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2017-12-28 21:01黄倩
艺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兴趣培养

黄倩

〔摘 要〕音乐欣赏因为具有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音乐欣赏 非音乐专业 兴趣培养 音乐创作

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在音乐院校日渐成熟,可是在非音乐院校以及艺术院校的非音乐专业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生的音乐基础堪忧。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音乐课基本上被文化课取代,非音乐专业学生接受不到大纲所要求的音乐教育,音乐素养水平基本停留在初中层次。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难以顺利开展。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非音乐生,应该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进程的课程,非音乐生音乐基础差,应在音乐欣赏课程开设之前增加音乐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音乐欣赏课程才能更好地开展。三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完全固定不变,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音乐基础差,且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那么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音乐基础内容的学习。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之前,应适当增加音乐常识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好基本音符及节奏节拍等音乐常识后,才能更准确地欣赏音乐。

因此,面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能够及时做出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以适应相应的学生类型。怎样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达到提高大学生音樂修养,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对我们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因材施教,灵活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要符合实际情况,对于非音乐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认识简谱音符、基本节奏型、常用节拍,了解音乐的语言,学会如何欣赏音乐、鉴别和创造音乐美,能够建立审美意识、端正审美态度、提高审美情趣。我们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不必强调音乐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在有限的两个学期的学习中也无法将所有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全部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音乐素质来量身定制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

首先,对于非音乐生,音乐常识这一部分是必须让学生扎实掌握的内容。音乐常识主要包括简谱音符、休止符、节奏节拍、常用音乐记号等内容。如果照本宣科,学生难以上手并消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歌谱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学生7个基本音级的音准时,可通过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歌曲《do re mi》来导入,这首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教师一边带学生唱着熟悉的音调,一边以由低到高的顺序画出7个音级的阶梯,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7个音级高低不同的音调,迅速、直观地建立音准,十分有效。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基本以二度音程为主,音准难度非常适合初学者。教师还可播放此歌曲的音乐剧视频,使教学过程更生动;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让7位学生化作7个基本音级,同样按照音符的高低顺序排列并演唱该歌曲,待学生熟练掌握7个音级的音准时,展开音乐创作活动,课堂生动活跃,学生寓教于乐,教学成效显著提升。再如基本节奏型的掌握,也可以通过学生喜爱的歌曲来导入,如两拍切分节奏型,教师可联系歌曲《童年》中的大切分节奏型进行教学;一拍前附点节奏型,可联系歌曲《多拉A梦主题曲》进行教学;一拍后附点节奏型,可联系当红歌星李荣浩的流行歌曲《模特》进行教学等等,学生的学习成效就会显著提升。

其次是后续音乐欣赏知识的学习,如声乐艺术、中外民歌、曲艺与戏曲、中外乐器与器乐作品、中外流行音乐、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歌剧、舞剧、音乐剧、电影音乐)等内容,涵盖面广、内容繁复;因为课时有限,可以在每一种类型中抽取少许典型曲例讲授,做到泛而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对于非音乐生,应以兴趣培养为基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后续有关音乐风格流派、种类、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等教学内容的展开。

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课堂中欣赏学习的音乐类型离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音乐类型基本以中西流行音乐为主,中国民族音乐次之。对于中西方高雅音乐、其他世界各国民族音乐等类型接触甚少。为了提高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喜爱,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类型为切入点,找到学生喜爱的音乐与课堂中教授的音乐的联系,将学生引导到高雅音乐中来。如在讲授音乐风格流派中的巴洛克风格时,选取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导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手》节目中,林子祥演唱的流行歌曲《数字人生》中的主歌部分就引用了巴洛克时期佩措尔德的《小步舞曲》的主题。还有像古典钢琴家郎朗在流行舞台上的表演、甄子丹在香港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上与郎朗同台演奏钢琴曲《黄河》、大提琴演奏者欧阳娜娜在娱乐节目《偶像来了》中的出镜,诸如此类流行音乐、影视明星与高雅音乐、综艺节目结合的案例,都可以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成为学生迈入高雅音乐之门的阶梯。

三、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有效地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音乐创作通常分为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与三度创作。作曲家倾注激情写出音乐,是作品创作的原始,称“一度创作”;演奏家、歌唱家根据作曲家的意图及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来为观众诠释和表演的过程,是对作品进行的一次新创作,称“二度创作”;欣赏活动则是在前两者完成的创造性成果之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整体的感受、把握、诠释、分析和评价等心理活动,也是心智上一种赋予创造的积极活动,称“三度创作”。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即音乐创作过程,教师在教授音乐欣赏课程的同时,学生就学习了如何欣赏音乐,水到渠成地接受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外,不是一定要音乐家才可以进行音乐的一度创作,非音乐专业人士也可以尝试一度创作,学生也可以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尝试一度创作。虽然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技术不专业,尤其非音乐生的创作基础几乎为零,可是我们不能限制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自由,不能阻止他们对音乐创作的渴望与热情。何况,一度创作更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途径。

关于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进行音乐的一度创作,笔者以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为例加以阐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创作产生的歌曲,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体裁。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伴随体力劳动而编唱的民歌,特点是口头即兴创作,歌词单一,创作手法简单、直接,内容浅显易懂。由于这种音乐类型简易,直白地说,没有优越的教育条件与艺术熏陶的农民也能够进行音乐创作,非音乐专业学生是有信心能够驾驭并完成的;只是学生难以体会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辛苦滋味。教师在讲授完劳动号子的特点与类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号子创作。教师可提供各种劳动号子的类型供学生选择,如挑担号子、船渔号子、搬运号子、打夯号子、农事号子等。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劳动种类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号子类型,并根据劳动强度调整号子喊唱旋律与节奏的气息、力度与速度,并设置劳动情景。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跃,教学效果十分显著。通过音乐创作环节的展开,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并通过积极、主动思考与创作,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尚未完善;如何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是我们每一位身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希望通过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能够快速、彻底地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我们音乐教育者也能为祖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兴趣培养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