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颜
摘 要:欣赏教学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充分的理解和欣赏美术,可以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欣赏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与此相关的几点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教学 必要性 策略
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伴随着小学美术课程的全面实施,在小学美术中应用欣赏教学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把欣赏教学充分地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欣賞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中开展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在教学观念上重视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很多美术教师只是让学生学着画画,忽视了在画画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能力,即使欣赏美术作品,也只是让学生看一遍即可,只是注重审美的结果,没有注重审美的过程,学生只是学会了画画,并没有获得美术审美的体验。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应用的方法不恰当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画好画而教学,教学上多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形式比较死板,课堂上缺乏活力。
1、图片教学应用不当
在很多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了大量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模仿图片画画,没有对图片的内容以及应用的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没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教学应用不当
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情况,对学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却没有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在回答时比较仓促,教师未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3、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大量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理解,没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也很少进行交流,教学方法显得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开展欣赏教学的作用
(一)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美术是一门有着丰富知识的学科,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地了解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地开展欣赏教学,充分地利用古今中外的各种名家作品进行教学。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欣赏彩陶、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工艺和建筑艺术,学生可以充分地领略到绘画艺术的精髓,既能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又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美术是对艺术的欣赏,是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艺术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欣赏艺术的过程就是一种获得文化体验的过程。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美好的精神体验,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必要时还可以与作者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学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总而言之,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增加自身的思想文化与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道德上的教育
美术的欣赏过程不仅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而且是一种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升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同时在进行艺术审美的过程中,可以把道德情操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策略
(一)以教材为本进行小学美术教学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每个学生都拥有的、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材教学的作用,把教材中可以引用的一些图片或者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路,寻找每一个艺术品特有的个性,把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中比较突出、能够凸显其本质、最感人的因素充分地调用出来,增加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印象,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
美术教学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在欣赏艺术作品中获得的巨大震撼力,会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换句话说,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就是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美术教学,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教学的背景,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对作家或者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的背景,了解作家的生平和经历,作家所属的教学流派,在艺术方面所持有的观点,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作品和作家做出客观的评价,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地对欣赏过程进行完善
对于美术的欣赏过程就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充分地利用相关的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进行思考,不断地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意识到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还要经常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情况。美术欣赏是一个发现、探索、求证以及获得启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充分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之间获得知识通常会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还要多,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此外,学生在学习中会对知识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并适当的给予肯定。教师要用一种平等、理解与宽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把多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教学实踐过程中
把多媒体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如此美术学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图片、音频以及视频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上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七)联系实际生活环境进行教学
欣赏是一种能够改变学生主观世界的活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充分地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带学生到博物馆对文学名著进行参观,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文明遗址,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我们没有挖掘到的文化事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盯着书本来学习很容易产生审美上的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不良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对其及时的进行解决,这就需要把欣赏教学充分的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推广。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教师教学之余还得学习各类课程的知识,结合诗词等方式教学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很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学体制也将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锦贤.高校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试析如何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6.
[2] 张挺峰.巧用课堂提问促进美术欣赏教学——以浙美版《飞天》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79-81.
[3] 张小卫.且行且思,求全求美——小学美术课堂有效实施随堂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