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管学评”三位一体学习系统,促进远程培训厌学教师走向真学习
——以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为例

2017-12-29 03:05:43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曾月光卢兆明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研修远程考核

□文/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曾月光 卢兆明

构建“管学评”三位一体学习系统,促进远程培训厌学教师走向真学习
——以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为例

□文/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曾月光 卢兆明

正值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刷新知识,不断内化能力。而部分教师不但不学习,反而很厌学。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黄明超会长在《教师本领问题调研报告》中指出:绝大多数教师知识库存少,阅读量低,某地区的历史教师甚至没有精读过名著。[1]厌学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总是找各种理由请假,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培训中,培训班早上8:30开课,一名学员8:29已憨憨入睡,这代表了一类教师的学习态度与状态。

远程培训通俗地讲就是“互联网+培训”,简称网培,学员通过网络主动观课、合作探究、自主作业。因此,远程学习靠的是自律,学员要主动学习和主动与“坊内”组员探讨。自律的教师更优秀,厌学的教师会退化。

一、远程培训过程管理与课程组织

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与课程组织给厌学教师在学习中创造了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条件。下面以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为例,分析远程培训管理层级、课程内容构架与任务考核。

(一)管理层级

一般来说大的培训项目,参训学员较多,通常建立多个工作坊,一个工作坊由50至100人构成,由坊主进行区县级的远程培训管理。研修网平台从组织管理、研修报道、作业指导、资源建设、问题答疑、研修活动等方面考核坊主。另外,送培单位设立校级管理员,建立管理圈,研修网平台从培训制度、培训方案、研修简报、组织管理等方面考核学校管理员。这样,培训既有横向管理,又有纵向深入管理。

(二)课程框架

研修网开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培训过程由“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 优化评价诊断”“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五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又包括观课、活动、作业三个环节。

(三)任务考核

研修网从个人研修计划、课程学习、线上活动、课堂应用、线下活动等维度进行考核评价,要求较明细,见表1,并分阶段对学员学习实施量化,根据量化结果评优选好。

二、教师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远程培训过程管理与课程组织看似很完备,既有横向贯通,又有纵向深入,既有量化考核,又有评价推优,但通过实践证明:理想很丰满,学情很骨感。部分教师远程学习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习上偷巧

在远程培训调研中发现,诸多教师在远程学习中行动慢、效率低、手段高,投机取巧,严重影响培训班及培训项目的整体培训质量。

表1 学员学习考核表

1.学习步调不一致

培训启动后,部分学员不肯立即进入课程平台学习,行动迟缓,常常需要坊主三请四催,给学员说明不及时登录学习的种种利害关系。这些学员虽然最后都登录平台观了课和作了业,最后也结了业,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培训的进程中,当一部分学员不按时登录学习,学员自身会掉队,也拖了整个培训班的后腿,导致学习步调不一致,培训的阶段性就失去了意义。况且远程培训的每个阶段都有活动环节,在主题活动的研讨过程中,如果坊内全体学员跟帖议帖及时,讨论就热烈,步调一致的远程培训论坛交流才有实效。

图1 坊内学员阶段性学习得分统计

图1是某县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的1个工作坊85名学员的阶段性学习得分统计,图为培训项目已启动一个半月的统计数据。由图可见,未登录学习的有9人,获得11-20分的人数最多,有19人,获得41-50分的仅有11人。此数据充分说明学员学习步调不一致,阻碍了培训活动的开展,影响培训实效。

2.学习中“偷梁换柱”

有的培训班学员本人不登录平台学习课程,请人代学,培训结束后,同样能获得结业证书。教师把这种“偷梁换柱”之计用到了学习上,无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使命。更有甚者,在每年人社局组织的公需科目远程学习中,部分教师花钱请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替学替考,严重破坏了教师继续教育风气。

3.“软学习”凸显出工不出力

厌学教师不会主动学习,不为学识而学习,只为学时而“学习”,他们把挣学分当作任务。由于视频可以在后台运行,有的教师进入学习平台后,一边播放视频,一边玩扑克,

视频播放到9分钟左右,系统会弹出“3+2-5=”“0*8=”“1+1=”等之类的问答,输入答案后,系统继续播放课程,学员又可以做自己的事了,像这种出工不出力的“软学习”到最后也能拿到学分。另外,由于是计时观课,在一个阶段中部分学员只重复播放一个视频,只求学时数。

(二)作业上敷衍

认真作业是知识内化与升华的重要途径。厌学教师在培训期间不但学习马虎,且作业敷衍。

1.当垃圾信息“搬运工”

