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青
(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绍兴技师学院(筹) 浙江绍兴 312000)
“选择性”是我国教育在进行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所提出来的核心新思想。该教学理念强调,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英语课程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文化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舞台。为了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专业需求,中职院校必须在满足选择性课改要求下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以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下,教师实施英语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完全传递,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包括内在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文化素质等,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而选择性课改对中职实施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将专业和英语进行巧妙对接,学校在进行选择性课改设置英语选修课的过程中也要满足该新要求,即必须开设满足直接就业需要的课程系统,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就业相对接。
选择性课改要求中职英语在开展英语选修课时要“除旧更新”,要能够制定新的教育观。教学方法、评价观等,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新指向。
首先开设中职英语选修课满足了选择性课改的要求。目前中职英语教学课堂在开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固定教材的教学末班、单一喂养式的教学活动,以及分值化的教学评价等,导致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直线降低,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完全被动,也无法“学以致用”,完全是被动参与的状态。开设中职英语选修课能够将多样化的英语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其中魅力,从而以积极的姿态在满足自我需求下参与英语学习。
其次开设中职英语选修课能够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丰富中职英语的教学内容。这是对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改革和发展,能够更好地化解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时的畏难心理,给学生以重新接触英语的舞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在选择性课改下英语选修课开设要求中,正确认识到选择性课改下开设英语选修课的积极作用,并且要从以下角度入手去开设英语选修课。
中职英语在开设选修课的过程中应满足学校的实际情况,更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要及时地联系专业,给学生以最大的选择自由。因为中职学生基础较差,能力较弱,所以中职院校的选修课应以入门级的专业英语课程作为限定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英语学习。
学校也可以开设生活英语口语选修课程、英美影视鉴赏选修课程、英语绘本选读选修课程、英语自然拼读选修课程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既能够将多样化的英语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又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英语学习能力。
这里所谈到的资源配置包括两个内容,即教材建设与师资力量。
首先从教材建设而言,在实施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确保教材贴合教学要求,CIA能够上好选修课。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应对不同的英语选修课中选取不同的教材,同时要鼓励教师能够集合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纂教材,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有关的合适教材,以使选修课有教材做保障,更好地实施教学。
其次在师资配置方面,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职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和知识领域,以在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自我的情况下满足选择性课改的要求。
为了确保选修课的落实与开设能够更高效,学校必须规范对于英语选修课的开课管理制度。在开课前,任课教师要向学校主管部门递交开课申请报告,包括开课的学期、对象、性质、使用教材等。学校根据任课教师的报告进行详细审核,以确保选修课的开设满足教育要求。
总而言之,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具有积极作用,它适合当下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更适应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职学校必须应对教育新要求,不断地调整教育目标,积极在实践中落实英语选修课,创造英语教学新课堂,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