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萍
(皖江工学院 土木工程系,安徽 马鞍山 243031)
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提倡用主动、乐观、开放、欣赏的心态看待事物,研究普通人的幸福、发展、快乐。它与消极心理学有天壤之别,积极心理学没有突出强调人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和心理伤害及如何矫治人的心理疾病。因此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模式彻底打破了研究人的消极品质的弊端,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当代心理学一股重要的影响和推动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不仅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而且引领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此后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偏向于如何将个人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内容。
少数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挫折时,表现为极度的焦虑、心情烦躁。这种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于人格的养成,不利于成长成才。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存在以下问题 。
一是存在“重智商,轻情商”的观念误区。许多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考试分数是至关重要的。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他们完全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知识不等于道德,专业好不等于素质高。“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人是社会的人,人还需要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性格等等这些非智力的因素,即:人要有情商,要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可见还有比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是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及预防心理疾病为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内容有待深度挖掘。教师过多地讲解如何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未从根本上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积极因素没有充分加以引导和发挥。所以大学生很难运用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主动、自觉地从容应对各类困扰。因此,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不仅要在“标“上下功夫,即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体系,预防心理问题发生,还要在“本”上下功夫,即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做到标本兼治,治标抓本。
目前很多高校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科目。课堂教学具有教学集中、易于统一安排、接受对象面广等优势,因而能够精心安排好课程并达到预期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能否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积极心理品质,保持向上向善的积极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为最终目标来展开工作。教师要尽力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使其成为积极、快乐、幸福的人。在教学内容上要增进学生的幸福感体验,引导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幸福公开课,运用积极案例,丰富课堂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潜能,以良好的心理暗示抵御消极心理侵害的功效。
在实践中,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有效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通过每年的“5.25”、“12.5”(心理活动月/日)、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知识竞赛及心理漫画创作大赛等活动,有意识地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于活动中。在应对挫折、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失恋、人际障碍等方面倡导积极的心理理念,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现实演绎来感受积极心理的力量,从而使他们强大自身心理,储备福流,获得幸福感,保持心灵旺盛,并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潜能。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分类。如,按年级分类:大一学生以环境适应为主;大二学生以人际关系改善为主;大三学生以学业压力缓解为主;大四学生以就业压力缓解为主。也可按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如:学生入学期间(春、秋季开学)主要表现为适应困难、情感困扰;学生考试期间,则为焦虑不安;学生就业期间则为情感危机、自卑等心理。对于不同的分类,可进行不同主题的专题团体心理咨询。
朋辈心理辅导,顾名思义,是指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1]。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聊天,当然也不是一种专业的、正规的心理咨询活动。因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发展性的问题为主,所以在认知层面上,朋辈之间通过教育、宣传形式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是可以做到的[2]。而且同龄人的生活方式、价值、经历相似,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改变那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无关、“各自为战”的状况。思政课教师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通过激励大学生拥有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提高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应对人生困惑,促进其心理健康。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发挥好各自的影响力,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潜能。
学工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管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此在学生工作队伍中要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应优先考虑具有心理专业背景及专业资质的人员,以加强学工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高校学生工作系统要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传明道、授实业、解心惑,做好当代大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学工战线人员通过校级、院级、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网络的便捷加速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和办事效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亦如此。教育者可通过微信、QQ、微博等手段,将有关积极心理案例、影视剧、教学课件等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分享给学生,形成线上线下有效互动模式。也可在网上进行在线交流,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