学员在远程培训期间,如果没有认真观课,作业就会束手无策。管理员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答题内容大面积雷同。原因在于学员在作答之前,就可以查看坊内其他学员的答案,这就给了厌学教师可乘之机,他们直接复制别人的答案,成了信息“搬运工”,答题页面上的字符没有多少意义。批阅作业中还发现:不同学科间的作业也存在雷同,如某些数学学科教师的答案是复制的英语教师的答案,纯属垃圾信息。更有甚者:部分学员把网上的微课视频直接上传到自己的作业中,且片头上的姓名都没有修改。

2.作业中唱“空城计”

系统机械地对作业进行评分时,系统只管有无,不管优劣。比如论坛跟帖不少于20个字,系统只能检测答案中有没有20个字,至于答案的内涵以及是不是问题所需要的答案系统鉴别不出来,导致诸多答案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更荒谬的是,部分学员作业中唱“空城计”,即作业附件中只有文件没有内容,如教学设计是Word文件、交流成果是PowerPoint文件,系统只能检测出作业中有没有Word、PowerPoint文件,至于文件中是否有内容与什么内容系统无法检测。导致部分学员提交作业时上传空文件,坊主下载后文件中一个字都没有,而系统照常计分,最后可能还会被评为优秀学员。

3.专题研讨“假大空”

远程培训的一个明显优势在于学员之间的交流更便捷,打破了时空的间隔,学员们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但坊主在批阅学员专题研讨栏目的作业时发现多数帖子内容空虚,无实质意义,呈现“假大空”现象。说假话体现在:发言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偏离题意;说大话体现在:跟帖内容不具体,泛泛而谈;说空话体现在:发言内容不务实,与主题不沾边。比如在研讨跟帖中,学员常以“对头”“很好”“讲得好”“不错”等词句来忽悠。这些都是机械量化考核造成的结果。

三、教师远程培训管理建议

远程学习的优势与问题并存,作为培训机构的培训者或培训管理员,不要遇到问题就对远程培训一棍子打死,要找准远程培训症结,结合地区实际,从“管”“学”“评”三个方面发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管”,构建“三维互补”的管理平台

虽然部分教师拒绝远程学习,但不要将责任一味地归于学员,培训的主办方、协办方、承办方、资源方均应总结反思:培训诸要素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培训管理是否有不当之处,做到先改变自身,再改变他人。建议在远程培训管理中,要以系统的思维统筹要素,要以联动的策略互补管理,构建以资源主打、区域支撑、学校支持的“三维互补”的系统管理平台,如图2。

图2 “三维互补”的管理平台

1.优化远程培训管理系统

远程培训管理系统是教师远程学习的中心平台,是网络学习社区的载体,学员通过网络学习社区能方便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从专家的头脑里挖掘出来。[3]因此优化管理系统功能是关键,以促进远程培训的顺利推进,建议如下:一要避免学员“软学习”。在学员观课的过程中,应摈弃像“1+1=?”小儿科似的问题。真正要实现系统对学员学习过程进行自动督导,学习中应设置与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倒逼学员不得不专注学习,且要把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结合起来共同发力;二要杜绝出现作业“搬运工”。在学员未提交自己的作业之前,系统应屏蔽坊内其他学员的作业,避免抄袭,待个人作业提交后,方可参考他人的答案,若学员觉得作业不满意,系统应允许学员再次修改提交,覆盖原来的答案;三要限定作业答题范围。针对专题研讨中“假大空”,题目本身要小,范围要窄,同时要限定答题范围,避免空谈;四要避免学员突击式学习。远程培训时长一般为1至3个月,部分学员到了培训中后期才登录观课,这样,网上主题交流活动就没有太大意义,且作业是赶出来的,多数还是复制的。建议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观课、活动、作业三个环节中,应该进行阶段性控时,学员错过了重要阶段就只能重修;五要防止代学替考。随着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发展,解决上诉中学员学习“偷梁换柱”的问题已不是难事,比如注册时采用身份证配合人脸识别技术,在培训过程中系统终端进行实时刷脸,结业证上的头像以刷脸照片为准。

2.依托区县辅助过程管理

提供网培课程资源的公司不要单打独斗,不要任务搞一肩挑,他们离学员较远,鞭长莫及。而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与当地各中小学校较近,联络更紧密,督导更便捷。应充分依托区县教师进修院校进行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并对学员学习实践进行跟踪指导。尤其是在作业的批阅上,系统只负责计量,区县坊主或学科指导教师负责评质,把那些答非所问、忽悠系统的作业打回原主,能生成真正的培训资源,让远程培训走向真培训。

