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2018-01-01 15:13熊舒婷
关键词:多义词多义义项

熊舒婷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词汇语义学是语义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核心是词汇之间的意义关系,而其关系的核心则是词汇的一词多义等问题,一词多义现象是跟着词汇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在其社会生产发展中欲反映日益复杂的客观现象,就必然会要用本来已有的词来表示有关事物,新旧词义并存。一个词可能会有几个独立的意义,以直接反应现实中的不同物体和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把多个意义囊括在一个语言符号里,既凸显了语言经济性,同时又为人脑节省了一定的记忆空间,它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色,如果每个词只有一个词义,那么我们的语言将会一片混乱而无经济价值可言。赋与已知词汇以更多的词义是满足人们表达所需要的一种既经济又便利的方式。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多义词多个义项之中有一个是相对中心或者核心的意义,即被称为该词的原型意义,同时其所构成的范畴也呈现了相应的家族相似性,它的其他意义都是在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申或辐射出来的,多义词词义扩展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实现的。

一、已有研究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是遵循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它也是人类认知水平发展的结果,是与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达最多的讯息的要求相契合的。

(一)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一个词刚刚出现时,通常是单义词,仅仅只代表着一个事物、行为、现象或性质的名称,表现出一词一义的特征。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进步,对食物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大脑中不断产生对事物新的认识,为了减轻人们的记忆难度,人们在创造新的语言符号的时候通常采用赋与之前语言符号以新的意义的方法,于是一个符号便具备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从而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语言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各种形式的多义现象,多义性则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多义现象更是有复杂的运作原理和形成机制。

(二)词义与认知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认为:词义的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词自产生起,其词义就处于一个不断变化过程之中。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聚合的语言现象。在韦伯斯特第七版的字典里,有40%的单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词多数都基本词汇范畴之中。

随着现象的产生和表达的概念的逐渐增加,除了指称实体的名词之外,人类逐渐创造出了表示动作、性质、数量、人称、状态等的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同时由于人们感知、分辩能力的提高,在之前实词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不具备完整意义但具备表达功能的虚词,如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同时还有一些反映一类范畴的概括词,例如花、草、树等构成一类范畴,用“植物”这一范畴概括;猪、狗、羊等构成一类范畴,用“动物”这一范畴概括。同时植物和动物这两个范畴又可用“生物”这一范畴概括,而在生物和无机物之上还可用“物质”这一范畴来概括,这些概括词生动体现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认知语言学对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家把多义词看作在认知工具的作用下的一个基本意义或者核心意义扩展出的其他衍生意义。同时,关于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理论以及多义词的内部结构都建立在原型理论的范畴化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家族相似性理论都是用以解释一词多义的主要认知手段。

(一)原型与范畴

20世纪下半叶,一系列关于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使传统范畴观发生巨大改变。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通过共同努力,对多个范畴展开实验研究,在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原型范畴理论。这一理论可以被用于分析音位、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和语言习得等各个领域,所以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中最基本的就是“原型”、“范畴化”以及“家族相似性”概念。

对“原型”的研究始于颜色。1969年,美国民族学家柏林和语言学家凯恩用Munsell色卡,从色度、亮度和饱和度三个维度对颜色的范畴化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对颜色进行范畴化时,人们依据颜色空间中的某些点来定位。他们总共研究了98种语言的颜色词,之后提出两个著名的概念:焦点色和基本颜色词的蕴涵等级。范畴的成员围绕“原型”这一认知参照点,由“家族相似性”原则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向外扩展的连续体。同一范畴下的各个成员并不具有相同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是共享一定的典型特征,且特征的属性与数量随人的认知而有改变,典型特征的程度越高,越接近原型成员,反之则越接近边缘成员。不同范畴的原型之间特征差异大,且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一个范畴的边沿属性常与邻近范畴的属性相互交叉、重叠与渗透,有时甚至被合并融合到另一个范畴之中。范畴内各成员之间地位与级别不平等,具有最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体现了该范畴最具典型性的特征,其他成员分为非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

