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习作问题诊断的“三要”

2017-12-21 21:30陈唯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三要选点教学点

陈唯

作文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习作中的具体问题。换句话说,写作教学要基于学情。因此,在设计写作指导课之前,充分研究学生习作、诊断其中存在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全面、精准、深入的习作问题诊断是为了确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作文教学更有效。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问题诊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诊要全面

全面把握学生作文的情况,建立在对学生作文全批全改的基础上。问诊,是为了发现问题。对习作出现的问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一般来说,一篇习作中,往往会出现多个问题;一个班的习作,出现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审题、选材、立意、结构、详略、语言、描写、开头结尾等方面都有可能会存在不当之处。记录是为了统计并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次数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亟待提高的地方。

全面把握学生的习作情况,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呈现。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中设计了一份作文批阅表格,要求教师总结并记录每一份习作中的“亮点”或“问题”。笔者在执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写后讲评”時,通过诊断学生作文,分别记录每篇习作的主要优缺点,最后发现,全班有三分之二的习作没有写出“意想不到”的事件,三分之一的学生叙事详略不当,还有少数学生存在语言不通、篇幅过短等问题。有了这样的呈现,全班习作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全面把握学生习作情况,还可以进行分类统计。深圳市名师游云云老师执教“素材去哪儿?——《————去哪儿了》写后讲评”时发现了习作中普遍的问题是选材“低幼化、雷同化、空泛化”,因此,他对该次作文中学生的所有素材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问题诊断的结果编成打油诗呈现在课堂上——“童年真美好,环境破坏了,选材不具体,抽象是个宝”,幽默风趣地指出了本次习作雷同最多的是关于“童年”和“环境”的素材,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了自己在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课堂活力。

分类统计也可以针对多次作文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现学生写作的难点。笔者曾对自己班级近几次考场作文《只要————还在》《你是尘埃也是光》《突然想起————》《美丽的风景》做过诊断统计,发现80%的学生能够做到基本扣题,有具体事件和场景描写,但素材陈旧、匮乏,在考场作文中普遍属于三四类文,得分在27-31分之间。于是我进一步将学生作文素材进行分类统计如下。

1.亲情类素材:(写母亲占70%)下雨天送伞,半夜发烧去医院,争吵后的交谈,早上营养餐、晚上送牛奶,考试失败被骂或者被鼓励。

2.友情类素材:误会后的和解,运动场上加油助威,失败沮丧时鼓励安慰。

3.师生情素材:做错事后的教导,做错事后感动于老师的辛苦,失败时老师的鼓励。

4.成长感悟类素材:爬山或体育训练中克服困难,学骑自行车、游泳等。

5.社会好风气类素材:公交车上让座,帮助乞丐,清洁工打扫卫生,下雨天借伞。

由此可见,“没什么素材可写”“除了陈旧低幼的素材没什么可写”是目前学生写作的最大困境,亟待解决。因此,在之后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亲情类、友情类、师生情类作文素材挖掘”系列作文训练。

尊重学情,全面诊断学生习作,选取多数习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多数学生的写作难点作为教学切入口,是确定写作指导课教学内容的第一 原则。

二、归因要精准

有时候,不同习作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因此,诊断出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后,要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精准地进行归因后,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盲目地给出方法指导,可能会停留在写作知识讲解的层面,隔靴搔痒,很难有实效。以偏题、离题现象为例,几乎每一次作文,都有不少学生出现偏离题的现象。许多教师会认为这是审题不当,从而反复强调审题的基本方法,如分解关键词逐一分析,抓住限定语言深入思考,仔细阅读写作提示,寻找线索等等。这些方法归纳得很好很实用,但学生的笔记本除了多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实际审题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在下一次写作文时,仍有不少学生偏题、离题。究其原因,是对学生习作偏题、离题的现象没有进行精准的归因。偏题、离题现象是否一定是审题失当造成的?学生为什么会审题不当?没有准确归因就盲目地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探究学生为什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提供方法指导的方向。

精准地归因需要分清主次。以偏题、离题为例,在《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习作中,最普遍的问题是学生所写的事例没有让人感到“意想不到”,乍一看是因为审题不当,没有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想不到”的涵义,但在对学生进行采访询问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意想不到”是什么意思,但苦于没有“意想不到”的事例可写。由此可见,造成偏题、离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选材不当,是素材积累与唤醒不够,次要原因才可能是审题不当。因此,习作讲评时,方法指导的重点应该放在素材的激活与唤醒上,而不是对审题方法的再次重申。