3.推行校本集中远程混合研修模式

远程培训不是只能在办公室和家里学习,也不是只能搞分散自主学习的模式。要提高培训时效,减少培训作假,建议以学校或区域为单元开展相对集中观课、集中研讨、集中作业,即校本集中远程研修。校本集中远程研修不但可以防止学员学习偷巧,还可以让同校同学科教师对培训内容产生共鸣,还可以将无形的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与有形的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结合,这就把“放羊式”的远程培训改进为“远程集中混合式”的远程研修,真正把远程培训项目落地。

(二)“学”,营造“无往不胜”的网培气场

教师个人有气场,整个教室空间会形成气场,正气就旺盛。反之,邪气上升,调皮的学生会此起彼伏。做远程培训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强大的网培气场,才能收到预期的培训效益。

1.各级领导要重视网培项目

执行力来自于领导的重视力,厌学教师自觉性较差,其学习力很大程度来自于领导的执行力。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远程培训项目的启动,常以文件形式对受训者作出要求,文件往往轻描淡写。部分学校领导在工作中见风使舵,常常看文件头子行事,如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教发××号”“ ×教基××号”“ ×教工××号”“ ×继教××号”等文件中,学校领导会针对不同文号判断轻重缓急。这充分证明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远程培训的效度。领导重视度越高,网培气场越强,培训推进越有力。

2.参训学员要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了任务,就有了方向和动力。远程培训往往在开班一段时间后,部分学员迟迟不登录学习。此期间,课程资源平台机构急、主管部门急、区域培训管理员急,层层急,层层压,最后具体工作落实到坊主,当坊主电话通知学员并要求登录学习时,学员还不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即不明确学习任务。因此,在启动培训前,让学员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届时达成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

3.要定时定点集中启动培训

远程培训项目的启动不能单纯地凭一个文件发号施令,否则,学习步调会不一致,这一点从图1统计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阶段性得分可看出。有这样的开端,就促成了“放羊式”培训,好的开端才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定时定点集中启动培训才能助推远程培训的开展。另外,绝大部分学习者习惯于在有形的空间中研讨,不习惯在无形的空间中活动。在集中启动培训期间,要引导教师转变学习观念,要主动积极地在虚拟社区无形空间中参与论坛活动,进行坊内思维碰撞,以此增强学员学习内驱力,同时也进一步营造了网培气场。

(三)“评”,变革“机械呆板”的考核方式

从表1学员学习考核中看出:目前的远程培训考核是机械呆板的,如观课计时间、作业计篇数、活动计次数。而有效的考核是作业要从机械的量化考核转变到内容的质量考核上来,因此务必变革考核方式。

1.推行阶段性考核

阶段性考核有利于防止学员突击式学习。从图1中的阶段性学习数据统计柱状图看出,坊内学员学习步调不一致,部分学员在结尾阶段搞突击式学习。如果把远程培训划分成多个时间段来考核,倒逼所有学员学习时间相对集中,就有利于促进坊内学员在活动环节中互动交流。

2.随机间歇性考核

间歇性考核有利于防止学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软学习”。考核中要采取不定时考核,观课中间歇式的问答不能过于简单,且所设问题应与观课内容密切相关。考核中,甚至可以介入循序渐进冲关式的考核,促进厌学教师真学习。

3.侧重作业“质”上的考核

考核中聘请指导教师逐一批改大作业,防止 “空城计”。目前的系统自动考核主要关注的是学员作业的量,见表1。应转变到考核作业的“质”上来,尤其是培训活动中的大作业,坊主或指导教师要一一点开检查评估。

4.重拾考试的利器

多年来,传统培训几乎没有考试,远程培训也是重“量”上的考核,轻“质”上的考试。只有少数的远程培训结束后有在线答题环节,但以客观题居多,况且答题者不一定是学员本人。由此,远程培训既要组织考试,又要监督好考试,不仅需要评价体系软件的统调,更需要有评价环境硬件的支撑,要把线上分散考核与线上或线下集中考试结合起来。要做好线上或线下集中考试,评价环境可以是动态的,远程培训机构可以委托区县域培训机构组织学员进行线上或线下集中考试,真正实现以考促学。

总之,在学员的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加之建立完善的系统平台、形成自上而下的链条式管理与助学、凭借科学的管学评价体系,学员远程学习才会有实效,才会走向“真学习”,远程培训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1]黄明超,黄湖滨,邹景伦,阎中明,李代文,卢兆明.教师本领问题调研报告[J].重庆与世界,2017(8):12-31.

[2]柏杨,刘珊珊.信息化支持下的在职教师培训及其管理策略的实证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27-31.

[3]玉石,张华.终身学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创新发展[J].继续教育,2015(5):6-8.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专项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5-MS-007)。

猜你喜欢
研修远程考核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8:38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18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远程诈骗
学生天地(2018年19期)2018-09-07 07:06:30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