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不妨这样教“仿写”

2017-12-27 19:21宋运来贡如云
江苏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仿写教学策略

宋运来+贡如云

名师档案

宋运来,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现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中国教师报》曾整版报道其作文课程改革和教育模范事迹。他的课堂风趣幽默,创意迭出,直抵儿童心灵,颇受儿童喜爱。在《人民教育》《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了《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班主任“偷懒”艺术》《做有策略的校长》《中国作业的革命》《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等专著18部。

【摘要】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从“模仿”起步,这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仿写才不会出现雷同的作文呢?本课例以一篇例文带出两篇仿写的习作,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与方法。点评部分则从言语交际的“五意识”建立以及语篇图式的三个维度探究“仿写”的要素。

【关键词】习作模仿;教学策略;案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1-0049-05

【作者简介】1.宋运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南京,210019)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贡如云,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00)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教学目的】学会劝说

【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说好一个“最爱”句

师: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大家看一看,你能看懂吗?(出示小狗叼骨头图片)

生:小狗叼骨头。

师:那说明小狗……

生:小狗爱吃骨头。

师:这句话反过来说,骨头……

生:骨头喜欢被小狗吃。

师(笑):它才不喜欢被小狗吃,还有谁说?

生:骨头是小狗最喜欢的食物。

师:真棒!我们还可以说,骨头是小狗的——

生(齐):最爱。

师:请看黑板。(板书:骨头是小狗的最爱)

学生齐读。

师:我们对食物也有偏好。你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请在稿纸反面写下两到三种。

生:棒棒糖、鸡翅和披萨饼;薯条、汉堡和糖果。

师:在三种食品中,选出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放到这句话里: 是我的最爱。

课始激发学生言说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更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言说,不是随意说,得有规范和言语训练的味道。

二、分享一个老故事

师:看看下面故事中什么又是谁的最爱?

少吃和多吃

妈妈煮鸡蛋,给哥哥吃了一个。哥哥说:“鸡蛋很好吃,再给我吃几个。”妈妈说:“中午再吃吧。少吃多滋味。”妈妈走开了,哥哥又吃了三个鸡蛋。不多一会,他的肚子痛起来了。妈妈跑来问明白了,说:“鸡蛋吃得太多了。你可知道,多吃少滋味?”

——《開明国语课本》

师:故事里,什么东西是哥哥的最爱?

生:鸡蛋是哥哥的最爱。

师:鸡蛋在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爸爸的小时候,是个稀罕物,一年能吃上两次就不错了。如今,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生纷纷回答)能不能将故事里的第一句话换成你最喜欢吃的食物?

生(交流):妈妈煮牛排,给哥哥吃了一个。

生(众说):煎牛排。

生(再说):妈妈煎牛排,给哥哥吃了一块。

师:耳朵真灵,居然知道牛排是煎的,鸡蛋是煮的,牛排要说“块”,鸡蛋要说“个”。这提醒我们,你喜欢的食物放进句子里要改动什么?

生(齐):动词,还有量词。

初读课文没有在字词的理解上停留,更没有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是用“什么是谁的最爱”概括文意,接着用一个词语的“替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词语前后要准确搭配,否则会闹笑话。儿童的倾听能力,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

三、小改一下老故事

师:请把《多吃和少吃》里的“鸡蛋”,换成你最喜欢的食物,在格子纸上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抄写要有一定的速度,最好不要看一个字抄写一个字,要学会看一句写一句。(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生(交流):妈妈买了一盒棒棒糖,给哥哥吃了一块。哥哥说:“棒棒糖很好吃,再给我吃几根。”妈妈说:“中午再吃吧。少吃多滋味。”妈妈走开了,哥哥又吃了六根棒棒糖。不多一会,他的肚子痛起来了。妈妈跑来问明白了,说:“棒棒糖吃得太多了。你可知道,多吃少滋味?”

学生掌声赞美。

师:这里有两处值得表扬,陈宇航同学把鸡蛋的“个”字,换成了什么?

生:盒与根。

师:如果你想修改自己写的文章,请大声朗读,用上删添号、删除号等进行修改。(板书:■)

生(交流):妈妈买糖果,给哥哥吃了一颗。哥哥说:“糖果很好吃,再给我吃几颗。”妈妈说:“中午再吃吧。少吃多滋味。”妈妈走开了,哥哥又吃了十颗糖果。不多一会,他的牙齿疼起来了。妈妈跑来问明白了,说:“糖果吃得太多了。你可知道,多吃少滋味?”

师:哇,人家没说肚子痛,而说——

生:牙疼。

师:真了不起!这是妈妈教育哥哥的版本,如果改成爸爸教育哥哥的版本呢?

学生口头修改,大声朗读,用爸爸的口气说这个故事。

师:如果改成弟弟版本呢?

生改后,直摇头。

师:你们为什么摇头呢?

生:弟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生:弟弟怎么可能比哥哥知道的道理多呢?

