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 纯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黄石市435002)
固定结构“不A不B”是现代汉语中的常见表达结构之一,早期研究多围绕结构分类及语义分析这两方面进行。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根据A、B词类性质不同,把“不A不B”结构分为四大类,并对各自表义进行说明[1]。而后,周小兵(1996)对“不A不B”结构构成、语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划分出三大语义关系,并对其中A、B的顺序进行讨论[2]。寿永明(1997)把“不A不B”结构分为平列和条件两大关系[3]。研究方式多从整体入手,有利于探寻结构共性。但由于不同词类自身差异,它们进入“不A不B”结构后还会展现出个性差异,重视共性研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性特征,而从词类个性出发对“不A不B”结构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根据吕叔湘先生提出的四种分类形式,A、B为单音方位词时,“不A不B”结构表义上均可看做一种“中间状态”的表达。但是,单音节方位词在进入该结构时有一定选择性,同时出现在该结构中的有些词只在形式上符合方位词,事实上又不属于方位词的用法。因此,本文选取方位词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方位词词类个性特征联系它们进入“不A不B”结构后的具体使用情况,具体分析方位词对该结构产生的影响。
本文选取朱德熙《语法讲义》中列举的“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这14个单音节方位词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4],学界目前对方位词范围划定还存在较大分歧,而《语法讲义》中列举的方位词为大家普遍认可,并不存在划定分歧,具有研究意义。这些单音节方位词两两组合进入“不A不B”结构时有一定要求。
从空间角度出发,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时,要求A与B为两个空间上相对的方位词。根据空间相对性对上述方位词进行分组,可以构成相对空间的组合有以下两组:
这里所指的“单向相对”,并不指实际空间的单向,而是空间落实到方位词形式上的单一性,即一种空间类型对应一个方位词。这组表相对空间的方位词组合,所表空间类型单一,对应到方位词属于“一对一”的组合形式,情况比较简单。
方位词“外”可同时和“里、内、中”组合构成合成方位词,虽然组合后表达的基本方位关系相同,但从词汇搭配角度以及语义角度出发,真正与方位词“外”相对的只有“内”一个。单音方位词可以互相组合构成双音方位词,但“里外”与“内外”这两个词中只有“内外”被《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为方位词[5],而“里外”并未作词条收录。由此初步判断,似乎符合“不A不B”结构的只有“内-外”一组。然而,通过查询北大语料库,并未发现“不内不外”表方位的用法,那么“不内不外”还能否成立呢?
本文认为,“不内不外”这一结构确实存在,但其中“内、外”不能看作方位词用法。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表达一种“中间状态”义,也就是说,在A与B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相对居中的“位置”。像“东”与“西”、“上”与“下”这样的方位,都可看作线性空间,像一根线段,有两端,也就自然存在一个相对居中的“点(位置)”。而“里、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们只是两个实体空间的描述,不在“里”,就在“外”,不存在一个“中间”空间,因“不内不外”也自然无法表达中间状态。“不内不外”与“不中不外”一样,应看作一般名词进入“不A不B”。例如:
“但遗憾的是力作佳作甚微,而构思雷同意象轻浅的平庸之作却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特别是语言的平白和芜杂,已形成普遍缺憾,不中不外非驴非马式的句子是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戕害……”(《人民日报》,1995-02-21(10).)
“停报的意见认为:《华声报》创办初衷在于面向海外,而现在不内不外、不上不下。”(《1994年报刊精选》,11.)
综上,真正可以以方位词身份进入“不A不B”结构的单音方位词只有“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五组。
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最初仍表达方位义,但因有些方位词存在引申义,引申用法可同时存在于“不A不B”中,但有些意义,并非由方位词用法引申而出,而属其他词性用法。下文将按方位词所表空间类型分类进行讨论“不A不B”结构的表义。
该组是由绝对方位词“东、西、南、北”构成的“不A不B”结构。多数方位词除了表空间义外,还可以自身发生引申,具备抽象用法。而绝对方位词仅具备表空间用法,自身不能发生引申,因此当它们进入“不A不B”结构时用法也不发生引申。
“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表现出空间方位上的相对居中的中间状态,同时,绝对方位词表达的方位是以太阳升起下落为参照的,它们自身不受参照物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上下文语境中不需要出现其他参考点或位置。例如:
“这决口开得不东不西,正冲锁井大街。”(梁斌《红旗谱》,燕山出版社,1995:38.)
“一是地理方位不占优势,不沿海,不偏西,不东不西,东部西部的优惠政策都不大搭界。”(《人民日报》,2000-02-15(10).)
“不南不北,地处江淮之间的肥东县龙塘乡和来安县广大乡,也照旧是我行我素,甚至闹出了人命,但是,全省的总体的形势,还是令人振奋的。”(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雨翔庆幸自己身在上海,不南不北。”(韩寒《三重门》,作家出版社,2007:115.)
