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赵 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02.01日至2017.03.01日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1例/组。分别实施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所需时间(9.05±2.16)min、X线曝光时间(46.28±20.10)min更长,手术所需时间(32.51±3.25)min、术后卧床休息时间(2.76±1.59)h更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是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
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安全性
在心内科疾病当中,冠心病属于一类比较高发的疾病,患者基本上为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血液流速变慢等因素导致[1],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但老年病人通常会合并多种疾病,导致介入治疗的疗效不稳定,同时介入治疗的介入途径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本文目的在于: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选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果见下文详细描述。
将2016.02.01日至2017.03.01日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患者都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每组31例。观察组男女例数比=19:12;年龄62~81岁,年龄均值(70.26±4.15)岁;包括13例心绞痛和18例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男女例数比=18:13;年龄:61~80岁,年龄均值(70.31±4.23)岁;包括12例心绞痛和19例急性心肌梗死。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开始前,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查、心脏功能检查等,口服300 mg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一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穿刺部位选择股动脉搏动能力最强的位置,局麻药物选用2 ml至3 ml的利多卡因(浓度为1%),穿刺针型号为18 G,股动脉穿刺完成后,将6F动脉鞘置入其中,经动脉鞘注入100 U/kg至150 U/kg的肝素,手术结束后立即将动脉鞘管拔出,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八小时左右后解开。
另一组实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穿刺点选择距离病人右前臂骨茎突近心端的一厘米位置,穿刺后将6F动脉鞘置入,给予与对照组同剂量的肝素,再注入0.5 mg硝酸甘油和100 mg利多卡因,预防桡动脉痉挛,冠状造影选用5F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
统计两个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穿刺所需时间、手术所需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后卧床休息时间。
观察两个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将数据统计出来。
在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穿刺所需时间、X线曝光时间都比对照组要长,手术所需时间和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都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各项围术期指标(±s,n=31)
表1 2组患者的各项围术期指标(±s,n=31)
组别 穿刺所需时间(min) 手术所需时间(min) X线曝光时间(min) 术后卧床休息时间(h)观察组 9.05±2.16 32.51±3.25 46.28±20.10 2.76±1.59对照组 6.12±2.05 41.59±12.05 35.59±22.01 17.10±2.21
两个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腰痛、肢体痛等发生率都是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是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质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聚集,形成白色斑块[2]。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介入治疗方案应用在冠心病中首次出现在1976年[3],距今已将近五十年的历史,传统穿刺途径选择股动脉,但实践发现,股动脉具有较深的解剖位置,周围具有较多的静脉和神经,若医师不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很可能误伤周围静脉或者神经,引发出血、血肿,导致神经功能受损[4],甚至诱发假性动脉瘤,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出现腰腿痛等不良反应,经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最开始出现在1989年[5],多数研究证实,该介入治疗方案的总体疗效要比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好,更符合微创手术的治疗理念,虽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穿刺操作,但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可尽快恢复,无较多副反应。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只需要一条5F多功能造影导管就可完成造影操作,全程简单,可减少因导管反复穿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本次结果部分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所需时间和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更短,穿刺所需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更长(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术式虽然会增加穿刺时间,但总体的手术时间花费更少,患者术后可尽快恢复,避免长期卧床而引起血栓等并发症。此外,观察组腰痛、肢体痛、排尿障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低(P<0.05),证明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安全。
总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可靠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实施,为冠心病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1]李洁荣,吕 云,高 彦.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91-893.
[2]杨 磊,王春玲,刘伟学,等.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5):442-443.
[3]王 东,孙朝阳.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143-145.
[4]杨 浩.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3):453-454.
[5]叶武成,高彩丽,叶 鹏.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45-47.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30.45.02
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