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勤 邵铭宇
(1.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241)
在三角学的历史上,许多数学家,如托勒密(C.Ptolemy, 2世纪)、阿布·韦法(Abu Wefa, 940~998)、克拉维斯(C.Clavius, 1538~1612)、韦达(F.Viète, 1540~1603)、克雷斯维尔(D.Cresswell, 1776~1844)等等,都曾利用单位圆来推导三角公式.实际上,打开20世纪中叶以前的任何一部西方三角学著作,我们都能看到,三角公式都是借助某种几何模型、通过线段长度关系、图形面积关系或其他几何命题或公式来推导的[1].考虑到数学教学的原则以及直观想象素养养成的需要,判断一种几何方法是否适合于教学的标准就是它的简洁性与直观性.历史上的许多方法都未能满足这样的标准.
作为对文献[1]所呈现的历史方法的补充,本文在文献[2]以及现代无字证明的基础上,对锐角情形下的和角与差角公式的若干几何模型进行分析,为HPM视角下的三角公式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由于和角和差角诸公式中含有sinα,cosα,sinβ和cosβ中两两相乘的项,我们构造两对斜边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对各含锐角为α,另一对各含锐角β,不妨设α≥β.如图1所示.为了获得四个乘积,需要将两对三角形进行组合.
图1 两对斜边为1的直角三角形
第一种模型类似于赵爽在其“勾股圆方图注”中所用的弦图,如图2所示,中间补充一个长和宽分别为cosβ-cosα和sinα-sinβ的长方形,得到一个边长为1、一个内角为α+β的菱形,其面积为sin(α+β).将左上直角三角形移至右下,右上直角三角形移至左下,得到一个由三个矩形构成的图形,如图3所示.将该图形分割成左右两个长方形,面积分别为sinαcosβ和cosαsinβ.故得和角正弦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1)
图2 菱形模型
图3 菱形模型的重新组合
图4 差角余弦的菱形模型及其重组
故得差角余弦公式为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2)
第二种模型类似于赵爽在其“勾股圆方图注”中所用的“大方”图,如图5所示.整个矩形的长为cosα+cosβ,宽为sinα+sinβ;中间是边长为1、一个内角为α+β的菱形,其面积为sin(α+β).在该矩形中,将右上直角三角形移至左下,左上直角三角形移至右下,得到两个深色矩形,余下部分则为两个浅色矩形,其面积分别为sinαcosβ和cosαsinβ,如图6所示.比较图5和图6,易知,图5中的菱形面积等于图6中的两个浅色矩形面积之和,故得公式(1).
图5 第一类矩形模型
图6 第一类矩形模型之重组
图7呈现了公式(1)的动态形成过程.
图7 和角正弦公式的动态形成过程
我们也可以将上述矩形模型简化为直角梯形模型.如图8所示,将左、右两个深色直角三角形与一个浅色等腰三角形组成一个直角梯形.分别计算各三角形以及整个梯形的面积,得
图8 梯形模型
在上述矩形或直角梯形模型中,如果我们不从图形面积关系入手,而是考虑线段之间的关系,也可得相应公式.如图9所示,过顶点A作BD的垂线,垂足为F;过顶点C作AF和D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和H,则由AF=AG+CH即得公式(1),由BF=CG-BH即得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3)
或者,过顶点D作AB的垂线,垂足为M;过定点E作DM和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和P,则由DM=EP+DN和BM=EN-BP分别可得公式(1)和(3).
图9 梯形模型中的线段关系
此外,利用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可得
AD2=2-2cos(α+β)
整理后即得公式(3).
第三类模型与第二类模型一样,也是一个长为cosα+cosβ、宽为sinα+sinβ的矩形,但两类直角三角形的组合方式不同,如图10所示.其中间是边长为1、一个内角为α-β的白色菱形,面积为sin(α-β);左上角和右下角均为长和宽分别为cosα和sinβ的浅色小矩形.将同类直角三角形拼成两个深色矩形,如图11所示.易知图10中的白色菱形与图11中的白色矩尺形面积相等,故得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4)
图10 第二类矩形模型
图11 第二类矩形模型之重组
图12呈现了公式(4)的动态形成过程.
图12 差角正弦公式的动态形成过程
若考虑线段之间的关系,则也可得相应公式.如图13所示,过顶点E和G作D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R和P;延长BE,交GP于Q,则由RE=PQ=GP-GQ和RD=EQ+PD分别可得公式(4)和(2).
图13 第二类矩形模型中的线段关系
此外,利用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可得
EF2=2-2cos(α-β)
BD2=2+2cos(α-β)
整理后得公式(2).
第四类模型如图14所示,两对直角三角形外加一对浅色梯形,构成一个筝形,其面积为
=cosβsecαsin(α+β),
图14 筝形模型
另一方面,筝形面积又等于其对角线乘积之半cosβ(sinβ+cosβtanα),故有
cosβsecαsin(α+β)=cosβ(sinβ+cosβtanα),
整理后即得公式(1).
在筝形模型中,若考虑线段之间的关系,则也可得相应公式.如图15所示,过顶点B和C作A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和H;过B作CH的垂线,垂足为K,则由BG=HC+CK和AG=AH-BK分别得(1)和(3).
图15 筝形模型中的线段关系
现在,我们将一个锐角分别为α和β、斜边均为1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叠合在一起,如图16所示.过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非直角顶点,作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行线,得到第五类模型——平行四边形模型,它是由两个顶角为α-β、腰为1的等腰三角形构成的,面积为sin(α-β),如图17所示.从平行四边形中割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sinα-sinβ、cosβ-cosα的直角三角形,并将其移至右下角,得到一个箭头形的六边形.该六边形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分别将这两个小平行四边形进行等积变换,得到一个矩尺形,其面积为sinαcosβ-cosαsinβ,如图18所示.故得公式(3).
图16 部分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图17 平行四边形模型
图18 平行四边形的等积变换
在平行四边形模型中,如果我们不从图形面积关系入手,而是考虑线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公式(2)和(3).如图19所示,过顶点A作BM的垂线,垂足为F;过顶点C作BM和A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和G,则
cos(α-β)=BF=BH+CG
=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AF=AG-CH
=sinαcosβ-cosαsinβ.
图19 平行四边形模型中的线段关系
用第二类矩形模型,还可以得到一组和差化积公式.如图20,
图20 用第二类矩形模型推导和差化积公式
在Rt△DBC和Rt△EFI中分别有
故得公式
(5)
(6)
(7)
(8)
此外,综合运用两类矩形模型,我们可以呈现积化和差公式的形成过程.例如,图21所呈现的是公式
(9)
通过两对或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不同组合,并补充相关图形,我们得到了三角公式的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筝形、直角梯形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利用面积或线段大小关 系,可以得到和角、差角的正余弦公式甚至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就面积关系而言,两类矩形模型最为直观.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推导三角形式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再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拼图,建立矩形模型或其他模型,借助出入相补原理,对图形进行等积变换,将菱形转化为两个矩形之和或差,从而导出锐角情形下的和角与差角公式.这一教学思路,不仅让学生看到三角公式的几何表征,而且还让他们看到公式的形成过程;不仅体现逻辑推理素养,而且还落实直观想象素养;不仅加深学生对三角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让他们树立一种信念——每一个三角公式的背后,一定存在多种几何模型.
图21 积化和差公式的动态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