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齐响堂山石刻佛经看《大正藏》文本变化

2023-01-05 14:27郑振峰
关键词:维摩三本石刻

刘 征,郑振峰

(1.河北经贸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2.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维摩诘所说经》是较为重要的佛教典籍,流传至今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三国时期支谦译、后秦鸠摩罗什译、唐朝玄奘译。响堂山石窟中有全本的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刻于北齐(550 年-577 年)时期,具体时间据《唐邕刻经碑》所说“起天统四年(568)三月一日,止武平三年(572)五月廿八日”。内容从“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佛国品第一”一直到“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作者在刻经最后还注明佛经字数“维摩经合二万七千五……”,刻经全部图版见于《响堂山石窟碑刻题记总录》[1]45,其中有部分字形残泐,释文中以“□”表示。

刻经全文对应《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经集部一14卷:475:537页3卷《维摩诘所说经》(后秦384 年-417 年)鸠摩罗什译本。《大正藏》[2]537以《高丽藏》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维摩诘所说经》所涉及的相关参校本为宋本、元本、明本在校注中合注为“三本”,其他还有圣本、宫本,具体来看分别为:《高丽藏》是根据我国北宋初年的《开宝藏》刊刻,宋本即南宋《资福藏》本,元本即《普宁藏》本,明本即《永乐北藏》本,圣本即日本正仓院圣语藏本(天平写经),抄写时间大约相当于我国隋唐时期,“宫本”即宫内省图书竂本(旧宋本)。现有对《大正藏》的研究多围绕《大正藏》各篇汉译佛经本身,而与出土文献比照不足。已有对出土佛经文献的研究多针对敦煌写经,如:景盛轩[3],刘芬[4],刘显[5],王云路、方一新[6]等,缺乏对石窟、摩崖等刻经文本的研究。

响堂山石窟所刻《维摩诘所说经》的制作年代要早于《大正藏》通行本及对校诸本,故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将二者对读来考察《大正藏》文本的变化,以及校正《大正藏》中的讹误。具体来说,先将二者对读中异文关系分类阐述;其次穷尽地量化统计,找到文本的主要变化,继而总结二者对读的价值。本文探讨的内容主要指词语的改换、增减等校勘学异文,不包括字形、字用等文字学异文。

一、词语换用

相比较响堂山石刻佛经,《大正藏》存在改换字、词现象,具体分为:

(一)实词改换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70行①此处指该句在响堂山石刻《维摩诘所说经》中的具体位置,该句按刻经原文呈现。:“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刻经“恚痴”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9-2(此处标注分别为:卷-页-栏)作“恚碍”。据文意可知此处所指内容均为佛种。《说文·疒部》:“痴,不慧也。”《说文·石部》:“碍,止也。”二字意义不相近,从二字中古语音来看,痴:彻母、之韵、平声,碍:疑母、代韵、去声,二字读音不同。相近年代的译经中:常见“贪恚痴”一词,如: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我当常为众生说法,离一切恶,断贪、恚、痴、憍、慢、乱心、悭、嫉、谄曲。”再如:“受持正法,未曾生于贪恚痴心。”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也有:“贪、恚、痴,是不善根也。”检索早期佛经未见“贪恚碍”一词。故《大正藏》大概由于“痴、碍”字形相近而误改(“碍”繁体字作“礙”,与“痴”作“癡”相近)。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47 行:“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不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刻经两处“不动”二字:《大正藏》通行本14-555-2 作“无动”,第二处圣本《大正藏》作“不动”。据《佛学大辞典》:“佛名。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7]1450上可见二者不同为佛名音译选字的差异,而意义无差别。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80 行:“劫中有饥馑, 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

刻经“慈悲”二字:《大正藏》通行本14-550-1作“慈心”,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作“慈悲”与刻经相同。刻经与《大正藏》所改换的词语意义相近。

(二)虚词改换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55行:“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

刻经“则”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8-1 作“即”,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作“则”。这种刻经作“则”,《大正藏》作“即”的现象在异文中共见7处,如刻经:“日光出时,则无众冥”,“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等在《大正藏》通行本均作“即”。同时也有刻经作“即”,《大正藏》作“则”的例子,共1处:“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大正藏》通行本作“则”。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08 行:“言:‘我病无□不可见。’又问:‘此病身合也?心合也?’”

