“爱”思想在早期佛教中的具体含义,从而分析其在十二因缘以及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爱”思想出现的原因

在《杂阿含经》中,“爱”的思想基本在每一卷中都有出现,并且占有一定比例,在许多经文中也将它作为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其中虽然没有详细地介绍“爱”产生出来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在众多经文中也能窥探一二。

根据《杂阿含经》第三三四经中说:“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因、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1]由此可以看出,“六根”为“业”之因,“业”为爱之因,爱为“无明”之因,“无明”为“不正思惟”之因,“不正思惟”生于痴。[2]随后,该经又说:“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3]也就是六根作为接触色的条件,从而生出不正思惟,也就是生于痴,而痴就是无明,痴再加上欲想便叫做爱,因爱所做出的事情便成为业。因而笔者以为,爱在这里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个是由于六根产生的业力,第二个原因便是由于欲想。

在《杂阿含经》第一九八经中曾提到“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4]又据《阿毘昙毗婆沙论·使揵度》中对此句的解释为“六爱身:眼触生爱,取鼻舌身意触生爱。”[5]由此可以看出,内入处也即六根可以作为爱的直接来源,因为有六根,继而产生出业力,成就了我们这一世俗的身体,所以归结为六爱身。这便是上述所说爱产生的第一个原因,六根产生的爱。

在《中阿含经·大品释问经》中说:“拘翼!念者,因思缘思,从思而生,由思故有,若无思者,则无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爱、不爱,由爱、不爱故有悭、嫉,由悭、嫉故有刀杖、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心中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生。”[6]从中可以看出,爱产生的第二个原因便是欲。经中详细介绍了由思生念,有念生欲,进而由欲想生爱或不爱,可以看出欲可作为爱的直接来源。之后又介绍了由爱会产生出多种消极的情绪,比如斗争,嫉妒,嗔恨等等,通过这些也直接说明了爱是苦的直接根源。

第三个原因便是由意生爱,据《杂阿含经》第一〇八二经说:“爱欲为疮疣,蛆蝇诸恶觉。及诸贪嗜心,皆悉从意生。”[7]爱欲和贪嗜心都是从意念中生出来的,这一原因与《长阿含经·释提恒因问经》中的观点相同:“爱由想生,因想缘想,想为原首,从此而有。”笔者以为这里的“想”便是意,意便是意念、想法的含义。有了不同的想法,从而需要选择、取舍,因而有了爱或不爱,有了爱可以产生欲望和贪婪之心,由不爱从而产生嗔恨,这些都是从爱中直接产生的情感,所以世俗人由爱生苦,只有斩断爱才能得到清净解脱。

因而,在《杂阿含经》中,“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上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出,“爱”在早期佛教思想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它产生于人们的基本情感之中,不论是产生于六根还是欲想和意念,都是人们通过最直接感官和思想而产生出的基本情感,因而,在早期佛教中将它作为基本思想也不足为奇了。早期佛教的人生观,就是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基本的情感,而释迦牟尼悟道之始,从断除人的基本情感出发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最终将“爱”归结为苦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爱”作为早期佛教中的基本思想,其真正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

二、爱思想的具体类型和内涵

(一)十二缘起法之爱支思想

十二因缘作为早期佛教中的基本思想体系,对于整个佛教思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爱支作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对于整个十二因缘的思想体系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杂阿含经》中,笔者通过检索发现,在十二因缘这一体系没有完善之前,曾陆续出现三支、五支、七支、九支等诸多体系,最终才完整地发展为十二支缘起思想。但是无论是三支还是七支,甚至完善到十二支缘起思想,爱这一支始终都作为缘起思想的基本概念一直存在,并在其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如《杂阿含经》第六十八经中说:“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8]这里所说的缘起法只有三支,分别为触、受、爱,而触是眼根、眼色和眼识三事和合而成,由与外界的接触,产生苦乐的感受,由感受而生成爱,这里的爱是作为苦聚集的直接原因而出现的,触和受只能是间接的原因。在《杂阿含经》第六十七经中,此缘起法又成为五支,“爱乐灭,爱乐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9]也就是说要想让苦得到消灭,那么就通过爱乐灭从而取灭,取灭从而有灭,进而生灭,只有生灭,苦才能消灭。这里的爱同样是作为产生苦的直接原因而出现的,只有在根本上消灭爱,那么才能断除苦。因而可以看出“爱”与苦在早期佛教的思想体系中是密不可分的,早期佛教思想想要表达的观点便是“人生即苦”的人生观,而“爱”可以说就是人生观最先要反对的概念和内涵。

