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较好地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拟从完善制度、调动积极性、搭建桥梁、创新选题、丰富形式、加强管理、改革考核形式几方面思考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课程设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教师对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高,怠于研究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在理论部分教学中普遍没有很好地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部分教师仅在理论课程临近尾声时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对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等审查不严。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设计精力投入不足,课程设计有明显抄袭痕迹等。
2专业课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情况严重
课程设计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即在专业课讲授完后进行,与专业课的衔接性较差,造成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1]。教师在专业课理论课教学中,一般不会结合即将开展的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开展课程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反过来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及整理相关资料,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还直接影响课程设计质量,并间接影响理论教学效果。开展课程设计的课程都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只有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课程设计的开展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储备的理论知识,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课程设计才能有效开展;在课程设计中,将课堂学习的理论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工艺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查漏补缺,才能使理论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全面。
3课程设计选题陈旧,雷同率较高
课程设计选题基本由教师确定,由于教师所掌握的工程资料有限,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往往是已使用多年的比较陈旧的题目。由于题目陈旧,学生无法通过课程设计来了解当前工程技术的最新动态,也无法学习最新的工程技术。这样将造成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无法运用书本上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由于题目少,许多学生共用一个题目,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待课程设计如同对待一般作业一样,主动性和创意难以发挥,设计成果近乎千篇一律,学生缺乏设计兴趣[2]。
4课程设计教学与工程实际环境结合较少
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介绍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由学生根据书本上查到的资料来完成课程设计。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完成,很少能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虽然有的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安排学生到一些工地现场参观,但次数和时间很少,所以,其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做出来的课程设计普遍缺少重点,思路不清,脱离实际。
5课程设计过程管理不到位
课程设计相关管理规范对课程设计检查的规定一般包括两方面,即平常检查和答辩检查。其中,平常检查一般只简单规定指导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情况和设计质量进行检查。这样的规定对指导教师基本上没有约束,也就是说,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主要依靠授课教师自觉开展,实际效果较差。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对课程设计指导力度不够;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设计开展情况检查滞后;相关教学管理文件规定不细致、缺乏操作性等。
6课程设计考核形式单一,存在流于形式的形象
目前,课程设计成绩主要由学生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决定,考核形式单一。这样的考核形式存在较大弊端,如,设计中出现的抄袭现象难以反映;真正做得好的学生有时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的创新设计思想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等。
由于教师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考核不严格,导致部分学生课程设计质量较差,甚至说明书与任务书题目不一致都顺利通过了考核,说明部分课程设计考核已流于形式。这直接加重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不重视程度,对课程设计的有效开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1完善课程设计管理规范,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教师及时、正确引导是学生圆满完成课程设计的关键。为了明确教师开展课程设计指导的责任和时间节点,教学管理部门保证课程设计开展质量的责任、对指导教师开展检查的时间及方式等内容,应及时完善课程设计管理规范,并在必要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增强其指导性和实用性。
2深入宣讲,加强动员,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在开学初,对本学期有课程设计安排的专业和指导教师进行动员。为学生介绍课程设计的开展流程、过程管理办法、成绩评定形式及课程设计开展的意义等,严格课程设计纪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写出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使学生更加重视课程设计,并对课程设计准备及开展中的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各专业也应组织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开相应的动员会,为教师介绍完善后的过程管理办法和成绩考核办法、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过程的检查方法等。
3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努力搭建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间的桥梁
专业课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有意识地融合,提前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完成该课程设计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带着问题去学习。
具体来说,在专业课教学阶段,应把课程设计题目、任务和设计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能将课程设计内容有效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加强了专业课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联系,使枯燥的专业课教学变成了活生生的案例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课程设计向专业课的渗透,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课程设计不是等专业课讲解完后进行,而是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已对课程设计有初步的认识和准备,进入课程设计后,学生基本完成了课程设计准备部分的内容,节省了课程设计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创新性,最终,高质量完成课程设计。endprint
4增强课程设计选题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3]。课程设计选题是否符合实际生产需要、是否合理是课程设计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在课程设计的源头上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对课程设计的选题及时更新,瞄准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设计题目,激发学生的挑战兴趣。
具体来说,可通过组织具有较强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及实习基地企业人员征集相关课程设计题目,建立课程设计题目库。开展课程设计时,由学生随机选取,争取做到一人一题,题题不同。为激励各专业积极征集课程设计题目,教学管理部门可将各学院该项工作开展情况在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中予以体现。
5丰富课程设计开展的形式
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从理论学习的轨道逐步走向实际生产,把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实验调整等手段结合起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所以,应根据课程的性质,鼓励、支持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设计所涉及的术语和理论的感性认识,以方便教师讲课,学校可以在该门课程的上一个学期或假期里,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或认识实习。
6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完成和保证课程设计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加大对课程设计过程管理的力度。建立由指导教师、班干部等组成的课程设计检查小组,通过让学生参与管理,深入到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比如严格按计划检查课程设计进度并做好记录,鼓励同学间相互督促和相互学习、讨论,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因时间分配不当而造成的不能完成课程设计的情况出现。
过程管理的具体措施可包括:课程设计实施“签到签离”;指导教师每天都应对学生课程设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学生设计的方向性错误;规定几个学生集中的时间节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可以通过讲解其中几组的设计、学生提问、讨论等形式,解决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让整个课程设计进度可控,保证课程设计按实施计划顺利进行。
此外,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对课程设计的检查环节前置到设计开展过程中,检查内容从仅对设计报告等纸质材料检查扩展到对课程设计中学生的出勤情况、设计进度及表现情况的检查。
7改革课程设计考核形式
课程设计评分机制的改革是整个课程设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量化、透明的成绩评定方式,让学生在更加明确课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有步骤、按计划地认真完成全部课程设计。
改革后的考核形式应包括平时考核与结果考核。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权重;另一方面应严格实行课程设计答辩制,要求每个学生讲出自己的设计特色或亮点,提高答辩环节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的权重,引导学生把设计重点放在创新与应用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部分所占权重可参考如下: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的完成质量,占总分的30%;答辩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占总分的40%;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情况、设计态度、是否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等,占总分的30%。
参考文献
[1]闫秋会,南晓红,李安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12):94-97.
[2]刘晓燕,刘立君,宫克勤.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8) :94-95.
[3]邵国霞,梁明学.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5(6) :25-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