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祺
摘 要: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积淀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价值历久弥新。对于学生语感培养而言,诵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诵读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经验感知的层面,对诵读价值的发挥自然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从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语文素养和发展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归纳了诵读对语感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诵读;语感;培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14-2
文本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媒介,而诵读是重现作者当时情境的一种途径,读者通过发音、断句、顿挫的高度一致来置身于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当时的情绪意旨,从而加强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各感官之间的配合,促进对文本多方面的学习,由此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拥有良好的语感。语感的培养相应地作用于语文学习,听说读写无一可以脱离语感。“语感既是一种自发的经验,又是一种自觉的经验;语感不但可以自发地形成,而且,语感是可以培养的。”因此,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则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诵读在所有学段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课程标准中多次呼唤“语感”,又为语文教学给出了鲜明指向。因此,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具有诸多实施价值。
一、诵读对于语感的积淀价值
(一)积累语料
语言材料的积累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形容一件事物或心情时,可以用不同词汇,实现语言的多样性。若是语言材料足够丰富,便不会出现词穷的状况。因此,语料库的建设值得重视。
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语言材料的积累贯穿于整个生活,课堂是较为集中积累语料的时间段之一,这段时间不仅通过文本中学习词汇、句段,更需要从诵读中积累。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堂朗诵养成习惯。
而此过程并非无所顾忌。不经过斟酌的积累可能弄巧成拙,如果学生在此情况下积累了语料,定会埋下语文学习的隐患。因此,积累语料要有适当方法。语料若和语感分离,那么在运用中,语境和语感也有可能产生误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所以,在积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语境多读几遍,适当加以联想,对语义的不确定处加以证实,诵读便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二)强化理解
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又如今诗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用抑扬顿挫、缓急有序、张弛有度的技巧读文字,必然可以尝试读出文字中的蕴涵的意思。
相同词语放于不同语境中,解释含义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月”的意境,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怀离愁别恨之感;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思归忆亲之情;王维写景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传神地描绘了美景。在读这些诗词时,一定结合了上下句的含义,要用感情读方能读出韵味,才更容易理解出“月”的不同意境。“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单是一个字就能有多种意象,这就要求在学习时结合语境来理解词义。
诵读出声还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读音、纠正错误的断句、停顿。若不读出来,想必老师不会知道学生将“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的“华(huā)”和“衰(cuī)”误读为“华(huá)”和“衰(shuāi)”,不会发现“观者如山/色沮丧”读成“观者如/山色沮丧”的错误。这些因缺乏理解造成的错误,只有读出来才能发现,及时理解诗词含义,纠正断句上的错误。
对古人而言,“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所作的文字,只須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诵读虽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却也如此重要。它不仅是深入理解文义的手段,也是检测理解的方法。多读之后,势必语感也得到了巩固与提高。
(三)促进背诵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有效建设语料库,而且丰富了语文知识。背诵的传统由来已久,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曾说,“学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由此看来,背诵是学好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若想有效率地背诵,就需要将文章熟读并了解大意;之后再清楚所要背诵的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以诵读为手段来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对文章有了宏观了解后,带着理解朗读出其中的微观感情,涵泳其中,再背时,便朗朗上口、颇得其意。
通过背诵,加强了语文素养的综合积累,同样也让语感的积累更加有效率。
二、诵读对于语感的提升价值
(一)激活学生思维
诵读不仅是体力劳动,更融合了脑力劳动。正所谓“口诵其言,心惟其义”,读书应有相应的思维活动与情感变化。
思维跟着文章字句进行想象,脑海中映出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作者所见所闻,甚至还可以联系作者生平,联想出作者的感情路线,尝试感同身受。诵读者在想象之后可以学习到在形容景色时可以如何描写,如何用词,从而提升语感。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二泉映月》等课时,同样如此让学生通过诵读、听朗诵展开想象,并进行写作。
(二)提升语文素养
1.学习遣词造句
诵读的诗文、经典多了,必然有利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而在语文学科中,最显著的首当对词句的触类旁通。