刻经两处“也”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4-3均作“耶”。《广韵·马韵》:“也:语助。辞之终也。”《集韵·麻韵》:“耶:曰疑辞。语气词。”刻经用“也”表疑问的现象。再如:“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也?”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81行:“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乎彼,勉济其苦恼。”

刻经“乎”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0-1 作“于”。再如刻经“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乎阿䅶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法矣。”通行本《大正藏》作“于”。《汉语大字典》:“乎”[8]42释为“介词,相当于“于”。《大正藏》所改换的词语与刻经意义多相近,但这种差别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使用习惯。可见响堂山刻经与《大正藏》相校勘,对于汉魏六朝汉语史的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语料,适合对其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断代的或历时的研究[9]。

二、增加字词

《大正藏》增加了补充、解释性词语以及虚词,在这些地方刻经语言简洁,而《大正藏》的补充则使得语意更加明确。

(一)增加实词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49 行:“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有家名,辩才智慧□□□是,其谁不发阿䅶多罗三□三菩提心!”

刻经“其谁”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0-2后有“闻此”二字,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无“闻此”二字。从前面文意看已有“闻说是语”一句,其后所言据此承接,《大正藏》通行本增词略显冗余。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02行:“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

刻经“菩萨”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2-1此二字后有“言”字,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据刻经199行“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以及刻经212行:“维摩诘问众香菩萨”的排比句式来看,刻经“问”后的表述多无“言”字,此字为《大正藏》通行本所增。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63 行:“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刻经“寂灭”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6-3后有“之法”二字,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无“之法”二字。刻经语言简洁,后世大概认为此几处所指不够明确,为明确表示所宣扬这几种均为佛法,故增字。

(二)增加虚词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2 行:“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刻经“长者”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37-3前增加“于是”二字,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通行本添加转折连词,增强了语言的连贯性。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65行:“我答言:‘自舍如□,□有□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

刻经“答”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1-3 前多“即”字,作“即答”,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34行:“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法,为眷属想。”

刻经“法”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4-2 前多“之”字,作“之法”,诸版本中仅圣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圣本”为早期传世版本,大概到宋代《大正藏》即增加虚词,构成四字形式,使之与前后几句的句式和谐工整,继而随后的《大正藏》版本皆作此。

(三)增加句子

除了上述两种《大正藏》增添字词的情况,还有少量增加整句的现象: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51 行:“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

刻经“非得果”句后通行本《大正藏》14-540-2有“非不得果”一句,但考察圣本、元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可见《大正藏》的一些版本也许从句式看,认为该句有脱文,而补充完整,但据早期圣本《大正藏》与刻经吻合情况来看,原经应当并无此句。

2.刻经《维摩诘所说经》72 行:“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此之身,当有何病?”

其中“当有何病”句后通行本《大正藏》14-542-1有“当有何恼”句,而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表述均与刻经相同,并无此句,可见《大正藏》增句现象较晚。

三、减少字词

相比较响堂山石刻佛经,《大正藏》存在字词脱落的现象,但该现象较少,如: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35行:“常求无念,实相智慧;于世间法,行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法,求之无厌。”

刻经“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4-2 无此字。考察相近时代的译经多有“行少欲知足”的说法,如: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如是比丘于有为狱则能超越,以行少欲知足行故。”圣者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云何令人知我是阿练若。强行少欲知足远离。”后秦僧肇撰《注维摩诘经》:“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最胜大福田,行少欲知足。”《佛学大辞典》收有“少欲知足”为“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7]693中《大正藏》也许为凑四字形式而删除“行”字。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68 行:“罗睺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

刻经“夫”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1-3 无此字,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可见《大正藏》通行本漏抄此字。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37行:“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刻经第二处“寂”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4-3 无此字,故此句作“而不永灭”,去掉此字对文意损害不大,但考察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均与刻经相同,故原应有此字。

四、倒文

《大正藏》与刻经异文中存在词语顺序颠倒即“同素异序”[10]的现象,如:

