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听评课中与老师共成长

2018-01-02 04:55廖圣祥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评议公开课教研

廖圣祥

(肥西县董岗学区中心学校 安徽合肥 230112)

肥西县教育局2010年出台94号文件,要求各校校长每学期听评课达到30课时,有条件的校长最好一个学年要听遍所有教师的课。学校的日常工作繁琐,各种检查评估应接不暇,校长很难静下心来走进课堂。

笔者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去老师的课堂听课,包括公开课、观摩课和不定期的推门听课,每节课后都与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探讨,反思得失,了解老师们的教学情况,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动态。听课后,笔者一般都用文字评议的形式反馈给老师,对部分表现突出的老师,会把教学评议发到学校老师的QQ群或微信群,这既是对上课老师工作的肯定,也能给其他老师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渐渐的,感觉到听课评课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增加了一个和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评课,尽量多给老师鼓励和信心,也让他们自己分享在教学中的快乐。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评课的三个案例,谈谈听评课的三重境界。

一、聆听与激励

“润物无声听春雨,孟冬时节识梅香”,这是我听了学校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解德梅课后教学评议的题目。作为刚入职两个月的老师,解德梅在学校开展公开课教学,教学内容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诗歌教学。小解老师尽管刚刚入职,但教学基本功较为扎实,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课堂语言精练,教态自然,沉稳大气,落落大方,整堂课富有表现力和亲和力,师生交流互动热烈,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笔者对她的课堂提出了三个亮点和两处值得商榷的地方,最后我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愿解老师及各位年轻老师都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园地里不断耕耘,不断创新,引领孩子,成就自己,努力把每一节语文课都上成优质课,让每个老师的课堂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激情飞扬”来鼓励年轻老师。之前在柿树岗中心校,听年轻老师江洁的《小鹿的玫瑰花》、张思思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唐亚群老师的《各具特色的民居》三节课后,和他们课下进行交流,就他们三节课的共性和不足进行对比,并用“适时点拨 适度延伸 适情拓展”为主题,撰写了教学评议,三位老师在网上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样的互动,对老师的进步和成长起到了一定的助推和激励作用。

二、践行与打磨

“二月春风里,谁裁绿叶出”,这是我在听取利和小学一名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丁靖教师的《咏柳》一课的教学评议。作为一名从教两年,有了一定教学经历的老师,对他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自己的课上成优质课。我在评议时对丁老师提出了如下的希望:“教师的课堂既要像二月春风,让学生身临其境,春风化雨,享受诗歌;又要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园丁,手持剪刀,裁剪新绿,通过点拨引导、意境创设,让学生、老师和诗人产生共鸣,领略诗歌的美好,同时也享受语文课堂的快乐。”像这样的课堂打磨,包括后来听取的黄宏欣老师的《景阳冈》,解正琼老师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杨丽老师的三年级作文教学,都是听后进行逐一评议,围绕教学节奏、课堂衔接等细节进行课程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写了综合评议“动静结合 张弛有度 疏密相见——‘三宜三忌’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发给语文组老师探讨,大家围绕课堂教学节奏和教学环节,分头上课,评课议课,起到了磨课的效果,引发了一阵教研热潮。

三、收获与提升

“于有心时见成长,于无声处听掌声”,这是笔者听了学校孙勇老师三年级《掌声》的评议标题。孙勇老师很有教学天赋,原先对教学和教研认识并不足,主动参与不多,但是通过参加几次学校教研活动,尤其是听了教师们相互评课、磨课后,对教研的热情得到了激发。在今年春季学期的公开课中,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堂课四十分钟,孙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真情演绎《掌声》一课,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感慨也很多。课后,笔者用三句话从三个层次对孙老师的公开课做出评价:“课堂里充溢着爱的浸润”“品读中感悟出人间真情”“拓展中折射出人性之美”,这对孙老师既是鼓励,更多是期望。通过搭建听评课的平台,老师们相互交流切磋,凝聚了团队精神,提升了老师专业水平,多数中青年老师通过听课、评课、上课,在县级及其以上的课堂教学评比、基本功大赛、微课优课等比赛中获奖,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校长不仅仅是一位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教育实践的引领者,老师教学过程的同行者,更应该是教学领导力的体现者。课程领导力的核心在课堂,校长的第一视点也应该落在课堂,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优化,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因此,课堂真正是学校管理的源头活水,只有走进课堂,多聆听,多交流,才能真正地与教师相融,与教学相近,与课程同行,与广大老师同快乐共成长。

猜你喜欢
评议公开课教研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第一次公开课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两官”评议:人大司法监督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