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美
(黄麓师范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1)
职业教育究竟有多重要?笔者认为可以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先驱黄炎培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爱国之本在于职业教育。”先生曾开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半天上课、半天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需要并行”,可见他认为在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上,职业教育的推行势必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和高职学校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国家急需、适需专业技术人才的阵地,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整体素养,特别是职业核心素养。职业核心素养是学生们未来能否较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中职学校能否培养出专业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就国家层面上说,它还关乎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般来说,“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定性和要求,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技能的综合等。在此基础上,美国职业教育家麦克利的“素质冰山”说进一步强调人的职业素养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代表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以及职业动机”,而隐形则多指“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职业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在校学生经过有关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以及自己经过反思和在校企实践中锻炼出的,能够提高入职以后企业及社会对职业能力、职业基本认知、职业沟通交流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品质的要求。但涉及区别“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与“职业核心素养”概念的区别时,必须要强调一个关键词——“中职”,这个词必须突出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中职学校”,中职学校只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一个层级和类型而已,因此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不宜提得过高,而应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炼出符合中职教育办学宗旨的关键素养,这些关键素养既非基础素养,也非全部素养;另一层意思是“中职学生”,中职学生身心成长有其特殊的规律,我们要根据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提炼有关的核心素养。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通过探索该制度的实施,培养国家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1+X”中的“1”是指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即学历证书,“X”为除学历证书以外的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它们直接反映了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技能水平,如机电类专业的数控车床证、学前专业的中国舞等级证书等。该制度的提出,显示着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也显示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体现了我国对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作为中职学校也应当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未能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人才培养方案,进而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其综合素养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不仅学生进入岗位后自我效能低,企业用人单位一样有怨言,换言之,中职学校毕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契合度不高甚至有些错位。
中等职业学校在1+X证书制度下推行“1”和“X”的有机衔接,能够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大力发挥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有关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安排,以及有关职业技能的专门实践培训。具体来说,1+X证书制度视域下,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从封闭型教育转向开放型教育。企业与学校跨界合作,是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结构形式和办学格局;产业与教育链接的需求整合,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社会价值。首先,学校要坚持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要在“1+X”证书制度要求和导向下修订课程体系。同时,要建立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革新联动更新机制,根据产业技术变化实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行业企业培养“零距离”的实用型人才。其次,要整合专业资源,完善实训体系。围绕相关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建立相应的技能培养和考核实训室。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室,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使技术技能培养更加贴近行业企业需求。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要素,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能力素养有别于普通学校教师的能力素养,在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中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严格落实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制度,让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是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指导培训等。可以让教师参加专项技能培训,掌握实践技能,并进行技能考核获取证书。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技能教学课时,还要积极探索研究适应“1+X”证书制度要求的教学方法改革,如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首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潜意识的激发是使教变为不教,使学变为自学的主体转化,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具体的教学更为有效。例如,多运用激发兴趣、探究问题、鼓励操作、尊重差异的方式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中职生学习技能的意识。在技能学习课程中多运用体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无知中探索技能操作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其次,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教师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方式,将企业文化渗透到课堂上,并给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培养都能符合企业的要求,认知到职业素养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建立合理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将检测能力、素质作为主要考核内容,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价,避免以“测知识”为评价结果,多方式、多人员将“测能力”做到实处,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实践操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