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朝阳中学 李 飞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策略
□文/重庆市朝阳中学 李 飞
书面表达(作文)在高中英语试卷中占25-30分,是该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评价能力等。该题型是考生在英语考试中能否实现真正意义的绝对高分的关键,如何能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来是每个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对全国十年来多篇高考满分作文的分析,主要是做好以下策略,认真审题、合理布局、列好提纲、有效串联、誊抄审读。
认真审题、把握题意是书面表达高分的先决条件。审题要把握好如下几个问题:
1.审体裁及格式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已逐渐由全控制式写作逐渐向半开式、放开放式写作转变,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审题阶段,首先明确写作的体裁,体裁决定了写作的方式和格式。写作材料的呈现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如文字、表格、图画等,但文章的体裁一般来说是固定的,有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四种。
判断体裁的方式一般先看题目中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如近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明确规定了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封信,甚至写明“写一封道歉信”。如2016年全国卷I书面表达“假定你是李华,你校摄影俱乐部(photography club)将举办国际中学生摄影展。请给你的英国朋友Peter写封信,请他提供作品。信的内容包括:(1)主题:环境保护;(2)展览时间;(3)投稿邮箱:intlphotoshow@gmschool.com”,材料要求写一封信,而且很明显是邀请信中表示请求。二是根据所给内容来判断。有时题目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文章的体裁,但其所给材料往往会为考生预设某种特定的体裁。如2016年北京卷书面表达“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李华。你班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地球日”系列活动。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以“Actions for a Greener Earth”为题,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介绍活动的全过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体裁为记叙文。因为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规范和语言风格,如果是应用文,则有应用文的固定格式、特定语言、特殊口吻等。如果是说明文,则要求语言简洁准确,主观意见少,I think, personally, in my opinion, in my view, from my perspective等语言相对较少甚至没有,需要客观的说明某一件事,某一个物体,某一种动物或植物等等,如“假如你是李华,你班上新买了一种植物叫空气凤梨air plant,请你写一篇10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介绍该植物,并发表到班级的英语墙报上,要点如下:(1)环境温度高,光线足,湿度大;(2)特点:生长于空气中,不需浇水,不需泥土;(3)优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容易照顾。本书面表达所说明的air plant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你认为它有什么特点和优点。而议论文一般会在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或建议等,这样上述表达观点的语言就会出现在文中。所以考生在没有确定文章的体裁之前务必三思而行,不可贸然动笔。
2.审主体时态
一般来说,文章的时态、体裁和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如2016年北京卷----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李华。你班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地球日”系列活动。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以“Actions for a Greener Earth”为题,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介绍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本题目提供了四幅图片来反映一个完整的事件。本题要求考生叙述“地球日”系列活动,属于环保题材,涉及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变废为宝,为绿色地球作贡献等内容。从高考标准范文可以看出,文章的主体时态是一般过去时,因为它记叙的是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当然在文章末段也穿插使用了一般现在时,这些都是由表达的内容所决定的。
3.审中心人称
根据题目要求判断人称,一般一篇书面表达只有一个中心人称,人称的确定主要是避免引起歧义,导致误解。
4.审要点内容
近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基本上都是半开放式甚至开放式的作文,就是提供给考生一定的材料(或图或文或图表或图文结合)进行写作,这样既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又使学生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天南海北地写,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虽然所给材料基本都表明了文章中心,但主体部分中心大多数时候比较宽泛,各段中心也需要自己提炼,该中心之下的要点或具体内容也需要自己把握,所以仔细审题就更为重要。如申请信,你申请某个岗位,写作要点里一般不会给出“要具备哪些具体的能力或优势”,需要自己应用思维多角度仔细思考。又如建议信,针对某个现象建议对方怎样解决问题也需要去思考,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去建议,所以构思如何、是否言之有理也是书面表达高分的重中之重。