1.石刻《维摩诘所说经》245行:“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刻经“坏败”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55-1作“败坏”,圣本,宋、元、明三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考察时代相近译经,有作“坏败”如: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是三界乐,皆无常苦空,坏败之相。”但更多作“败坏”: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华手经》:“凡夫所住,即是贪着败坏之相。”诃梨跋摩造后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若正观色阴,即知虚诳无牢无坚败坏之相。”

2.石刻《维摩诘所说经》165 行:“是天女曾已□□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

刻经“曾已”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48-3作“已曾”,圣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同。考察相近时代译经多作“曾已”,如: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此声闻比丘大迦叶者,曾已供养三千亿佛。”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宝网经》:“曾已供养不可称计百千诸佛。”

3.石刻《维摩诘所说经》39行:“从□施、戒□、忍辱、柔和、懃□、□进、禅定。”

刻经“戒”字后残泐,“戒□”二字通行本《大正藏》14-539-3作“持戒”。《佛学大辞典》有“持戒”一词:“为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7]1657上考察相近时代译经,多作“持戒”,作“戒持”极少,如:西晋敦煌三藏译《佛说决定毗尼经》:“精进修戒持净梵行。”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判定不同时代的语言习惯。

五、文本变化统计与分析

在上述对响堂山石窟刻经《维摩诘所说经》与《大正藏》的异文举例后,对全部可以判定为《大正藏》发生的文本变化进行了穷尽的统计,结合各种差异的表现情况,以此对《大正藏》的变异情况进行总结。

(一)变化分类统计

我们对《大正藏》的考察是结合通行本及校勘中诸本一并进行的,对文本变化分类统计,可见:通行本《大正藏》发生的各种变化共计79处,其中41 处在其他版本《大正藏》中并未改变,与刻经相同。具体来说:发生的变化中字词改换29处、增加字词41处、减少字词6处,倒文3处。字词改换中,其他版本《大正藏》中可见与刻经相合的,有14处,这里细分又有两种情况:所替换的实词、虚词自身意义相近的,共有11处,所换字词自身意义无关,但改换后文意相近、可通,共有14处;字词增加中其他版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合的,有23处;字词减少中其他版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合的,有3处;再者通行本与刻经呈倒文关系中其他版本《大正藏》与刻经相合的,有2处。

(二)基本结论

半数反映在通行本《大正藏》中的文本变化,在其他版本《大正藏》中与刻经相吻合。通行本《大正藏》发生的几种变化,多数并未改变文意,明显改变文意的只有5 处。文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语言的演变,从而改换意义相近的词语,增加说解性词语,具体来说:(1)《大正藏》字词改换、倒文反映了不同时代用词习惯的差异,如:刻经常用虚词“则、也、乎”,《大正藏》改为“即、耶、于”;再如:刻经“喜”,《大正藏》改作“欣”,“不”作“无”,“佛法”作“佛道”,但多不损害文意。(2)《大正藏》字词增减反映了,为使得语言连贯,佛经传抄中多增加虚词,如:增加连词“故”“即”“皆”“于是”等,以及加强句式格式的工整性,如:凑足四字音节形式。

结语

在以响堂山刻经看《大正藏》的诸多变化时,较为重要的是以响堂山刻经校正《大正藏》的传抄错误。从上述二者的文本对比可见,响堂山石窟刻经与《大正藏》早期版本多相吻合。《大正藏》文本在传抄中主要的变化为解释成分增多,但也有不理解原经文而错误地改动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我们需要借助石刻佛经、《大正藏》所对校的诸多版本、上下文意、相近时代的汉译佛经几者互相印证。出土文献在与传世文献的比较中真实可靠,二者互相对照比勘,是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方法[11]。总之,响堂山石窟刻经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在对《大正藏》的研究中,要重视使用这部分材料。

猜你喜欢
维摩三本石刻
西狭颂摩崖石刻
敦煌壁画中的“探身维摩”像①
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On Zhu Daosheng’s Buddhist Ecological Thought
“莲菊两歧”与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成立的序次——《红楼梦》创作过程研究又一例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会思考的食物
鸟人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