于永正老师曾执教的《翠鸟》一文中,他先让学生对比“绿”和“翠”二字,再通过组词来辨别两字的差异,最后让学生在具体文本中的朗读来对“翠”字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翠”字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组词造句,灵活运用。
2.学习谋篇布局
对文字的敏锐感不仅仅体现在字词中,与之相关的语法、文章的构思亦属于这个范畴。多誦读古人的经典名篇,可从中汲取精华,以供自己学习。
李卫东老师曾执教的《陋室铭》以诵读为主线,他在介绍课堂教学思路时曾说明了他教这篇课文的的四层读:“一读疏通字词,二读把握主旨,三读弄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四读弄明白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在“四读”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了刘禹锡为何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亮、扬雄的房子对比,最后才说“何陋之有”的问题;在“四读”中训练学生自己对文章结构进行提问,并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陋室铭》全文仅81字,却是一篇立意深刻、手法精妙的文章。全文对仗工整,初次朗读,琅琅上口;再读之,便可发觉比兴、互文、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熟读后,便能体会作者反向立意的构思。从中学习其作文框架,培养写作语感。
三、诵读对于语感的发展价值
良好的语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养成,正如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一样,需要持久地从各方面下手,齐头并进。并且要清楚,语感是练出来的,课内精读、课外阅读、写作、诵读都可作为锻炼,诵读便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途径。相应的,语感也会促进语文的整体进步。
(一)增强感受力
1.增强对文字美的语感感受力
汉字的美不仅仅是它特有的方块字形,还因为它们可以组合起来产生的丰富的词义,而这正是其他文字不具备的功能。词藻可华丽,可朴实,可冗长,可精简,灵活万变也因此,中文文字有其特殊的美感与意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对于荷塘的描写便可对汉字的文字美窥见一斑,“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精致的排比和绝妙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荷花荷叶的身姿。仅是默读也行可以想象到婀娜多姿的荷花,却似乎少了生气;如果用带有感情的柔美语调朗诵,则文本多了份灵气,声音刺激听觉,也更能感受文字美感。
2.增强对声韵美的语感感受力
长短句的参差让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味;汉语特有的声调,也让汉语文字有较强的韵律感,读起来跌宕起伏,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余映潮老师从朗读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小步轻迈”的设计,在以《天上的街市》的第二个教学板块为例时,从节奏、停顿、重音、韵脚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验。最后余老师总结了这首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优美的原因,让学生记录下来,这一定程度上教给了学生品味文本声韵美、音乐美的角度与方法。
古诗词的音乐性则更为突出,一句诗中的平仄交替,对句中的平仄对立,都让诗歌充满了声韵美;节律的长短快慢,节拍的强弱变化,赋予了诗词韵律的美感。唯有反复吟诵,方能感受诗人的感情与诗的韵味。
(二)提高口语表达力
诵读需要大声地朗读,并饱含着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加强了对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升语感。诵读是口语表达中较为简单的环节,但是却很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上通过齐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一系列方法训练学生说话,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并学习别人如何有条理地表达。经过反复练习,一定可以抑制学生怯场及语言障碍的发生。
放声朗读文章,强化了学生对语言、语义、语法的感受,让正确的语感存储在潜意识中。在以后的口语表达中,不至于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三)提升书面表达力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相通的,每一方面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文章的写作同样需要语感,语感的提升同样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在《翠鸟》的课例中,不仅如上文所提及的学习“翠”字,于老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于老师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还引导他们汲取所学词句、写作方法的精华,启发他们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这种运用诵读积累写作方法的例子,无疑值得我们学习。
书面语不同于口头语,文章写作对掌握语言文字的要求更高。“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而这三方面都一定程度上依靠诵读的积淀。文法不单靠理论支撑,还有赖语感的积累;词汇运用是否恰当,则是检验语料是否充裕;思想新鲜、正确、丰富与否,则考察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用心理解、体会,并有所触发。总之,多诵读经典,便不会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诵读与语感是促进语文学习的两个重要要素,它们对于提高语文素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语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影响,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多加训练,而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转化为潜意识中对于语言的感觉。
总之,以诵读为途径的语感训练有其特有的广泛的价值,并且简单易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必定有一席之地。教师也需要通过诵读从听说读写等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并以语感为中心,将语感训练的作用努力辐射到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2]杜草甬等.夏丏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刘连庚.学习语法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J].语文学习,19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