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孟子的德育方法思想

2014-11-24 02:51张平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孟子

张平

[摘 要]德育方法是施教者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方式和手段,好的德育方法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亚圣”孟子注重教化,基于人性善提出了一套特殊的德育方法体系,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今天,挖掘孟子德育方法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德育方法论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孟子;德育方法;人性善;当代启示

所谓德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先知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好的德育方法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道德教育的方法,一直为我国历史上的伦理学家们所重视。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亚圣”孟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德教的概念,“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将是否受过道德教育提升到人禽之别的高度。孟子认为道德教化是施行“仁政”、“王道”的核心所在,人心本有其善端,只要启迪人们固有的善心,擦拭遮蔽良心的灰尘就能达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社会。这种德育方法,后世概之为“尊德性”,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德育方法的研究也仍有借鉴意义。因此,理清孟子德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其对现代德育方法的范导价值成为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蔡元培先生说:“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1)纵观孟子思想的各种维度,其出发点均离不开人性善的理论预设。孟子认为人人皆有不忍之心,在这里他设定了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人见了内心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非常难受,出去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而先去抢救。这种特殊的情感,就是不忍之心,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只要是人就会有这种感情。因此,孟子断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此类推,“羞恶”、“辞让”、“是非”也是人生而就有的良知良能。“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人本来就有良知良能,只要将人性的良知良能扩而充之,即可达到仁义。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德育、德育方法思想的根基,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道德、道德教育如何可能?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谓的仁义礼智天生内在于人性,只要客观上接受先知先觉者的启迪教育,主观上培育自己的良心本心,把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践履,那么人人皆可成尧舜。至于有些人没有达成仁义,只是因为他不去做,不接受道德教育,“非才之罪也”(《万章下》)。孟子以牛山为喻说山的本性是生长花草树木的,说山的本性是生长花草树木的,为什么不生长而成了秃山。只因受到斧头、刀、牛、羊等外力的破坏,不是山失去其本性,而是人为使之不能发挥本性的功能而已。以孟子曰:“仁义之心哉?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告子上》)有人由善变恶了,不是他本来就没有好的材质。孟子曰:“得其养,无物不长;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善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如果不好好保护扩充,善心就得不到发挥,以致行为不善,这是不能尽其才,而不能归罪于原来无才,是不善于保养的结果。孟子此言既堵住了那些“不用力”、“不受教”之辈的悠悠之口,又从正面开启了人人皆可达成仁义、成为圣贤的坦途。

既然人性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的萌芽,那么如何从外在帮助受教育者保养、扩充善端呢?首先施教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孟子十分重视道德施教者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教者必以正”(《离娄上》)。“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尽心下》),行为不正,自家妻子儿女都不会信服。而作为道德理想人格的君子,则“其身正天下归之”(《离娄上》)。只有施教者自身行为正直,符合仁义,给教育者作出示范,道德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国君是一国最大的施教者,因此“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只要国君带头做好典范,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施教者的正己身教,用自身的道德践履来吸引和感召受教育者,使其潜移默化收到熏陶,以此来达到隐形德育的效果。

其次,环境影响的方法。虽然人性先天本善,但是孟子认为后天的环境对先天的性善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对宋国的大臣戴不胜说,你想使你的君王学好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语,是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楚国人来教呢?回答是找齐国人来教。于是孟子说:“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虽是请齐国人来教齐语,但是如果只有一位齐国人来教,周围都是楚国人喧哗干扰,即便是天天鞭打他,教他说齐语,也是做不到的;如果带他到齐国的闹市里住上几年,即便是天天鞭打他,使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告子上》),好的环境会促进善性的实现,相反恶劣的环境则会戕害,摧残人性从而致人作恶。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人性善的健康发展,创造“人人亲其亲”的良好社会风气,以促使人们自觉去恶从善。

第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方法。孟子重视道德教育对受教者的启发作用,“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目的就是启发诱导可塑之才。而这种“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既要耕耘,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宋人有闵其苗而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公孙丑上》)这里孟子告诫人们道德教育者进行德育的时候切勿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否则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对于受教者道德素质、个人情况的不同,孟子主张因材施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孟子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了五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德育方法从而真正的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四,自我教育的自反方法。自觉是道德的本质特征,任何外在的道德教育如果无法转化为受教者内心自觉的道德信念和有意的道德行为的话,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这种转化就是通过受教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在孟子那里这种自我教育的具体实现就是自反。“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尽心上》),按孟子所言人天生的良知良能是道德的根据,要成就道德就要发明自己的良心本心,而发明的途径就是要切己自反。孟子讲到当出现“爱人不亲”、“治人不治”、“礼人不答”的情况时,首先不是埋怨责怪别人,而是要反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做到了“仁”、“智”、“礼”。他形象地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射箭之人只有自身正才能中的,行仁之人只有自身正才能为善,如果事情达不到预期目的,必须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认为人都会有过失错误,关键在于“人恒过,然后能改”(《告子下》)。是否能经常反省自身的过错并改正,孟子认为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公孙丑下》)。良知良能本就在体内,只要善于自反,勤于自省,坚定善性,人人皆可成尧舜。

孟子基于性善论的德育思想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并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到了现在,科学飞速发展,经济日渐繁荣,人们相互争讼,穷迫之极,总要来一句:“做事要讲良心!”这正说明其影响之深,而这样广泛的影响是和孟子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息息相关的。其德育方法思想给当代德育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孟子的德育方法从形式上看多以隐性教育为主。当前,我们德育方法主要以强制性灌输的显性教育为主,虽然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往往收效甚微。而孟子的“身正为范”、“循循善诱”等德育方法能较少地减少受教者抵触情绪,变强制式灌输为对话、启发式影响,使德育内容真正深入到受教者的心灵深处从而成为其道德行为的指南和信条。

第二,孟子的德育方法更多的注重受教者积极的自觉修养。孟子注重对良心

的培养,强调存心养性。对于当前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导性,忽视受教者主体性的德育方法具有范导性的矫正作用。

用传统孟子的德育方法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对当代德育方法论进行范导和适当构建,对于整个当代德育方法论不陷入现代性的泥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挖掘中国传统德育方法思想中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为当代德育方法问题研究提供更多有益、有用的借鉴和范导。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注释: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78.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毛泽东的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