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高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方案探讨

2017-12-28 00:29栾丽君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课程设计

【摘要】模因论 (memetics) 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meme)。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辅助手段,以模仿、角色扮演为主要教学方法,设计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方案。

【关键词】模因论 模因 英语口语 课程设计

一、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 (memetics) 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一词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将文化领域中一种类似DNA的复制因子命名为“模因(meme)”,意为“被模仿的东西”。道金斯的学生Blackmore在《The Meme Machine(模因机器)》一书中指出,“任何事物,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和传播,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及语言教师对模因论的研究,给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坚持模方法、背诵法等行之有效的传统语言教学方法,使被输入的语言信息经有效的内化后得到表达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辅助手段,以模仿、角色扮演为主要教学方法,设计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方案。

二、课程设计方案

1.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定位:《互动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口语公共选修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共32学时。

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定位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16次课的学习,熟练掌握12至15个日常英语会话、12至15个英语文化背景知识、100多个英语知识点和英语单词。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日常英语会话能力,帮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

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职业拓展的综合能力。

2.课程内容与设计。

(1)教学对象。选修《互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非英语专业,且至少经过2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学习。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先期调研工作发现,学生选修本课程的主要原因如下:1)喜欢英语,认为英语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2)觉得自己英语口语很差,不敢说英语;3)希望改进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4)希望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化,能够就日常话题与操英语人士用英语进行交流。

学生层次为高职二年级及以上水平,学习特点为喜欢动手、动口,不喜欢听教师“满堂灌”。

(2)教学资源。软件资源: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对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笔者选用了教学软件《365天英语口语大全:商贸口语》。这套教学软件涵盖实用的口语知识、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塑造地道的英语思维。既让学生“有的可学”,又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说”。超越“生存口语”的层次,深入英语社会的细微之处。由于教学时数有限,笔者根据学生兴趣,从教学软件众多的资源中选取了“秘书助理英语、银行职员英语、宾馆服务英语、餐厅服务英语、出租车英语”当中的部分话题。

硬件资源:本课程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规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语料进行模仿和角色扮演。通过不断地模仿,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加深对输入语料的理解,实现语言模因的同化与记忆;通过角色扮演,使经过头脑加工的语料得以输出,实现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学软件,充分发挥教学软件的作用,《互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授课地点选在了我院英语系的语言实训室,学生每人可以独自操作一台计算机,根据个人的英语水平和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

(3)教学过程。《互动英语视听说》课程重视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和实操。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观看视频。英语会话首先以动漫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视频中的动漫人物表演生动、逼真,富有趣味性,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步骤可以使学生感知语料,对即将学习的英语会话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详细学习对话中的语言点及文化盲点。首先,教师精选英语会话中的生词、词组和高频惯用语句进行讲解,同时拓展补充同义句、相似句,使学生迅速增加口语语料库存,做到“有的可学”。

其次,详解实用对话。教师对会话的语境、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反应能力及开口能力,使学生知道“怎么去说”。

最后,进行文化洗礼。介绍会话中的文化盲点,阐明文化模糊点,夯实读者的英语社会文化底蕴,使读者懂得“为什么要这么说”。

3)语料模仿。在全面学习掌握了会话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之后,学生便在各自电脑上进行语句模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语言基础,选择“慢速”模仿或“原速”模仿。首先播放一遍原声语句,然后点击“录音键”进行模仿录音,录音完成后,播放自己的录音,与原声音频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的音频图对比差别比较大,学生可重复播放原声语句,继续模仿练习,直到音频图对比基本无差别。这时,学生便将本句的录音保存下来,继续按照同一操作步骤,进行下一句的模仿练习。待学生完成全部会话模仿之后,便将保存的录音提交到教师指定的邮箱,由教师进行审核与评分。教师则在下一次课程开始时,对学生前次课程的录音结果进行讲评,统一指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和训练方法。

4)角色扮演。经过了上一步骤的模仿录音练习之后,学生可以流利地读出会话中的语句,具备了进行人机对话的能力。学生可以首先选择会话中的某一角色,与计算机进行情景模拟对话,然后,再转换扮演另一角色。待完全掌握了整个会话之后,学生按要求组成对话小组,对原会话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对话表演。通过这一活动,第一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英语的困境;第二,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使语言模因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4)考核方式。《互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考核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考核上。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为了使学生重视日常学习,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课程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话语模仿成绩、角色扮演、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课程终结性考核包含英语访谈和课程学习报告。访谈要求学生对操英语人士进行3至5分钟的英语访谈,然后提交视频录像。课程学习报告要求学生首先对访谈内容进行书面整理,写出访谈的全部内容;然后,针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收获进行梳理总结,写出心得体会。

三、课程效果分析

课程结束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10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教学设计,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觉得口语课就应该像这样,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模仿操练。95%的学生觉得期末的对操英语的国外人士进行英语访谈虽然很具挑战性,但经历过后,收获很大。觉得与外国人用英语交谈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今后樂意更多地去尝试。

笔者从学生的课堂模拟、展演中,也感受到学生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期末的英语访谈考核,更是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体现。学生从不敢说、不会说,到如今可以对操英语的国外人士进行英语访谈,并且从中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快乐,说明《互动英语视听说》的课程设计,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对高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作者简介:栾丽君(1963.2-),女,汉族,北京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英语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因模因论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