虽然文章要写哪些内容一般来说是比较清楚的,但如果材料是以图画的形式给出,学生要通过思考概括出每幅图画的主要内容,切记不要遗漏要点。然后最好按图画给定的顺序安排进行写作,但考生需要认真考虑句与句的衔接和段与段的过渡。必要时可以将一些关键的短语和过渡词句列出,比如说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what’s more,the first thing,the second thing;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therefore,as a result,as a consequence, at first, at last,at present,in a word,in the meantime,in short,in general,in brief,in conclusion,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I think,personally等。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写起文章来就不至于思路紊乱,上句不接下句,短语段之间毫无联系或让人感到丢三落四,不知所云。
谋篇布局就是合理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即开始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还要梳理和确定写作的要点。另外,语句之间、段落之间如何自然衔接也是需要考生关注的。只有谋篇布局合理、要点内容齐全、语句段落与通顺,才能确保文章整体上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一篇书面表达通常可分为三部分,即开头、正文和结尾。开头一般首先回应材料并表达写作目的,结尾再次呼应主题,开头和结尾都不同程度地表述主题,也是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因此,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非常重要,这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也是谋篇布局应重点关注的点。根据提供的情景,中间主体段落要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完整、连贯,前后呼应。近年来的高考书面表达主体内容几乎都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学生比较容易偏离主题或顾此失彼或详略颠倒,这就更需要学生写前仔细思考,首先应该有相应主题句,然后围绕主题句罗列三条左右的支撑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布局的核心部分。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越来越开放,根据情景和谋篇布局的内容列好提纲,将题目要求的内容要点和要求逐条罗列出来,然后再对照写作要求审查一下。提纲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但不必过于详细,考虑段落、层次并把握结构。尤其是列好开头、安排好段落结构和逻辑框架以及选择好恰当单词和句型。
列提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布局和内容要求将写作中要用到的要点,用句子按先后顺序列出;二是将文章要用到的关键词 、短语 ,按先后顺序列出。比如申请信中如果要求你就英语秘书提出申请,其他具体申请理由在写作要求里没有罗列出来,那么同学们可以将具体的申请这一岗位的优势罗列出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专业能力(学习成绩好,英语能力突出)、性格特点体现或团队合作能力、以往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等。接下来把提纲译成英文,而后利用关联词把提纲演绎成一篇短文。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列提纲这一操作步骤,在动笔时可以加减增删。
串联提纲的过程一方面是提纲的扩展、延伸和丰满 ,另一方面也是写作基本任务的实现,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进行扩展。
记叙文 :通常是一个简短的故事,因此须有一个情节(plot) ,故事里有主人翁(who)) ,有背景 (setting: when and where), 有高潮(high light;how and why) ,有结尾 (ending) 。狭义地讲,记叙文是讲一个故事。近年来还有部分夹叙夹议的写作要求。如:记一位难忘的同学,并表明为什么。 “并表明为什么”就是叙述故事后加上议论。
议论文:议论文属于表达观点(opinion)。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对某一现象分别进行解释说明 (explanation) ;进行走向展望(prediction) ;进行评估评价(evaluation) ;提出建议忠告 (suggestion)。
说明文:说明文包括描述客观事物或现象,表达客观事实,说明事理等等。 因此,在介绍文章主题后,可用事实 (fact)、例子(example)、原因 (cause) 、 数据 (statistics) 及引用名言(quotation)来展开主题。
应用文:主要是就某一主题以书信(letter)、电子邮件(e-mail)等形式来表达,主体部分需要学生自己构思。主要是面对收件人或阅读对象进行表述的文体,串联时更要注意。
结合体裁,在串联过程中,不能偏离要求,“切题”至关重要;“跑题”是大忌,随时注意词汇是否过于平庸,句型是否单一,时态语态是否准确,主谓是否一致,表达是否流畅达意,拼写是否正确,要点是否齐全,题目的要求是否写清楚写到位。
有效工整地誊抄,之后仔细检查词汇、句法、语法有无差错。书写时是否规范整洁。一般情况下,写完再仔细审读一遍,看有无标点符号错误、大小写错误、拼写错误等,尤其是那些由于笔误而导致的错误,要及时改正过来。
当然,这些策略只是写好书面表达外在的必要因素,要写好书面表达,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才是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