在《杂阿含经》第二一八经中,又将此缘起法发展成七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苦集道迹。”[10]七支中的缘起法分别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七支的出现便已构成四圣谛中苦集谛的基本内容,而且七支缘起法的发展可以说是总结了以上三支和五支的内容,进而发展为七支。又据第二八四经中说:“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缚心,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11]这里的缘起法发展成为九支,由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相较与七支,这里又加入了名色和六入的概念,可以说已经初具十二因缘的基本形式。在七支和九支中,由于对已有的概念进行了整合,从而爱支已经融入到缘起法之中,并且已经显现不出其基础性的地位,但是,其作为缘起法中的一支,在上下联结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杂阿含经》的一些经文中,也出现了十二支缘起法,已发展完善。比如在第五九〇经中,“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12]经中所说的十二缘起法与现在的十二因缘完全一样,并且顺观和逆观也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因而,十二缘起法作为佛教思想中的一个体系,可以看出在逐渐发展过程中,日趋完备。杜继文先生曾经说过:十二因缘“构成了相当完整的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近现代以精神或心理分析解释人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原因的鼻祖”[13]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完整甚至对于佛教思想有如此大的影响,可以说也离不开这样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爱支思想可以说是缘起法中的根本思想,是最基本、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在三支、五支还是七支和九支中,都包含爱支这一思想,并且在三支中可以发现爱支是构成缘起法最早并且最基本的概念。所有经文在谈论到缘起法的时候,最终都将其归结为是“纯大苦集”,也就是苦的根源和集合,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明,在缘起法中苦的直接原因就是爱。由爱而生苦,爱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感,是烦恼的来源,也可以说爱便是烦恼,由爱而产生对于人生和物质的选择和追求,进而产生能够决定未来世果报的思想和行为。爱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在早期佛教或者说是在释迦牟尼时期,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正因为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那么也成为了最先需要割舍的感情。因而可以说,在早期佛教思想体系中,虽然爱一直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是被反对的,是需要被断除和舍弃的。

(二)“爱”作为一种恶业

在《杂阿含经》中,“爱”的思想不仅仅出现在缘起法中,也表现为欲爱、色爱、恩爱以及烦恼、业力等含义。在这里,笔者将其归为一类,这里“爱”的含义表现为一种消极的、贬义的思想内涵,在经文中通常与清净、涅槃、解脱等词相联系,是达到清净、涅槃的阻碍。

比如在《杂阿含经》第一〇八二经中说:“爱欲为疮疣,蛆蝇诸恶觉。及诸贪嗜心,皆悉从意生。”这里的爱欲便与贪嗜心归为一类,它们的产生使人“远离寂静道”,不仅是一种烦恼,更多的是一种恶业。在一〇一〇经中,则明确提出:“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14]把爱欲和涅槃放在了一起形成对比,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爱欲作为一种恶业,它的存在会成为人们达到涅槃的阻碍。在二五四经中,“贪、恚、痴尽,亦名离爱,亦名离取,亦名离忘念解脱。”[15]经文中认为贪恚痴这三毒得到灭尽,也叫做远离爱,远离取,远离忘念解脱。那么也可以说,在这里可以用“爱”这一个词概括贪、恚、痴这三毒,爱就是它们的代名词,是一种必须要割舍的情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爱”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在经文中是与贪、恚、痴等归为一类的恶业,是人们达到涅槃的阻碍。关于这类含义,在《杂阿含经》第九八四经中,有一个系统的总结。“我今当说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此等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16]这里的“爱”被归纳为网、胶、泉和藕根,笔者以为其内涵也就是这些事物的特征,即互相联结,胶着而且还有漏不尽;同时也说它是众生的障碍、闭塞、阴暗等等一切不好的代名词,而且它还会生生世世伴随着人们,并不会消亡。也就是说,这里的“爱”已经被归结为一种业力,是根植于人类本质当中的,作为一种恶业而存在,如果不能彻底地断除,那么它将会生生世世伴随着众生流转。所以这也恰恰印证了之前所说的,“爱”作为众生的基本情感,是佛教一直反对的内容,是需要被彻底割舍和断除的,这在早期佛教中,也是修行想要达到的结果的一种。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爱”作为一种恶业而存在于早期佛教中还是较为普遍的认知,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人们诸多不良情感的集合。也正是因为这些含义的存在,“爱”这一情感作为早期佛教一直反对的思想在《杂阿含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早期佛教中探讨的是人生的本质,以及从日常生活中引申出来的人生观的内涵,那么“爱”作为最基本的情感,佛陀无论是为了向众生讲述人生是苦,还是为了劝诫人们远离苦的根源,最简单的方式便是从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出发,也就是从“爱”出发,进而对于人生展开进一步的探求。有了“爱”的存在,那么人们就会产生对于事物渴求,从而出现贪婪,索取,执著等一系列的情感或行为;相反的,如果不爱,那么人们也会产生嗔恨,忿怒,暴虐等情感,所以说一切烦恼,一切苦都是从“爱”中产生,因而在早期佛家中着重地反对它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文中还多次提到,断爱、离爱才是解脱和涅槃的根本,笔者以为,如果对于“爱”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可以看出,解脱和涅槃可以作为修行之人的代名词,而众生因为对于爱的执著,所以才不能得解脱。因而,这里的爱也就可以作为世俗人和出家人界限的划分,世俗人有对于爱的执著和不舍,而出家人为了达到解脱,是完全地割舍和断除爱的,这样便有了一定的划分。

