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弟成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222006)
近期我市举行市级优秀课评选,选择的课题是苏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中的“2.1.6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材对内容的处理分两部分,一是先研究具体情况,即求点D(2,4)到直线AB:5x+4y-7=0的距离;二是再研究一般情况,即求平面上任一点P(x0,y0)到直线l:Ax+By+C=0(A≠0,B≠0)的距离.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介绍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求解,化点到线的距离为点到点的距离,即求点出点P到直线l的垂足距离;二是间接求解,将点到线的距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高,借助三角形面积求解.在介绍直接法求解后,教材指出“这一方法运算量较大,下面我们通过构造三角形,利用面积关系求出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接着介绍面积法求解.对于一般情况教材没有采用直接法,而是直接采用面积法求解,其目的主要是简化计算.课堂教学中各位选手,也主要是就两个方面、两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问题求解中学生采用的方法比较多,如直接求交点方法,面积法,解三角形方法,函数最值法等.但对一般情况只介绍面积法求解.听课中总有一种感觉教师在介绍求解方法时,是为介绍方法而介绍方法,真的是“介绍”,显得较为生硬.今天站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角度如何上这节课呢?笔者对此有一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对于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笔者理解,有两种思路,一是由一般到特殊,二是由特殊到一般.对于一般到特殊,可以直接提出几何问题研究中除涉及两点之间的距离,还涉及到点到线的距离、线到线的距离,如求多边形面积等.如何求平面上一点P(x0,y0)到直线l:Ax+By+C=0(A≠0,B≠0)的距离?教师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先从考虑特殊情况研究起,即当直线l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种情况,再研究一般情况,即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情况.对于从特殊到一般,与上面正好相反.特殊的线能解决,特殊的点(如原点)也能解决,一般情况如何解决?对于特殊情况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化为点到点的距离,先求出l的垂线,再联立方程求垂足,再求两点间的距离,每次都这样操作,“繁”,自然考虑是否有公式?能推导出公式吗?正像配方法可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样,但还要寻求更直接求解公式一样.我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理应有这样的设计思考,立足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求得一个公式,应用公式.这样的设计或明或暗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推导公式,而是在研究问题,学会研究问题.
大家知道,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运算能力直线下降,主要原因是初中学习侧重平面几何,学生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而对于代数内容要求相对较低,运算自然跟不上.新的课程标准又将“运算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来.所以在必修2的《解析几何初步》的学习中除学习解析几何思想、方法外,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要重点培养的.教材在求D(2,4)到直线AB:5x+4y-7=0的距离时,分四步介绍,第一步求斜率;第二步求垂线;第三步求交点;第四步求距离.思路清楚,步骤明确,学生自己也可以解决.但教材提出“这一方法运算量较大”,笔者觉得不太合适,编者可能考虑后面一般情况,这样解决“运算量较大”,但对于具体问题这四步解决“运算量并不大”,相反是学生基本运算,做好这样的运算就是学生的“童子功”,因为这样的运算比起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运算量太“小儿科”了.
直接求解困难在哪儿?我们梳理一下过程:
设点P(x0,y0),直线l:
Ax+By+C=0(A≠0,B≠0).
①
过点P且与直线l垂直的方程为
即Bx-Ay-Bx0+Ay0=0,
②
所以
d2=(x-x0)2+(y-y0)2
上面直接法的运算思想是每一步都求出来,先求出交点坐标
再将交点坐标代入两点间距离公式
计算.由于繁,自然思考,能不能交换计算顺序,先作差运算?借此机会介绍设而不求思想方法,设而不求方法是解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处正是渗透设而不求方法的好时机.
设P(x0,y0),垂足(m,n)在直线l:Ax+By+C=0上,
由Am+Bn+C=0得
A(m-x0)+B(n-y0)=-Ax0-By0-C,
又d2=(m-x0)2+(n-y0)2,
求解后引导学生反思,最终的求解目标是求两点间距离,而不是求交点坐标,即求距离可以求交点的坐标,不求也可以,关键是求m-x0,n-y0,不求x0,y0也能求出(m-x0)2+(n-y0)2的值.后面会遇到此类问题,“过点P(3,0)作直线l,使它被两条相交直线2x-y-2=0和x+y+3=0所截得的线段恰好被P点平分.”可以先设出直线l方程,与两条直线求出交点坐标,再利用中点关系,求出直线l的斜率.也可以先利用中点关系设出点的坐标,再利用点在直线上求出点的坐标,运算量相对较小.
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求点到垂足的距离,这是直接认识与理解.间接的认识与理解是此距离还有“什么身份”,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什么样的认识方法.如果构造三角形,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因此可以通过面积法求高的值.如果单从直角三角形认识,其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可以通过解三角形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还是点到直线上任一点距离中的最小值,因此可以通过寻求点与点的最小值求解,即用函数思想求解.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求解方法.这就如同找人,不同的身份与关系,会有不同的找法.对于求解解析几何题,这种认识与理解非常重要,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直接求解,而是通过寻找“另一个身份”寻求突破,换一个角度再认识问题.
如图1,一般地,对于直线l:Ax+By+C=0(A≠0,B≠0)外一点P(x0,y0),
图1
过点P作PQ⊥l,垂足为Q.
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
交l于点M(x1,y0),N(x0,y2).
由Ax1+By0+C=0,Ax0+By2+C=0,
PQ是Rt△PMN斜边上的高,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己想到将距离化为三角形的高求解,可以先让学生求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学生最容易想到面积法,再将原点变为一般的点,学生自然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用面积法求解.求解后启发学生总结,解决解析几何问题,也要注意平面几何方法的运用,可以简化计算,如直角形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直接应用省去很多计算过程.
设P(x0,y0),点(m,n)是直线l:Ax+By+C=0上任一点,
则Am+Bn+C=0,即Bn=-Am-C.
所以d2=(m-x0)2+(n-y0)2
B2d2最小值=
所以
上述的求解过程,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字母多,书写长,运算量大,同时对(a+b+c)2展开式结构要熟悉.但整个求解过程是形式化过程,求B2d2最小值只是为了不出现分式运算,减少书写过程.教学中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一起运算,让学生看到这样的运算并不可怕,从心理上不惧怕解析几何运算,如果在此回避运算,会让学生形成畏惧心理,不利于后面解析几何的学习.
如图2,在△PQM中,PQ是其一条直角边,所以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解.
图2
在直角三角形△PQM中得
又PQ=PMsinα
学生虽然没有学习高中的解三角形知识,但初中基础是能理解此种解法的.
就一节课而言,这样的教学可能“偏离”中心,不如教师直接讲解用面积法推导出公式,然后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再通过解决其它几何问题培养学生能力来得实用.但若从学生素养培养与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教学倒不如,深入挖掘公式的推导过程价值,落点知识,着眼能力,生长智慧,立足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与理解问题的深刻性.理解方法的产生源于认识与理解的不同,而不是就方法谈方法、讲方法.这样教学可能一节课完不成,但这样的推导过程比公式结果更有价值,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的意义正在于此.结果诚可贵,过程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