(二)原型与范畴视角分析

原型范畴理论主要通过解释词义引申的动因和规约方式来揭示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认知基础及共性特征。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性质极其类似的一些成员可以组成一个范畴,原型即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它能够最好地反映本范畴的基本特性,范畴中的其余成员具备不同程度的典型性,同时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从“一词一义”到“一词多义”是词义变化的必然规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意义或范畴总是最具凸显性的,是可以被视为原型义项或原型范畴的。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原型义项或原型范畴不断向外延伸,被用来解释相关事物的边缘现象,从而产生更多子范畴,它们各有所指,完全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或特征集束来概括是片面的,它们彼此之间或者与原型义项之间却起码有一个或几个共同属性,换言之,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通过其家族相似性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意义链,最终产生了多义范畴。可见,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认知发展促使词义不断引申,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然而对于通过什么途径导致词义的引申,Lakoff,Taylor和 Langacker则有不同描述。Lakoff(1987:379)认为:“词义由原型义项向四周放射扩散形成派生义项,派生义项之间相对独立,它们与中心原型义项或近或远的距离形成‘辐射状范畴’。”Taylor(2001:110)则说:“不同的意义通过语义链相连。”具体来说,从原型义项开始,词延伸出义项A,义项A又延伸出义项B,原型义项与义项A有更多相似点,与义项B有较少相似点,依次类推,逐渐形成一条彼此关联的锁链。而Langacker(2007:36)的观点则是:“在多义词的各义项中,有些位于更中心位置,或者说,其更具原型性。”

实际上,除了范畴内部的动因和规约方式外,原型范畴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还触及到同一范畴之外的探讨。温格瑞尔和施密特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事物的认知会有所不同,词义范畴的中心特征会随之改变,使其原来的原型或消失或退居边缘位置并取而代之以新的原型,即‘原型转换’。同时,温格瑞尔和施密特还发现,在中心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原型还会出现从一般到具体,从单指到多指等变化,从而细化出更多次范畴,每个次范畴里又含有一个次原型,随着次范畴的增多,次原型与主原型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原型分裂’。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原型并非是固定的一沉不变,它也会随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原型不断运动的过程,表明其具有灵活性与可塑性。

(三)隐喻与转喻

一词多义现象除与原型范畴理论有着密切关系外,与隐喻和转喻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周祖谟在《汉语词汇讲话》中对于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这几个不同的意义又互相有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多义词的义项又分为‘基本意义’和‘转义’两大类。其中,‘基本意义’指多义词在长期使用中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而‘转义’可再分为比喻义和隐喻义。”[1]

修辞学中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格。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其更为重要的功能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机制,它是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或说明另一领域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当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已不能够满足于对现有具体事物的认知与表达,而是要进一步认识、思考和表达抽象性概念与思想时,将新认知的抽象概念和已知事物联系在一起,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用对待已有事物的认知来对待和解释新的事物,从而导致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思维又进一步增进和发展了词义范畴内抽象意义。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的相似关系或对比关系,认知领域中的隐喻有别于传统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是一种语言形式,而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一种认知工具。隐喻可以将较为抽象的经验观念转换为具体的经验,它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是从源始域映射到目标域的过程。与隐喻相同,传统观点中的转喻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即用一种语言表达来代替另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段。然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模式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普遍的认知现象,转喻在语言中的应用就能够反映它的概念地位,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中,用其中一个概念实体转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四)隐喻与转喻视角分析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是一架带领人们从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概念隐喻是受我们的经验影响的,它根植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于我们的认知活动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隐喻模式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影响词汇多义性的重要原因。例如“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is shaky.”中“foundation”一词本来意思为建筑物的根基,在这里则用于修饰理论这一抽象概念。

一个事物或者概念一般具备多种属性,这便是转喻模式的运用。转喻是指在相近或者相联系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替代另一概念,如用部分代替整体。从Lakoff等人的观点看来,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隐喻关系到两个不同的范畴,而转喻只关系到一个范畴;隐喻的基础是象似性,而转喻的基础是相邻性。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在意象图式的基础上探求已知的和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体怎样透过隐喻和转喻投射到抽象的新事物上,并在原有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赋与其多个和原义有关的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理论出发,通过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发现,关于一词多义的研究就是为了探求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和延伸意义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其意义是怎么样经过基本意义扩展衍生成其他意义。原型范畴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基础表明,能够从理论的角度证实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是词义拓展的最基础和最主要的途径。原型范畴理论重在例证家族相似性使词义范畴能以原型义项为核心向外扩展,并以连锁型或辐射型模式构成意义链或意义网,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机制;而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重在论证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引申扩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一词多义现象的重要渠道。

猜你喜欢
多义词多义义项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锦瑟》赏析
Enhanced Precision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