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华
摘 要:文章从应用型本科定位出发,构建具有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求的实践性人才,结合通识教育特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揭示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存在需完善与不足之处。文章作者认为,应充分认知,彰显价值作用,正确处理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关系,强调开展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艺术类;通识教育;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界定中的应用型本科与通识教育
1.应用型本科
所谓应用型本科,本意重在“应用”二字,现阶段一定时期它包括所有本二、本三批次本科高校,抑或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1]。它以体现时代脉络和社会发展为先导,以新的高教形势下适应当下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为学科方向,旨在培养符合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求的实践性人才,增强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行业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社会竞争力,最终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演变而来,因此现代通识教育的发源地为欧洲,而通识教育正式被提及和阐释却是在美国,分别出自名校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与此同时,几千年前的儒家文化以提倡培养广博通达的硕才鸿儒而著称,而《论衡》则有“博览古今者为通人”[2]的论述。我国于20世纪中叶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专业教育泾渭分明,虽对经济发展起到明顯的提升作用,但对人格发展产生异化。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定位愈发科学化,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专业化倾向弊端日渐明显,随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其中提出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通识教育由此正式纳入国内高校教育中。通识教育从古代的“博古通今”“自由人教育”到现代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特性
1.通识教育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与重视
我国高校按类型一般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高专等六大类[3],前四种类型按研究和教学比例的不同而各有一定的侧重,我们统称为研究和教学型高校。而应用型和高专类均为以实用性为主的高校。历经多轮教育改革的洗礼和管理机构人员的更迭,研究与教学型高校将通识教育地位普遍放到比以往都要高的位置,甚至重点院校专门设立了通识教育学院。如清华大学的新雅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等,管理部门也由专门的校通识教育委员会等部门直接管理。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历史原因,通识教育起步较晚,顶层设计一般也仅持普遍接受态度,还远未到改革或学校战略上来的地步,在监管方面也仅由教务部门或其他部门下属单位统一负责,即使有些院校设有专门通识教育中心,但各院系整合通识教育资源作用不强。
2.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存在偏差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均采用多种课程类型结合进行。研究和教学型高校常设有校核心通识教育课程、院通识教育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和名著课程等类型,必须选修一定学分,才能实现专业学科的关联与互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调课程深度的延展。在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时间和学分要求上也相对要求较高和广泛。对比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各方面实力均有一定差距,一般选用网络(如慕课等)教学和整合现有学科资源等方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有的甚至与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称谓置换,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对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程时间和学分也未设定较高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关注度常常不够。
3.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不足
正如研究和教学型高校一样,应用型本科高校同样存在像思想政治类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偏重的情况,外加艺体类、国防类、外语文学类等公共基础类加入选修,学生本身选择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机会不多,何况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并不多,对于以实践教学为生命线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讲是完全背离办学初衷。目前,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已经展开,研究与教学型高校均在加强实践环节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将来发展是一个严峻挑战。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价值
1.充分认知,彰显作用
余凯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高校大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普遍认可度不高[4]。对通识教育开展较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讲,其学生普遍认为专业性教育地位更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通识教育认知不够和各高校对通识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即使政策已落实,但在实施环节也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无法充分体现通识教育课程价值。只有对通识教育课程价值充分认知,采取适当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创新与执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主动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出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正确处理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关系
目前,中外各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一贯方法是采用通识课程模块化,开展通识教育较早或不错的高校均高度重视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如开展最早、以通识教育著称的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把“文学艺术”放在七大领域当中,国内如复旦大学也将“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作为单一模块供学生选择。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专业造诣,而是明确为其专业学习提供隐性课程支持,增强学生审美的感性能力,使其成为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与开展通识教育,应该正确认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人文教育,艺术类通识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在课程设置中扮演重要角色,把通识教育与艺术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去思考问题,各在其位,相互支持,各具功能,知识面上扩展宽度,专业技能方面增加深度。
3.强调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性
一些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是当下高校长期存在的一大顽疾,与长期固化的课程设置呆板也有一定关系;另外教师上课形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与实践教学欠缺也是另一方面诱因。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生思维意识、批判精神和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也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有效增加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学分,专业指定实践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定校内、校外艺术类实践课程计划、实训基地等,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适应社会能力。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工作态度,真正切实从通识教育课程角度去准备内容,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从艺术的角度发现美、认知美,培养热爱生活和在工作之中追求快乐的美好情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6.
[2]王 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6.
[3]潘懋元,吴 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4]余 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