在“不东不西”结构中,有时“东、西”表达的是“东方、西方”概念,用来特指“亚洲、欧洲”,并非方位上“东、西方向”概念,这时,就不宜看做方位词的用法,应看做一般名词进入“不A不B”结构的用法。例如:
“我们说尊重国画规律,并不反对油画和国画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我们希望能有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好东西。”(《新华社新闻报道》,2002-07.)
“上、下”作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时,常容易与它们的其他词性用法出现混淆,一方面二者作为方位词,本身引申用法就相对过多,另一方面二者的其他词性用法也同样丰富。
通过北大语料库查询结果,“不上不下”真正体现空间方位的用法非常少。例如:
“特别是胡启明发射的那一炮,就像那一等的篮球队员投篮似的那么准确,不偏不斜,不上不下,正好落在中间的炮楼顶上。”(冯志《敌后武工队》,北京电子出版物出版中心,2001:61.)
例中,“不上不下”指方向位置处于合适的状态,“上、下”以“炮楼顶”为参照,“炮楼顶”所处方位就是“不上不下”所处的中间状态。“不上不下”体现的是“上、下”的动词用法。“上、下”作动词可表“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引申到“不上不下”结构中可指“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动”状态。例如:
“芳契呆住,瞪住他,一口米酒卡在喉咙忽然变得不上不下。”(亦舒《紫薇愿》)
“他们到了上海没有几天,就被关进锦江饭店的电梯里,弄得不上不下,足足被关了二十八分钟。”《作家文摘》,1994.)
“上、下”作动词还可表“前进”,引申到“不上不下”结构中可以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多指事件进程。例如:
“俱乐部请来了欧洲新帅,签订了3年合同,就是为了把先进理念、技术打法带给天津,彻底改变天津泰达足球队不上不下的现状。”(《新华社新闻报道》,2002.12)
“他爸蹲在医院里治一半,不上不下的。他爸厂里已经答应报销70%了,钱在路上还没到。”(六六《双面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3.)
方位词“前、后”表方位和次序义时区分比较明显,但在“不前不后”结构中,作这两种表义理解均可。例如:
“女子的步子放慢,她的步子也放慢,女子的步子加快,她的步子也加快,就这么不慌不忙,不前不后,不远不近地跟着。(《历史的天空》)
“潘宏福觉得别人老以为潘家比较落后,……潘家并不是完全走在最后头,不过是不前不后罢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1182.)
例中,“不前不后”可体现出方位上的前方、后方,同时与参照物相比,也能体现出次序上的“前、后”。
方位词“前、后”还有一个常用的引申用法就是表时间,在“不前不后”中同样存在,但是有一定差异。“前、后”表时间的基本用法是后附于表时间词语,一定要出现一个明确的时间参照,如“三天前、解放后”等。而“不前不后”的时间用法,句中不需要出现这类“时间词”,它的时间性主要由句中动词体现。例如:
“经验尸,推测其死亡的时间是在凌晨六点左右,……令警察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老太太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不前不后的时间从大堤上摔下来呢?”(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群众出版社,2012:127.)
例中,动作“摔”导致了“死亡”这一结果,句中出现了时间参考点“六点左右”,但“不前不后”强调的仅仅是动作发生的那个时间点本身,而时间点具体数值为多少并不是重点。因此,句中“六点左右”并未与“不前不后”发生联系。
总之,“不前不后”这种所谓时间用法实际也是“中间状态”的体现,是动作的发生与对应的时间之间的一种“恰好吻合”的状态。
在方位词范围内考察“左”、“右”,二者不发生引申,仅表空间义。“不左不右”结构表基本方位的用法比较少见,多指一种居中位置。例如:
“壶灌满了,刚捺进软木塞,蹭的一声木塞窜起,不左不右,正落在大冰盘里,汤水四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50.)
此外,“左”、“右”还经常作形容词解释为“进步的、革命的”、“保守的、反动的”,这种义项同样用在“不左不右”结构中。例如:
“中,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中,就是不卑不亢,不左不右……”(《读者》合订本)
“罗克·比利亚努埃瓦当选后表示革命制度党不会因主席变动而改变其(不左不右的)中倾方向。”(《人民日报》,1996-12-17.)
