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水莲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增长才识的重要时期,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复杂多变,时常让家长、教师措手不及。本人立足教学一线,通过研究,认为青春期身心突变,人际关系日渐复杂,考试的压力和网络泛滥是高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构建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心理干预等措施,及时通过渗透式、激励式、宣泄式等疏导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疏导效果
一、 前言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中学生要“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其能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特别是进入高三后,高考临近,升学的激烈竞争使学生的心理压力、情绪波动都非常大。所以,如何有效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解决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中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 引发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经过多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相关的研究调查,我认为高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恰逢青春期,学生身心发生突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
到了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于生理的发展不同步,并落后于前者,兩者发展失衡。主要体现在生理、情感、人格、思维四个因素。生理上学生已具备成年人的体形外貌特征,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如对异性的认识与交往,友情与爱情等不能正确辨别对待,容易产生早恋现象;情感上他们思想单纯、激进、敏锐,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热情而又容易冲动;人格上,个性强、爱面子,对外部评价过于敏感和重视,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维上存在思考不全面,不能客观对待,不能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绝对化、消极化、逆反性、抵制性的心理。
(二)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激发矛盾,引起冲突
高中生活绝大部分是寄宿在学校,环境相对封闭,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师生关系,和谐与对抗共存。老师是学生的导师、长辈,相互之间没得选择,益师益友,相互配合。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欣赏、理解认可、关心和爱护,如果他们感觉老师不能保持热情的态度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严重时不爱听这老师的课,甚至不学习本门课程。(2)同学关系,同伴与竞争共存。同学之间既是共同学习的伴,又是竞争对手,也是玩伴,时间相处多,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时的专注度和学习效率。(3)家庭关系,依赖与独立共存。家庭的影响很大,不良的家庭氛围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异常反映。如父母离婚、再婚、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多,还有教育方式不恰当,专制粗爆、强迫服从等,都会让学生感到孤立。以上几点因素,都可能造成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采取措施不当的局面,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三) 升学的压力巨大,容易滋生焦虑、厌学等情绪
心理压力大是高中特别是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月考,各种模拟考成绩位置的变化,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等都能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比如:考试焦虑症:表现在怕考试排名、怕永远做不完的题、精神不振、睡眠不足等等。再加上心理的重重顾虑:如渴望尊重却遭受歧视,自尊心与自卑心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这些都容易让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严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以各种借口逃避学习和考试。
(四) 网络、电子产品的泛滥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条件改善,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网络普及,社交平台多,在互联网+的今天,足不出户都可以做许多事情,这确实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控制力、辨别力较弱的高中生来说却是很大的挑战,不少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QQ或微信交友平台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成绩一落千丈,面临高考,不知怎么办,心理上表现为及其颓废,不知所措。
三、 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的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为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外,还应该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周记、学生的言行举止、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等多方面来判断学生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班级心理疏导机制,形成“以身作则,建立组织,预防为主,及时处理”心理疏导策略。
(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散发正能量,传达积极的情绪
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形成时期,易受成年人、同龄人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老师的言行举止、形象等。因此,作为老师自身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严于律己,从思想到作风,从外表到心灵,从言谈到举止,都要树立积极向上,阳光正气的形象,以此来引导学生,使其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在疏导过程中要注意民主与平等、启发与灌输、预防与发展、差异与共性四个原则,力争让自身的热情、魅力、能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学生的身上。
(二) 成立组织,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心理疏导体系
在学校的心理中心的指导下,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为负责人,任科老师协助,成立心理健康部,确定每小组的组长和成员,关注大家的心理问题。由于同宿舍学生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他们的课余生活也基本在一起,他们相互之间最为了解,可以通过言行、表情、话题等把握彼此的心理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采用宿舍小组单元制,不妨是一个最佳的形式。三位一体疏导体系如图1所示:
(三) 加强心理干预,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在做事时不能等出了问题才想办法去疏导他们不良的心态,而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有预见性、有爱心,做到细心、用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比如:在2015年的高三班主任工作中,我知道,刚进入高三时的学生,往往都带着对未来一种美好的期望,能以昂扬向上的心态去对待每天的学习。但是,经过长期如山的作业,考试,过着课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一成不变枯燥的生活,很容易就会产生心理疲劳。如“最近不知怎么了,学着学着就走神了,怎么也学不进去,时间越来越紧张,真是很着急”;“生物钟混乱,看到题目就心烦,没有斗志,精神疲惫”等普遍的状态。为了避免学生的这种心理影响他们的高考,我提前自制了班会课件“如何度过高考疲劳期”,给学生观看“高考冲刺阶段调整心态方法”等名师演讲视频,告诉学生,在高三复习中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进入了高考复习疲惫期的一种表现,同学们不要有心理负担。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心理压力过大,潜意识里想放松……并给他们讲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因为我预防及时,学生调整及时,冲刺时状态良好,高考时整个班级取得了理想成绩。
(四)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处理,且处理的方式方法应恰当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应及时关注和处理,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常用的疏导心理方法有三种:一是渗透式心理疏导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班会、宿舍评比、体育竞赛、书法等各种班集体或校园文化活动,将心理疏导寓于各种班、校园文化集体活动中,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其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觉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激励疏导法。激励的关键就在于从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决心,老师通过交流多方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并依据不同条件、环境、时间给予他们适当的精神、物质和情感的帮助和激励。三是宣泄疏导法。通过创设一种真实的场景来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适
时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宣泄出来,将长期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以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在学生情绪宣泄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引导。
四、 学生心理疏导成效
在我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按照以上的心理疏导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处理,实时跟踪把握学生心理的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学生尊师守纪,讲究文明礼貌,养成习惯水到渠成
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方法得当有效,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尊師守纪,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每个月的文明礼仪检查中,检查结果均为优秀,师生关系也十分和谐融洽。班级月月被评为文明班级、先进班级。这些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 学生青春阳光,班集体荣誉感强
通过开展“成长·交往”、“青春,不抱怨”等主题班会,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与老师、同学交往,帮助学生树立了不抱怨的积极心态、养成不抱怨的好习惯。学生的青春更加阳光,更具活力。他们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班级精神风貌良好。如2013年我带的班级参加校红歌会比赛荣获年级第一名,参加校运会比赛获得年级第五名;2015年我班黄泽恒同学参加学校十大歌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6年,我班李家铭同学参加学校书法大赛获得年级二等奖。
三、 学生心态良好,班级教学成绩优秀
学生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考的成败。由于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疏导,学生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他们能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考试。本人所带的班级教学成绩突出,例如高一、高二期末考各科成绩平均分均位年级平行班前五名,合格率、优秀率均列年级前茅。特别是2015年高考,54人参加考试,有35人考上了本科,上本科率64.8%,完成率为269.2%,其中吴昕晗、陈虹羽考上了重本,分别被浙江传媒大学和天津学院录取,这是曲江中学普通班中有史以来本科以上上线人数最多,也是超额完成指标人数最多的班级。
五、 结束语
心理问题是高中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在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表现中体现出来,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作为班主任,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爱心、恒心、耐心,细心观察,多方面、多渠道,及时发现问题,了解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及时疏导,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利红.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2] 韦勇克.浅谈班主任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中华少年,2016,03.
[3] 韩进.浅析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J].考试周刊,2015,14.
[4] 刘清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 骆立丽.心理疏导方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