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江
(界首市回民小学 安徽阜阳 236500)
(1)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具有过程性,同时,它也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在成长初级阶段构建积极健康的成长观念,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课程中获得快乐学习的需求。
(2)核心素养的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充分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实践创新、责任担当等品格和能力。
课堂教学时,老师立足于基本知识、技能和基础能力进行教学,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复杂事物的看法较为浅薄,若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学生会很难接受,也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合实际、直观,这样更易于理解,学习效率会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堂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案例:《度量》一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建立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选择不同量具去量实物并表达出物体的长度。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长短的概念,并且会定性比较物体的长和短,这是这节课学习的基础。在实际教学时,我首先会请学生用脚步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用脚底量一量讲台的长和宽,用手量一量课桌的长和宽,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意识到是可以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物体长度的,也认识到“一步”“一脚”“一拃”有多长。同时也发现到这种测量的不准确性,体会到建立标准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尺量的方法后,请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文具或者书本,或者请同学们想一想教室里有什么可以测量,再选择合适的尺子量一量。这节课,从教学的引入到新授再到新知应用,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中量,在量中学,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新知,也应用了新知。
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在讲课时一定要立足于数学基础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问题实际化。依托教学内容,抓住数学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共同点,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推动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
案例:《圆的周长》一课。在上课之前,我会为学生准备好大小不同的圆片、绳子和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自备好尺子。上课时,让学生动手量,尝试用教具感知圆的周长。如有些同学会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线,再拉直,这样体会圆的周长。有些同学会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体会圆的周长。在意识到绳测和滚动测量的局限性后,引导同学们探讨圆周率,求周长的方法。单纯的讲授圆周率,学生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所以,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请同学们动手测量大小不同的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填入实验记录表。学生通过实验、计算、观察、分析、归纳,发现一个规律: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再用绕线量周长的方法加以验证,从而推到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像这样的实验、计算、分析和归纳,让学生经历了充分的认知过程,学生对于圆周率等知识的理解会非常深刻,潜移默化中,也加强了对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观念的指导下,将生活元素融入创设的场景中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地去探究其含有的数学知识及含义,并且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情境的创建,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考虑其认知能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的基础知识问题简化分解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带到生活场景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问题的实际运用。老师可以设立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4]。
案例:《认识人民币》一课。在上这节课时,我创设了一个购物的市场情境。全班总共48个人,每6个人一组,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售货员(小组成员轮流当售货员),其他同学都是顾客。课前我会为每组同学准备适量的人民币(教学用具)。购物开始后,每个顾客都可以拿着自己的人民币去购物。如学生淘淘有5元钱,想买一支铅笔,价格是3元钱,这时需要找回2元钱。这里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又如学生笑笑拿着5元钱,想买一把3元5角的尺子,钱不是正好,需要找零钱。学生会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找零。比如先从5元中扣去3元,剩下2元。2元中无法直接扣除5角,引导学生需要将元和角进行换算,把2元换成20角,再扣除5角,剩下15角,再换算成1元5角。这里会经历一个复杂的人民币换算过程。总之,在购物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人民币的换算和加减计算,也感受到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只关注学生学习成果是片面的,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建立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会使得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更多方面,学生取得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我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这三方面来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兴趣即是指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则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明晰、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等,学业成果是指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均分为A、B、C三个等第,每个学生对应项都会有等第,最后再评价得出总等第。
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离不开以上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