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后,二者之间会产生影响。一方面,“不A不B”结构使方位词表义弱化,另一方面,方位词又使“不A不B”结构呈现出一定特性。
前文提到,“不A不B”结构整体表一种中间状态,能否认为这种状态是由居于其中的两个方位词造成的呢?本文认为,方位词A、B共现,并不能使方位中和达到居中方位。理由很简单,当两个空间相对方位词构成合成方位词时,表义关系只有两种,要么是“方位a和方位b”,要么是“从方位a到方位b”,这样紧密固定的合成词形式都不能使方位出现中和,当它们分开进入短语框架时更不会出现居中状态。并且我们已经分析过,方位词进入该结构后,已不再侧重表真正方位义,这也使得它们不会出现方位上的中和。
因此,真正中间状态的表达是由“不…不…”结构所致。该结构由两个否定词“不”构成,在“不A不B”结构中,两个“不”分别针对A和B进行否定。就能进入该格式的方位词而言,A和B首先一定可以构成一组“相对”的空间方位,只有处于相对位置的两种空间,才能找到一个相对居中的方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会出现“不左不上、不前不右”这种不对等的空间组合。
两个相对方位词A和B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体系,A、B分别居于临界状态(相当于方位边界),由两个“不”分别否定这两种边界状态。但在“不A不B”出现的实际语境中,A、B指示的实际方位往往不是表达的重点,或者根本无法确定参照,因此句中往往不能明确所谓“界限”究竟为何。例如:
“它们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始终在船的前方,一直保持30来米的距离。”(《人民日报》,1996-05-28.)
例中,“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并未出现一个明确的参照范围,表达上也只为了强调位置处于一种相对“合适”的位置状态。我们可以把两个否定词“不”看做是一种方位的平衡,取其相对中间位置。
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表中间状态,否定该结构,实际就是否定该中间状态,肯定非中间状态。这一特点与其它词类进入“不……不……”结构的否定有很大区别。
一般合成词进入该结构,根据词内部两个语素间的关系可分成三类:
1.不清不楚不慌不忙不声不响
2.不吃不喝不哭不闹不闻不问
3.不高不低不长不短不大不小
一组由合成词经拆分后进入,其中两个语素表义相近,整个结构可看作“不+合成词”,如“不清不楚”就是“不清楚”。对该组结构进行否定,实际是肯定其合成词表义;二组分别由两个单音动词进入构成,两个动词之间基本处于平等位置,整个结构可看做“不……也不……”,如“不吃不喝”就是“不吃也不喝”,否定这类结构时,实际是肯定两个动词间“或”的关系,如“不哭不闹”的否定就是“哭或闹”;三组由表义相对的形容词进入构成,也是最接近方位词进入“不……不……”时的表义,即一种合适的中间状态,那么该如何的两个否定词不构成双重否定,也不能独立看待呢?
要明确一点的是所谓中间或非中间状态一定存在于“不……不……”整个结构之下,这个结构把范围限定在方位A与方位B之间,非中间状态应指向方位A或方位B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不A不B”的否定实际是对方位A或方位B的肯定,具有双重性,但仅限于在“不……不……”框架下。我们知道,否定一个方位并不等于肯定它所相对的方位。如“不上”不等于“下”,“不下”也不等于“上”,但二者作为整体在“不……不……”结构下进行否定,则是对其中一个方位的肯定。
(三)“不A不B”结构对表义的制约
方位词表义时,通常以方位义为基础,向其它意义引申。方位义表实际空间方位,引申义表抽象关系,二者之间是实体和抽象的关系。“不A不B”结构也可借鉴这种关系进行表义分析,但略有差异。在“不A不B”结构中,实际上是指实体与抽象两种中间状态间的关系。
方位词的抽象义占据表义很大一部分,以往研究着重探寻其背后的隐喻机制。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后,由于结构限制,整个结构抽象义比重再次加重。这种抽象的中间状态,被看作一种“适宜”的方位,但这种适宜并不是就方位的确定性而言的。换句话说,“不A不B”不能表确切方位,只是对方位的描述,表达精确方位概念时不会选择这种结构。所以,与其说方位义,倒不如说一种方位状态,方位义已经很难体现。
这种情况下,“不A不B”结构中的方位词更倾向表达抽象义,或干脆表现为其他词性。也就是说由方位词构成的“不A不B”结构,所表“中间状态”义是由“不不”结构的表意平衡所致,其中的两个否定词不构成双重否定,也不能独立看待,而是使A、B表意达成中和的一种平衡结构。
本文围绕方位词与“不A不B”结构之间的关系为重点进行考察,明确了单音方位词进入该结构时所需的空间条件要求。结合语料库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当方位词进入该结构后,基本方位义表达受到限制,整个结构侧重于抽象的中间状态的表达。造成这种中间状态的原因,从根本讲是由于“不……不……”结构平衡了其中的方位词表义所致,并且方位词本身的空间特点使得该结构的平衡性更加突出。同时,由方位词构成的“不A不B”结构在否定形式及表义上也显现出与其它词类进入该结构时的情况不同,进而说明方位词与“不A不B”结构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1.
[2]周小兵.析“不A不B”[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3]寿永明.“不……不……”格式的语法意义[J].杭州大学学报,1997(2).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