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的本土化探索与思考

2017-12-28 20:42唐勇李擎
艺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建议发展

唐勇+李擎

〔摘 要〕教育戏剧起源于英国,在中国地区的开展与推广时间不长,进展正在加速。文章在结合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育戏剧的中国本土化发展中的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本土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育戏剧 中国本土化 发展 建议

戏剧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是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20世纪初教育戏剧专家已活跃在各中小学,戏剧课程已经被当地教育界所熟悉在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但在中国大陆,1994年教育戏剧才被引入。由于中国大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戏剧在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另一方面,因为国外理论与方法的落地与国内实际环境有差异,导致发展过程中盲目套用国外的理論与方法而缺乏本土化的改良,教育戏剧在中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与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

一、教育戏剧的概述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简称DIE),由于受到杜威等教育者关于教育实践应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西方教育工作者将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戏剧。从起源来讲教育戏剧可被理解为运用戏剧与剧场技巧用于教育功能的一种教学应用媒介[1]。戏剧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工具。运用戏剧教学法教授特定的学科。例如,在语文、英语等学科,都可以用戏剧的教学方式,因为课堂上给出的一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比如说学习“运输”这个词语,学生头脑里没有“运输”这个概念,如果先让他丈量一些地图,或者让把某样东西搬运到什么地方,在实践之后这个概念就易懂了[2]。通过戏剧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学习乐趣、调节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快掌握和理解知识。从教育目的看,教育戏剧重“教育”,是将戏剧元素及方法应用在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中,让受教者在戏剧形式的实践中完成学习目标、达到学习目的。主要表现在参与、情感、领会,并从互相交流中发现自我和创造新的意义。

二、教育戏剧在国内的实践与探索

在我国港台地区,教育戏剧从课外活动延伸到必修科目。1971年,台湾的小学就设置了“儿童戏剧班”,在 2000 年首次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的“艺术与人文”领域中,2002 年开始正式实施,高中阶段将戏剧列在选修课程中[3]。2001年以前,在香港的各个学校,戏剧被当作课外活动,2001年至2002年期间,戏剧成为学校的选修课程,但在2002年以后戏剧便成为了必修科目。2006年起绝大部分香港学校都设有戏剧课外活动,大多数教师表示会将戏剧于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且众多学校已开设了戏剧科[4]。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中小学设立了教育戏剧课程,出现了以教育戏剧为特色的戏剧专门体验机构,如上海“静安戏剧工作坊”“陶冶教育剧场”等工作坊等,北京“抓马宝贝”教育剧场的建立以及“关爱未来”教育戏剧发展计划等各类实践活动都大大促进了教育戏剧在我国的初步建立与发展。北京的趣童、乐盒、广州玩剧家、闻是等众多教育戏剧工作坊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教育戏剧在大陆的影响力。而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关于教育戏剧的研究与推广较少。成都自由戏剧、南京327(叁贰柒)、长沙火苗戏剧和芝麻空间、安徽香樟树、江苏无锡童心同梦、大连博视艺术等地都逐步出现有关教育戏剧的工作坊和机构。

在国内,戏剧的表演方式仍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教育戏剧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由于教育戏剧的概念引进较晚,除港台地区外,教育戏剧的发展和推广仅存在于各个地区的教育戏剧机构,在中小学并未设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缺失良好的受教方法。另外,由于缺乏对教育戏剧具体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的研究使教育戏剧存在停滞期。教育戏剧的功用想要发挥到最大值需要众多力量的支持,仍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教育戏剧本土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大众对教育戏剧的认识存在误区

教育戏剧已在欧美和港台地区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应用积淀,然而对于大陆地区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戏剧仍然是个陌生概念,教育戏剧的应用依然是依赖少数戏剧学院、师范大学以及工作坊等形式在少量学校推广[5]。家长的目的具有功利性,大多数家长是为了让学生进入艺术特长体系,将来高考可以加分采取进行这样的活动,失去了教育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

(二)教育戏剧的组织开展进展缓慢

就主管部门而言: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我国中小学在三年内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戏剧作为单列的课程内容第一次被国务院正式提出来,但教育局未为戏剧课程进行规范指引,未制定相关政策。由于缺乏教育戏剧的相关培训和教材,一些学校在探索教育戏剧这种教学策略时,只是简单地在现有学科中加入戏剧元素教学,却不了解教育戏剧策略以及策略使用的原理,让教育戏剧失去了在“过程中学习”的应有之义[6]。

