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专业上的本领,一要关注细节,二要追求高端,这可能是稳妥、迅速的发展之道。对此我是非常关注的,常常抓住能够磨炼自己的机会,不遗余力地锻炼自己。
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河南省教研室组织的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在郑州市九中进行,初中共有20节课参赛,教材版本有五种。参加赛课的课文中有九篇散文、一篇小说、一篇议论文、一篇新闻、四篇说明文、四篇文言文。这20节课,省教研室孟老师请我一个人评,于是我创造了特别的听课方法。
我同时用若干张表格纸和两个本子做听课记录:表格纸专门用来进行数据记录,如这节课的导入时间、提问次数、朗读的时长、学生能够静默思考的时间、用了多少次的影像资料等等。一个本子专门用来记录教学进程,如导入的内容,每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内容,等等。另一个本子记录我听课的瞬间感受,对课的评价和关于优化本课教学的思想火花。我同时用两种颜色的笔做听课记录,黑笔用于记录,红笔用于评点。每一节课,我都将手表调到整点,以利于计算时间。20节课中,这6种工具陪伴着我。笔记,勾画,评点,计算,归类,随想,没有一点儿懈怠,没有一点儿疏忽;比所有的听课教师都要忙碌,比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要紧张,比所有的大赛评委都要劳累。
当孟老师课间在主席台上向大家展示我的听课笔记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次的评课,创造了全新的高难度的评说形式。每节课,都要评说四个方面的内容:
1.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概述。
2.一个突出的“点”,或优点或明显的弱點。
3.对每节课设计全新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思路。
4.穿插一次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微型讲座。
评课中最艺术化的构思,是20个“点”的评说各有角度。这随机生成并提炼出来的20个“点”,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示了目前教学的现状:教学内容选点不当,教学创意失误,教学层次欣赏,提问不当专题分析,学生课堂活动欣赏,课文分析中的智慧,什么是肢解,通俗手法运用的批评,谈对课文的认识,谈对教材的研读,课文处理欣赏,谈语言品析的角度提炼,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迁移不当,“切分”是一种显现理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教学思路划分中的逻辑问题,堆砌,文言文的字词教学,把学生深深地引到课文之中,阅读教学中的“得体”问题。
评课中最有学术水平的内容,就是20个“教学艺术”方面的小话题。这20种技法点拨是:连贯,穿插,节奏,读写结合,朗读,课文集美,课型,教师的示例,教学思路,角度,课中小结,课堂对话,铺垫,精段品读,趣读,切入,生成,讲析,主问题,得体。
评课最后提出的8个方面“要大量减少”的建议,高度抽象而又非常具体,可以说,这是此次教学大赛的思想结晶,这种提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
孟老师的大会总结只有几句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样的评课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是划时代的。我不认为我的评课内容这样重要,但我认为,我是在用我的全部力量做这件事,为了那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个会场的老师们,为了那些期待着自己的队伍有更大进步的教研员同行。当然,也为了我自己锤炼高端的专业本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