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基于正方形背景下问题探究的教学实践

2018-01-02 10:26傅瑞琦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表达式线段正方形

傅瑞琦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基于正方形背景下问题探究的教学实践

傅瑞琦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提出问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认知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文章以正方形背景下动点探究的课例实践为例,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探究,聚焦思想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最终掌握提出问题的角度、方法和策略,使“有效启发学生思考”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设计问题;经历探究;学会提问

近期,在一次“有效启发学生思考”主题活动中,笔者以正方形背景下动点探究为载体,上了一节“说说你的发现”的拓展性课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和概括的方式串起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达到唤醒知识、方法再建和思想升华的学习目的.特别是笔者的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类,在关注研究的方法、思考的顺序、问题间的联系上,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更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给“有效启发学生思考”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一、过程再现

问题背景:如图1,正方形ABCD边长为4厘米,点P从点A出发,经A—B—C沿正方形的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沿DC从点D到点C以1厘米/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图1

画一画:你能画出P,Q这两点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图形吗?根据这些图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得出结论有:(1)如图1,当t≤2时,点P在线段AB上;(2)如图2,当t=2时,点P到达点B;(3)如图3,当2≤t≤4时,点P在线段BC上.

图2

图3

写一写:尝试提出一个问题,并思考求解思路(将问题写在卡片纸上,不需要求解).

几分钟后,黑板上汇总出如下提出的问题.

(1)当t=2时,求△APQ的面积.

(2)当t为何值时,A,P,Q,D四点共圆?

(3)以A为原点、两直角边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QP的长度.

(4)当t为何值时,△PCQ为等腰三角形?

(5)求△A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6)当点P在BC上时,△ABP与△CPQ能否相似?

(7)设S△PQD=y,求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8)当t为何值时,△APQ为直角三角形?

(9)当点P在线段AB上时,连接CP,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PCQ为平行四边形?

……

移一移:移动卡片纸,将你认为同一类问题移到一起,并思考:(1)将问题分为同一类的依据是什么?(2)你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将问题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1);

第二类:(3)(5)(7);

第三类:(4)(8)(9);

第四类:(2)(6);

第五类:(3).

说一说1:第一类问题有什么特点?类似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生1:如图2,当t=2时,可以求出线段AQ和PQ的长,还可以求出tan∠QAP和求S△CPQ的值等.

生2:当t=3时,求∠APQ的度数.

……

学生交流概括:这类问题是从t的具体数值得到点P,Q的特殊位置,可以从线段的长、角的大小(或三角函数值)、面积等数量角度提出问题.

说一说2:你能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PQ的长度吗?对第二类问题,你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这个代数式?进一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3:当t≤2时,点P在AB上,当2≤t≤4时,点P在BC上,

生4:还可以从函数的角度提出问题,如线段PQ的最大值是多少?

当t=2时,PQ的最大值是

生5:当t为何值时,

当t=3时,即点P在BC上时,

师:刚才生5提出时,t有一个解.如果t有两个解,PQ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少?

生6:当点P在AB上时,当点P在BC上时,所以,如果t有两个解,PQ的取值范围应该是

生7:△A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画出图象(如图4)后就可以结合函数图象提出问题,如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最大?当2≤t≤4时,△APQ的面积S有何变化趋势?当S=4时,求t的值,等等.

学生交流概括:第二类问题是写出代数式后,转化为函数问题,可以从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等角度进一步提出问题.

说一说3:你能解决问题(4)吗?该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能否类似提出问题?针对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图形特点,你能从其他的角度提出问题吗?

图4

生8:对问题(4),当点P在AB上时,如图5所示,连接PC,过点P作PH⊥DC,由QC=2PB,得出4-t=2(4-2t).解得所以当时,△PCQ是等腰三角形.

图5

图6

生9:对于问题(9),还可以这样提出问题:(1)如图6,当t为何值时,线段PQ与AC互相平分?(2)当t为何值时,AQ∥PC?

生10:对于问题(8),也可以改为问题:当t为何值时,AP⊥PQ?

学生交流概括:从三角形、四边形形状判定等角度提出了问题,类似地,可以从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等角度提出问题.

说一说4:你能解决问题(6)吗?在求解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该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能否类似提出问题?

生11:当点P在BC上时,若△ABP∽△CPQ,则有解得t=3.

生12:我发现,当t=3时,△APQ也是直角三角形,此时这时△APQ与△ABP和△CPQ都相似.从而提出问题:当t为何值时,△APQ与△ABP和△CPQ都相似?

生13:这是从图形之间的关系角度提出问题,类似可以提出,当t为何值时,△ADQ≌△QCP?

当t=2时,即点P在点B处时,△ADQ≌△QCP.

师: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

生14:从线段的数量关系提问.当t为何值时,DQ=2PB?