三、《杂阿含经》中“爱”思想的作用和价值

(一)在十二因缘中的作用和价值

爱作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在缘起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笔者以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在十二缘起法没有得到完善之前,爱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有缘起法开始,爱支便作为其中的一支始终存在,而且早在三支和五支中,便已经完全展现出基础性的作用,它是苦的根源,因为有爱的存在,从而发展出取、有、生等支,同时也是因为由六根到触,而衍生出来的感觉的不同,从而出现爱或不爱,而这一切的感受都是苦的聚集。不论是爱衍生出来的缘起支,还是诸多支最终归结到爱支这一项,都可以从中体现出爱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在十二因缘完善之后,虽然经过整合,爱已经完全的融入到十二支中,并且这十二支相对来说,全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始终认为,爱在其中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支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在杜继文老师的《佛教史》中,将十二因缘与业报轮回说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三世二重因果”[17]这一体系,其中将爱、取、有三个概念归结为现在的三因,笔者以为,从这一点切入,可以发现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爱作为一种情感,对于取和有产生影响,因为有爱的存在,才使人们产生选择,也就是对于人生和事物的追求或者舍弃,从而进行此生的一切生命活动。因此,可以说爱对于二者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因为现在的三因又决定了未来的二果,那么爱对于取和有的影响又间接的对于未来产生了影响。因此,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爱即使在完整的十二因缘体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爱支作为缘起法中的一支,从缘起法产生时便与其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缘起法没有得到完善之前还是十二因缘得到完善之后,爱的思想通过自己独有的内涵都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爱”在整个佛教思想中的作用和价值

“爱”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早期佛教中“爱”与苦是相伴而生的,对于苦来说,它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爱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流露,也许在释迦牟尼看来它就是人类产生苦的直接原因。因为有爱众生便有了欲望,因为有欲望便会有索取,那么对于事物,得到的话,生出诸多贪婪,没得到,就是所求不得,更是极大的苦痛。所以说,只要有爱的存在,不管结果是什么,都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在早期佛教思想中,爱就作为苦产生的原因,与其相伴而生。

其次,爱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可以说在早期佛教所探讨的人生观中,它便已经作为基本概念发挥作用了,所以爱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是较早出现的,那么作为佛教中较早出现的基本的概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它作为许多情感的代名词,是佛教中诸多情感的来源,许多情感在其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因其构成了诸多佛教情感的基础,所以作为佛教中反对的情感概称始终存在,并且不可或缺。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爱作为一种情感已经被划分为一种恶业,在佛教思想体系中存在并发挥作用。虽然佛教思想中一直宣扬的是人生是苦,远离烦恼从而得到清净解脱,但是作为这些思想的对立面,也是需要在经文中存在,以其作为反面从而发挥作用的。那么爱的思想,作为反面的情感概念,一直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使佛教的思想体系得到了更好的完善。

最后爱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发挥出的第三点作用和价值,可以归结为是世俗和宗教之间的分界线。在众多经文中,将爱作为一种恶行和恶业,与解脱、清净、涅槃等概念相对存在,而这些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是出家之人修行所达到的一定程度,那么由于爱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区分世俗人和出家人的区别,同时也正因为爱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出家人所修行的程度进行检验,所以从这一点上讲,爱这一概念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杂阿含经》作为反映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经文,完全可以从中提炼出早期佛教中重要的思想概念,而爱作为《杂阿含经》中着重提及的思想,可以看出在早期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在佛教思想中的地位,而关于爱的其他内涵和价值,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1][3][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十三[M].大正藏(第2册)[C].92中.92下.

[2]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经藏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70.

[4][10][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八[M].大正藏(第2册)[C].50下.54下.

[5]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卷27[M].大正藏(第28册)[C].199下.

[6][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三十三[M].大正藏》(第1册)[C].635中.

[7][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十九[M].大正藏(第2册)[C].283下.

[8][9][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M].大正藏(第2册)[C].18上.17下.

[1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十二[M].大正藏(第2册)[C].79下.

[12][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二[M].大正藏(第2册)[C].156下.

[13][17]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7.18

[14][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十六[M].大正藏(第2册)[C].264中.

[15][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九[M].大正藏(第2册)[C].63上.

[16][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十五[M].大正藏(第2册)[C].256上.

B942.2

A

1673-7725(2017)12-0227-06

2017-08-09

禹春晖(1992-),女,内蒙古宁城人,主要从事宗教学理论、佛教史研究。

董丽娟】

汉 千秋万岁 咸阳汉景帝阳陵陵园采集

猜你喜欢
因缘佛教情感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佛教艺术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