精准地归因还需要辨析表里。仍以审题为例,2014年深圳中考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竟有不少考生填写的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表面看这是没有审清写作对象,但深层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生不明白词、短语、句子的区别,是语法知识的欠缺。再例如2009年深圳中考作文题《刹那间,发现了自我》,其中“自我”一词的涵义非常深广,它是一种自我评价,包含着对自己存在状态和价值的认知。这个题目难在立意,学生习作显得低幼,表面看是审题时没有审清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实际上可能是学生人生阅历有限、思维能力不够的问题。可见,单是审题不当,就有许多原因,是不明审题方法,还是不够细心?是不懂关键词的涵义,还是思维能力的欠缺?总之,只有找准学生习作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endprint

分清主次,辨析表里,进行精准的原因归类分析有多种途径。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反复研读学生习作的耐心和细心,对出现相同问题的习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原因;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采访询问,听听原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学生写作的盲点和误区;还可以写写下水作文,感受写作过程,体会学生写作的困难点。总之,只有真正把握了学生习作问题背后的原因,才能为方法指导指明方向。

三、选点要适中

于漪老师说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有机部分,抓学生习作的‘点,带学生写作的‘面,抓学生习作中‘点的问题,促进学生‘面上的提高。”(《视野·思路·表现力——写作教学纵横谈》)问题诊断的第三步便是選取写作指导课的教学点,这个“点”是写作指导课的重点,更是学生写作的困难点。通过全面的诊断和精准的归因,教师往往会发现一节课当中值得讲的教学点比较多,但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科学合理的选点格外重要。选点要适中,既要尊重学情,又要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所收获。

选点要重心下移,以学情为起点,立足于解决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选点要直面学生写作的困难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探寻写作方法,不能因为教学资料的便利、课堂环节的完整等其他因素避重就轻,甚至逃避难题。游云云老师在执教《温暖的时刻》习作讲评时,发现许多学生作文语言精致华丽,文字表达比较老道,是文学积累不错的一班学生,但这些文章读起来总感觉苍白无力,不接地气,原因是文中过度的夸张、煽情、“无病呻吟强说愁”的细节颇多。要解决这个很不易,需要从观念上改变学生的审美品位,但游老师巧妙地选取学生习作中一个高频词汇“眼泪”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发现这些“眼泪”要么流得太轻易,要么流得太夸张,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感,将这节课的教学点定位在“写一写眼泪”,引导学生或删除、或改写、或重写“流泪”这一细节。这节课的选点虽小,但很容易举一反三,从而纠正学生写作时故作感慨、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

选点需小,一课一得就是成功。一堂课短短40分钟,要让学生真正有提高,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绝不能贪多。实践证明,大而化之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笔者在执教“写出人物特点——《我的老师》写后讲评”时,针对本次习作的突出问题——描写不具体,选取“通过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作为教学点。一堂课下来,学生从范文资料中学到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鲜活的方法,但在课堂写片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是无从下手。经过反思发现,这堂课的“点”过大,描写固然是七年级学生习作中的突出问题,但是学生的描写能力绝不是一两节作文课能够解决和提高的。

由此可见,选点时,应该分门别类,哪些问题是思维层面的,哪些是表达能力上的,哪些是长久的,哪些是短暂的,哪些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哪些是课堂能够解决的,要尽量选取一堂课能够驾驭的内容作为教学点。如果一个问题太大,则应该分成几个点,形成序列。王学东老师指导“细节描写”的写作时,就将其分为“真实、典型、反复”三个教学点(《让作文教学更高效》),各个击破,一课一得,三次课下来,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总之,问诊归因后的选点,要以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为起点,又要尽量做到集中、明确、单一、具体并且切实可行,要考虑能否在一堂课中把这个点讲透彻,训练到位,让学生有所提高。

全面诊断,是为了了解学情,把握习作中的普遍问题;精准归因,是深入诊断,分析学生写作的难点,为有效的方法指导指明方向;合理选点,是为了寻找教学设计的切入口,让教学目标更集中单一,让方法指导切实可行。以这样的问题诊断为基础,写作指导课才能更实在,更有效。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518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要选点教学点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选点突破”技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小学作文指导“三要”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