师:假使弟弟确实比哥哥知道的道理多,可不可以这样劝说?(板书:劝说)endprint

生:这好像不该是弟弟说的话。最好是比弟弟大的人。

师:是啊。劝说人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言语要得体。(板书:符合身份,言语得体)

师:我们一起再来朗读原故事,体会一下,妈妈最想说什么话?

生:少吃多滋味。(PPT闪烁)

抄写文章很简单,但简单的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用意:怎样提高书写速度,标点如何写得规范,写好了要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最为紧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劝说”他人的话语,至少要注意两点:一要符合人物身份,二要言语得体。把细节做到位,这就是训练,而这些又都指向语用。

四、创编一个新故事

师:下面我们接着分享,(出示漫画图片)这个人在干什么呢?

生:喝酒。

师:躺在地上这样喝酒的人叫什么呢?

生:酒疯子、酒鬼。

师:你能把黑板上的句子改一下吗?什么是谁的最爱?

生(齐):喝酒是酒鬼的最爱。

师:你们想想,这么喜欢喝酒,一喝就醉的人,有谁会去管教他呢?

生:警察、他的家人、过路人、医生。

师:我们接着来欣赏,这又是谁的最爱呢?(出示图片)我估计你们看不懂,我提示一下,妈妈让孩子干嘛呢?

生: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是妈妈的最爱。

师:好厉害啊!是什么时候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呢?

生:放假的时候。

师:因此说……

生:放假时,让孩子上辅导班是妈妈的最爱。 师:孩子乐意参加吗?

生(齐答):不乐意。

师:谁会劝说妈妈一下。

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

师:下面一幅漫画,我估计你们一个人都说不上来。你瞧,这说的是谁啊?(出示图片)

生:老师。

师:“我再讲两分钟。”什么又是谁的最爱?

生:拖堂是老师的最爱。(掌声响起)

师:下课了,孩子们一般会去干什么?

生:玩,上厕所。

师:可是这时候老师还想多讲几分钟呢,这时候谁会来建议老师快点下课呢?

生:校长、书记、教育局局长、家长。

师:学生敢不敢说?

生:一般不敢,只好在心底里说:老师快点下课吧,我要上厕所。

师(出示漫画图片):这是谁的最爱?

生:抽烟是爸爸的最爱。

师:假如抽烟是爸爸的最爱,谁会劝说他?

生:妈妈,我,爷爷奶奶,他的朋友……

师:我们刚刚说了那么多,现在浏览漫画图片分别用上一句话,总结一下。

生:喝酒是酒鬼的最爱。拖堂是老师的最爱。让孩子参加辅导班是妈妈的最爱。抽烟是爸爸的最爱。

师:请从这四句话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写在第一个故事后的第三行,开头空两格:

(手指板书) 是 的最爱。

学生朗读自己选择的句子。

师:请围绕刚刚写的这句话,借鉴老故事写一个新故事。当然你也可以选其他内容,只要是“什么是谁的最爱”就可以。

漫画不仅引起了学生的言说兴趣,还提供了言说的话题。从词语的替换到人物的替换,再到事件的替换,最后围绕新的“主题”进行写作,学生落笔一点也不难,为什么?因为有“例文”的言语结构作为参照,“例文”在发挥着建构言语的作用。此处,教师做了很好的仿写教学示范。

五、讲好一个新故事

生写后交流。

生1: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拖堂是老师的最爱。下课铃响了,老师说:“我再讲几分钟。”这时,校长来了说:“怎么还没下课,少吃多滋味。”

生(众生大笑):应该改成“少讲多滋味”。

师:在嘴巴里品尝叫滋味,不是嘴巴里吃的可以怎么说呢?

生:少講多效率。(掌声响起)

师:你还可以再换一个词吗?

生:少讲多快乐。(掌声)

生1(继续交流):校长走开了,老师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讲课,这时,上课铃响了,老师说下课,可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已经走进教室,害得同学们没时间上厕所。这时,校长又来了,说:“你耽误学生的下课时间了,要知道,对学生来说多讲少快乐。”(热烈掌声)

生2: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抽烟是烟鬼的最爱。卫生部长看到烟鬼抽烟就对他说:“抽完这一根就不要抽了,少抽多寿命。”部长走后,烟鬼又拼命抽了十根,抽完后,他的肺痛了起来,部长跑了过来说:“你可知道,多抽少寿命?”

师:你觉得部长会这样和一个烟鬼说话吗?

生2:不太可能。

师:想一想,部长换成什么人比较合适?

生2:医生。

师:他说“多抽少寿命”,那要是不抽呢?

生2(略微思考):不抽多长寿。

师:掌声!太有语言天赋了。

生3: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拖堂是老师的最爱。下课铃声响了,可是老师说:“同学们别急,我再讲两分钟。”我的膀胱要憋炸了,老师还在讲。豆大的汗珠从我的脑袋上滴下来,眼看尿就要冲过“堤坝”,老师终于说:“下课!”我立马箭一般冲出教室,跑到WC,开始小便……那个爽啊!

生笑得前仰后合。

师:大家为何大笑?哪些语言吸引了你?

生:膀胱要憋炸了,尿就要冲过“堤坝”,箭一般冲出教室,真爽啊!

