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生出灿烂花朵
——谈《认识百分数》教学中课堂生成的合理利用

2018-01-01 19:07李家德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数利用同学

李家德

(庐江县三里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挖掘和利用好学生本身这一有效资源,让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我们不能总想着让课堂按照老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学生的学习始终被老师控制,否则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呢?下面就自己执教《认识百分数》谈谈认识。

一、激活课堂,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在导入《认识百分数》时,我提出: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

片段一:

师:好找吗?

生:好找。

师:为么会好找?

生:因为很多。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生活里有很多百分数。

师:说说,都在哪里见到过?

生:衣服上就有。

师:有吗?

生:含棉量是60%。

生:我的含棉量是100%。

生:我的……

师:其他地方有吗?

生:在新闻上有看到。

师:新闻上怎么说的?

生:经统计,在“两会”上妇女代表人数占总人数的22%。

师:很好!你很留心,也很会观察。

生:在课堂上也有。

师:有吗?是什么?

生:今天我们班级同学到校人数是100%。

师:哇!你都看到了。同学们刚才所说有的是在生活中的百分数,也有的是根据一些生活现象分析出来的百分数。总之说明一个问题:生活当中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为了有效开展好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引导组织学生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尽可能跳出教材、课堂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如衣服商标中的含棉量,新闻中介绍的有关“两会”的百分数)。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紧密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适时引导,促进新问题的生成和利用

片段二:

师:找得到这么多的百分数。我在想,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用百分数呢?用百分数到底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你们觉得要不要研究?

生:要。

师:为什么都喜欢用百分数?用它有哪些好处?除此以外,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应该搞清楚?

生:百分数后面为什么加一条斜线和两个小圆圈?

生:百分数跟分数看起来为什么不一样?

生:百分数后面有两个圈加一条斜线,那是什么?

生:为什么%放在数字后面?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师: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一样?很好。还有吗?

生:百分数有什么作用?

师:这个问题问得不错。百分数有什么作用?也就是:百分数的意义何在?

数学的教与学应该与平时的生活和学习过程联系,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出现了新知识和新问题:“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一样?”“百分数的意义何在?”“百分数有什么作用?”。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明确了目标。

三、灵活调控,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片段三:

生:为什么百分数说起来都是80%,90%,从来没有超过100的?比如说101%,200%这样。

师:是这样吗?同学们想想。

生:有啊,除了有80%,90%,也有101%,200%。

师:(面向前一位同学)你想问什么?

生:80%,90%人们常用,为什么101%,200%都不太用?就是分子超过100的。

师:不太用是吧?

生:是。

师:生活当中为什么101%,200%这么少见?见得比较多的却是小于100%的,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值得思考。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进行研究。

片段四:

师: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百分数,是不是都把一个整体看作100份?

生:是的。

师: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它表示什么?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生:几分之几。

师:再想想。一字之差?

生:百分之几。

师:几分之几还是百分之几?

生:百分之几。

师:没错,百分之几的数。(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就叫作百分数。)

生:所以我们看到的百分数都带%,写法很特别。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总是千姿百态的。当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预想一致时,我们会暗暗叫好,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环节;当学生“节外生枝”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是置之不理,是巧言回避,还是有效利用呢?

在片段三环节教学时,针对教师提问“关于百分数你们还想弄清楚什么问题啊”时,有学生生成:“为什么百分数说起来都是80%,90%,从来没有超过100的?比如说101%,200%这样。”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是这样吗?同学们想想”“你想问什么”并对衍生的问题加以:“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值得思考,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进行研究。”适当引导,因为后面内容纵向推进时有例子,暂时搁置。

在片段四环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正引导同学们理解意义,打算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一样”,就有学生回答:“所以我们看到的百分数都带%,写法很特别。”他的回答打乱了我的安排,若当时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你已经发现了百分数写法的特别之处,真是爱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先看看百分数的写法”。这种平面推进的知识点教学,适时改变一下学习的内容也无不可,而比说“嗯,你说的这种写法我们等会儿再说”更好。

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想按照自己的预想完成教学。对于与老师的设想不一致的答案,如果我们一味回避,让学生总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四、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让课堂绽放智慧之花

片段五:

师:一杯饮料20/100升,喝了其中的50/100,这句话中的两个分数能否改写成百分数?

生:行。

生:都行。

师:想想,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师:百分数是几个数量的关系?

生:两个。

师:再看看两个分数?小组交流一下。

生:“一杯饮料20/100升”这个分数只是一个量,不能改成百分数。

在教学片段五“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一样”环节,我提出了上面这个问题。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并且还有一部分同学开始附和他的观点,我没有马上纠正过来,而是将错就错,引导他们思考,仔细想想百分数的意义,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百分数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带单位。

这个教学片断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教师没有回避,也没有去批评,而是抓住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这个错误资源,变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提高的有效资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从而真正做到对学生资源的有效培养和管理,让数学课堂生出灿烂的花朵。

猜你喜欢
分数利用同学
分数
——分之有“术”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