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辅珍
摘 要:小学德育不应该是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而应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作为学校校长,要在德育方法的实效上做文章,在德育渠道的拓展上铺路子,在德育评价的多元上下工夫,通过活动为载体,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德育。
关键词:德育方法;德育渠道;德育评价
曾有专家指出:“德育不应该是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而應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的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能是“坚硬”的,但德育方法可以是“柔软”的,可以是春风化雨的,可以是自然而然的。窃以为,通过活动为载体,极力拓展德育渠道的路子,以多元评价为框架,或许能够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德育。
一、 在德育方法的实效上做文章
好的德育不是一味地训导,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机械僵硬,而是源自于活动、情境等这样具体而明确的唤醒、激励和引领。
一是注重“近、小、实、真”的育人原则。比如,“轻声说话、慢步右行、便后冲厕、纸屑归篓、及时关灯、礼貌用语”就是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出言有训、行之有范的意识和习惯的例子。还比如,在规范集会纪律(对学生的集会、行走、课间活动等均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建立晨周会督查制度(坚持晨周会无品德教育空白现象)、德育阵地建设情况(黑板报、中队角、图书角、卫生工具角的位置和摆放)也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在体验中回味,在快乐中收获,在温情中展望。
二是注重学科渗透育人。学校要督促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充分挖掘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的德育因素,经过创造性地开发与整合,从而变成有价值的德育资源,成为滋养孩子们精神的“维他命”。比如有的在课堂导语中体现、有的在课程背景下体现、有的在涉及人物上体现、有的在学科教学目标上体现、有的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以及在组织评价教学中体现等等。这样的德育不再是“假大空”,学科教学与德育不再分离,而是像“盐”一样融进了课堂的“汤”中。
三是注重活动育人。学校充分依托“九个一”活动为载体(“九个一活动”即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周四的“读书活动”、每周五主题演讲比赛、每周五的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每月一次的德育主题系列活动、每学期一次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每年一次的法制安全主题报告会),从法制教育、环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项养成教育活动入手,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强、内容鲜活、形式新颖,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德育实践活动。
二、 在德育渠道的拓展上铺路子
如何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德育”,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要拓展德育渠道,将德育的触角延伸到更远更深的地方,正所谓,要穿越“教室的边界”,这样才能打开德育之门,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从孩子们生命成长最需要的精神“维他命”入手,使其弥散出“真德育”的芬芳、馨香和温度。
一是切实提高“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一定要利用学校对家长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健康、育子方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专题培训。作为校长,要引领任课教师坚持开展“与你沟通”活动,并在“沟通”中做到“三个必访”(学习困难学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偶发事件必访),促使家校沟通质量趋于有效、高效,不但使家长有话能及时说、自由说,化矛盾于萌芽之中,而且使学校的“育人”工作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二是注重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除凸现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显性教育的功能外,也非常注重校园文化这样一个有“润物细无声”之功效的潜在课堂。比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周四的“读书活动”、每周五的班级“流动红旗”评比,不仅展示学生自主创新的风采,也是提升学生道德层次极为有效的舞台。
三是注重常规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值周领导、年级主任、少先队监督岗每天检仪容、检行为、检卫生、检早读,使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进入日记载、周评比、学期考核的常态化,进一步加强班级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注重特色教育的开展与深入。比如,每周五主题演讲比赛和每学期一次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活动,把孩子的视野引向了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了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的确,当书里的文字“活”起来,融进一个个孩子的灵魂和行动中时,故事在“复苏”、诗歌被“吻醒”、知识在延伸、能力在创新、品性在纯化,学校变成了一个充溢着文化气息的道德场所。
三、 在德育评价的多元上下工夫
好的德育评价要给人以正能量,让孩子们的好品性能够显现出来,正如“除去这些尘埃与遮蔽,生命的光辉一定散发出其应有的光彩”。作为校长,不仅要善于评价班主任,而且要引领班主任善于全面评价学生,使德育达到“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良好效果,为学生将来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通过“课堂六星”的评价,有针对性地更换班主任,进一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从而使德育工作“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为了提高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自觉性、积极性,除在考核中加分外,还在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大大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比如,通过学生综合“十星级”等多元评价,走出“量化”的误区,全面、客观、中肯地评价学生。在月德育主题系列活动中,三月,可以评选“学雷锋,争做文明好学生”;四月,在“美丽校园我的家”活动中评选“绿色小卫士”;五月,在“劳动最光荣”活动中,评选“劳动最佳获得者”,在六月“体育艺术节”,九月“尊师爱生”,十月“祖国万岁”,十一月“爱读书 读好书 好读书”,十二月“安全出行 遵纪守法”等活动中,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些活动中“上上镜”,都能“榜上有名”,以此让每个孩子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磁力场”,并以此发现自己、创造自己、提升自己。
作为学校校长,要尽可能地创设一泓多元、互动、多维、灵动的评价“活水”,真正从有益于孩子的能力、思维和身心发展的角度做出准确而细微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评价,学校德育发生了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地润泽师生,滋养师生,提升师生。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23.
[2]张硕果.做织网的夏洛[J].教师月刊,20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