师:哈哈,非常搞笑。老师认为他描写得非常逼真,真实的话语才能打动人。这个小故事,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比较合适?

生3:不要拖堂。

师:加一个“请”字更好。

生3:请不要拖堂。endprint

师:大家刚刚交流了抽烟是烟鬼的最爱,喝酒是酒鬼的最爱,我们再来看看之前的老故事——《少吃和多吃》,那么,你们的故事名字可以分别叫——

生:《少喝与多喝》《少吸与多吸》《少讲与多讲》。

生4:《少看与多看》。

师:解释一下?

生4:我写的是“玩手机是妈妈的最爱”。

师:你没有选用图片上的主题,有自己的想法!还有什么是谁的最爱?

生5:打游戏是哥哥的最爱。

师:也可以说,玩游戏是谁的最爱。

生5:玩游戏是网虫的最爱。

师:你们的故事写给谁看最有意义?

生讨论交流。

生6:给吸烟的人,就是我爸爸。

师:爸爸正在和客人聊天,合不合适给他看?

生6:不合适。

生7:给我妈妈看,因为她一天到晚看手机。有一次炒菜还看手机,差点着火了。

师:什么时候把文章递给妈妈最合适?

生7:在上床快要休息的时候。

师:最好是她高兴的时候。

生8:给我弟弟看,因为他的牙齿都黑了,还吃糖果。

师:要劝说他人改掉某种不良嗜好,需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希望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文章,然后读给那个你要劝说的人听听吧。下课!

【点评】

宋老师常说:“写好故事,更要讲好故事。”为何要讲好故事?他又是怎样带领學生讲好故事的呢?本堂课,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讲故事既是说话训练,也是写话训练,口头说话和书面说话的目的都是为了交际。作为交际性的劝说,有五项“好”标准:一是目的意识,即劝说得有明确的指向。比如:劝说对方要少吃鸡蛋,必须讲出少吃的理由或多吃的危害。二是主题意识,即说话要紧扣话题,就话题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或倾向,不应横生枝节,偏离主题。比如,医生劝说烟鬼少抽烟,就应该从抽烟危害健康这个角度晓之以理,而不应在不良生活习惯上纠缠不清。三是说者意识,即说话要把自己摆进去,应顾及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性格与兴趣。如设想自己是校长,劝阻教师拖堂,就应用校长的口吻,其语气、语调应给人留下庄重、诚恳的印象。设想自己是弟弟,劝阻哥哥玩游戏,就不应用教训的口吻。四是听者意识,即说话应注意听者的感受,注意对方的接受心理。比如:假设自己要劝说爸爸少抽烟,既应考虑成功说服爸爸,也应顾及爸爸的面子。五是语境意识,即说话要注意外在条件的变化,注意说话的场合和情景,注意揣摩听者的意图和倾向,在对话语境中动态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比如:当妈妈“煮鸡蛋”换成妈妈“煎牛排”时,言语表达的信息和用词都应有具体的变化和相应的调整。

宋老师这堂课颇有情趣的仿写指导非常值得大家借鉴。该课仿写分两个步骤:一是阅读例文,二是循例仿作。从读写心理学的角度看,两者都是对语篇进行心理(信息)加工的过程。阅读例文,属于语篇解码活动。有指导的例文阅读是对语篇的内容码、语言码和形式码进行破解的过程,所谓破解不仅是获取语篇的信息和意义,获得审美与情感体验,它还包括品味例文的言说形式,进而形成三类图式:一是内容图式,即关于世界的知识和信念;二是语言图式,包括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语言知识;三是形式(修辞)图式,即关于语篇层次、结构组织或语篇体裁的知识。循例仿作,属于语篇编码活动。循例仿作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而是“有中生变”的构篇过程,即基于已形成的语篇图式进行适当变化的编码过程。循例仿作应根据具体的仿写任务和要求,参照例文的言说方式,合乎语境灵活地进行。因此与语篇解码一样,语篇编码仍旨在发展学生主体的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图式的建构与迁移具有整体性,阅读例文和循例仿写中三类语篇图式应综合协调发展,在语篇解码与编码的过程中,三种图式不存在主次、先后、轻重之分,它们是整体性运作的。

在小学仿写训练中,学生一般可从三个维度发展写作能力:注意静态的语言积累,注意动态的言说模仿,注意结合新的语境进行表达。语篇图式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不断更新的进化过程。仿写能力的提升实质上就是在教师和样例的启迪下,学生语篇图式不断重构以及言说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宋老师在仿写指导上,首先出示了经典例文《少吃和多吃》,接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言说自己喜好的食物,然后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中还自觉地渗透了仿说的训练。无论是仿说还是仿写,宋老师都注意提示学生循着《少吃和多吃》的表达模式,结合各自创设的语境进行仿拟。从学生对人物、事件和词语替换的表现来看,本次仿写训练较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写起来不难。一堂40分钟的课,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写作,写出了两段文字,且不乏情趣。第二段文字,尽管每人表达的逻辑结构近似,但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这节课可以说是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仿写”的典范。■endprint

猜你喜欢
仿写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