就学校方面而言:传统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安排存在不足,调整课程困难。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教育戏剧不够重视,将教育戏剧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意义缺乏深入认识。大部分教师对戏剧的认识仍停留在专业表演的层面,忽略了戏剧在认知、品格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功能[7]。

就社会力量而言:缺乏规范化、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组织整合有缺陷,缺少团体组织、工作坊等。很长一段时间里专业教育和业务管理与职业化教育和管理的关系对等,这是错误的观念。这种情形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变,必然会不利于戏剧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戏剧艺术团体的建设,必然不利于与国际化接轨[8]。

(三)教育戏剧推广面临缺乏师资和资金的困境

教育戏剧发展与推广的前期都需要大量的现有戏剧专业方面的人才,我国的几所比较有实力的戏剧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大都选择从事文艺工作,有意愿参与教育戏剧推广的毕业生数量是很难以满足中小学普遍开设戏剧课的需求,教育戏剧推广面临缺乏师资的困境。任何项目活动或者支持教育发展都需要国家与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助,现有的在我国发展与推广的教育戏剧活动大多由团体与个人进行资金支持,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教育戏剧的推广与发展遇到瓶颈。

(四)在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改进过程中存在误区和难度

教育戏剧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与方法论。而教育戏剧刚进入中国不久,在推广教育戏剧的探索阶段,因为国内理论与方法的落地与国内实际环境的差异,导致发展过程中盲目套用国外的理论与方法而缺乏本土化的改变,以及针对我国国情的改良。

四、教育戏剧本土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大众戏剧观念,提高教育戏剧认知度

当今这个大环境下,教育戏剧必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要求进行自身调整,深入地思考和处理戏剧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及戏剧教育的社会功能等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就是说戏剧教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进行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推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做出贡献[9]。

(二)各组织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各自的职能

教育主管部门、各相关学校、社会组织团体应该依据各自社会特点、服务及经营出发点等,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为教育戏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就主管部门而言,要将教育戏剧课程列入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政策,改善学生艺术生活。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的戏剧艺术创作作品和教育戲剧的动态,积极开展艺术创作与教育戏剧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戏剧艺术作品并吸收教育戏剧先进的经验与方法,深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戏剧的课程体系。

就学校方面而言,重视教育戏剧的有效功用,建立完善的机制。运用现有较为成熟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率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争取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逐步调节并适应学校对教育戏剧的需求。

就社会力量方面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专业戏剧院校与专业团体充分发挥了教育戏剧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中的主要功用。教育戏剧应积极地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应具有不断地引进新内容和创新的能力,使之成为我国教育的新标杆。

(三)加强教育戏剧师资培训,培养教育戏剧后备力量

加强教育戏剧的师资培训,例如:组织教师前往专业正规的戏剧学校学习,面向教师团体组织教育戏剧培训活动,建立开放、免费的平台,以此为中介,建立教育戏剧团体与学校双方的合作平台,成立工作坊,加大专业师资的培训力度,以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教学培训,培养出人格健全、情感色彩浓厚,很好的掌握吸收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创作能力上具有坚实基础的人才,有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和高效率的实践能力和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准的戏剧艺术人才,培养教育戏剧充实的后备力量。

(四)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特色有效的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教育发展上也面临新的挑战,某些程度上我国当前教育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我国当前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色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尤其是关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元化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初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深到情感态度的培养再到行为上的改变,全面的渗透到学习者的各个方面,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05):62.

[2] 王钰.教育为体 戏剧为用 教育戏剧:促进“全人教育”的有效手段[J],艺术教育2015(6):14-19.

[3] 于婧.戏剧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以我国大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12.

[4] 徐静.教育戏剧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18.

[5] 杨柳,张寅,于炜.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13(02):10.

[6] 蔡迎春.论教育戏剧与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J].林区教学,2011(09):25-26.

[7] 桂迎.教育戏剧改变世界 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2007第六届世界会议纪实[J].中国戏剧,2008(03):55.

[8] 石猛,彭泽平.关于教育学本土研究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6(09):11.

[9] 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57.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建议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一九七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