当点P在AB上时,有t=2(4-2t),即当点P在BC上时,t=2()8-2t,即

生15:从图形面积的倍数角度提问.如果点P在BC上,当t为何值时,S△ADQ=2S△ABP?

学生交流概括:从图形形状、数量关系等角度提出问题,图形形状、角度有三角形相似、全等,等等;数量关系角度有线段的倍数关系、图形面积等等量关系.

说一说5:问题(3)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后,借助坐标系,可以联系哪些知识?对动点P,Q,你进一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结合画出的图形,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16:可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Q的坐标,求直线PQ的函数表达式等.

生17:当点P在AB边上时,如图7所示,点P,Q的坐标分别为P(2t,0),Q(t,4),直线PQ的函数表达式是y=kx+8;当点P在BC边上时,如图8所示,点P,Q的坐标分别为P(4,2t-4),Q(t,4),直线PQ的函数表达式是y=-2x+b.

图7

图8

生18:观察直线PQ的函数表达式,如图7所示,当点P在AB上时.(1)直线PQ是否经过一定点?

过定点(0,8).

(2)求PM与AQ的数量关系.

PM=2AQ.

理一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试着说说对提出问题的理解,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方法去总结.

学生交流后汇总出如下几点.

(1)提出问题角度:①给出t的具体数值,求线段长度、图形面积等;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其他量,写成函数表达式;③图形形状,如三角形形状,特殊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④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垂直、全等、相似等;⑤建立直角坐标系后联系函数等.

(2)提出问题过程:画出图形,表达问题,猜测问题,验证问题.

课外拓展:在原问题背景下,如果作PQ的垂直平分线,与正方形ABCD两边交于点E,F,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试提出一个与点E,F相关的问题.

图9

图10

参考问题:

(1)如图9,点P在AB边上时,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EPFQ是正方形?

(2)如图10,点P在BC边上时,当t为多少时,EP∥AB?

(3)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设四边形EPFQ的面积为y,求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参考答案:

(3)当t≤2时,点P在AB上,

当2≤t≤4时,点P在BC上,y=5()4-t.

二、教学思考

1.引导聚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创新思维必须经历两个过程,即发散和聚焦.给出问题背景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提出的问题,是零碎、杂乱和发散的,都是学生凭借自己对这一基本图形、相关的知识,以及背后蕴含的基本结论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移一移”,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引导学生共同关注同一类问题.在“说一说”对每一类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共同聚焦问题的求解思路,求解过程中的发现,该类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以及尝试进一步提出问题等,经历了求解发现、模仿提问、概括总结的过程,并完成拓展提问,实现了“学答”到“学问”的真正转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深度思维.

2.经历探究,让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本课例的教学,显著特点是以问引问,激疑导思,引导学生关注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让数学知识的产生自然而合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图形,操作中直观领会运动的过程和图形变化规律;“移一移”引导学生对杂乱无章的问题进行分类,对分类依据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同伴提出的问题进行对比,为自己进一步提出问题拓宽思路;“说一说”分别从问题解决、设问角度、研究后续、进一步提出问题等展开教学活动,如“说一说2”中,让学生感悟代数式与函数表达式的一致性,学生求出函数表达式后就能从函数研究的方法和角度进一步设问,如已知t求y的值,已知y的值求t,以及从y的增减性、图象变化等角度提出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联系相关知识、思想方法,积累学习经验;“理一理”从设问角度、联系知识、思想方法等层面来总结概括,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规范思维的逻辑,做到思之有法,为以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拓展应用”的过程,真正体会正方形背景下相关知识的联系、发展和应用.

3.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提问有序展开

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表现,而问题的深度、广度,则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的长度.要让学生走的更远,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这就需要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问题,在一个不断进行提出问题、逐步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

如第三类问题研究过程中,“你能解决问题(4)吗?”在等腰三角形存在条件的探究中,感受转化方程求解的思路;“该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为下一步提出问题指出方向;“类似地,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类似图形,浅层次的进行模仿提问;“针对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图形特点,你能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问题吗?”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学生自然产生从另外四点是否也是平行四边形进行猜测,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能够从三角形拓展到四边形角度提出问题,从平行四边形,联系线段相等,关注对边平行,从直角三角形,联系两直线垂直,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从图形的位置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各角度提问的密切关联.当学生提出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说一说5”提出“借助坐标系,可以联系哪些知识?”问题的引导不仅让学生去求点的坐标、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更重要的是感受从代数角度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视野,让提出问题有更广阔的空间.

在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下,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发展,在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有序的数学思考,激活思维,学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3):2-5.

[4]史宁中.注重“过程”中的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若干思考[J].人民教育,2012(7):32-37.

[5]罗增儒.解题分析的理念与实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09(4):9-13.

2017—09—18

傅瑞琦(1966—),男,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及命题研究.

猜你喜欢
表达式线段正方形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剪正方形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剪拼正方形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数线段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