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开启低年级小学生的读写通道

2017-12-20 18:45黄赟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想象力绘本

黄赟

摘 要: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写作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可见材料搜集、阅读积累对写好文章的重要性。低年级小学生受识字量、理解力、注意力的影响,材料搜集、阅读积累的范围较窄,能阅读、可阅读的书籍更少。绘本作为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叙述故事的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写作兴趣,在启发写话、写作方法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关键词: 绘本 想象力 小学教学

一、绘本教学的独特优势

诞生于十七世纪欧洲,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绘本,为什么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因为绘本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知识,帮助孩子建构思想。一本优秀的绘本甚至能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

(一)绘本能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以往灌输式地阅读文本,学生学识字、学句子很吃力,甚至有的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拉远了书本与孩子间的距离,绘本却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究其原因,绘本更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绘本以画为主,字、画结合的故事描述方式,直观、形象地将故事呈现在眼前,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结合丰富的图画教学,孩子们阅读文字时更简单,理解词汇、语句结构更轻松,语文阅读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二)绘本能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象力要通过体验获得,体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而绘本就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绘本故事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下,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可以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展开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也可以根据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产生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创造力在无形中得到激发。绘本教学中,直观、形象的画面教学让孩子们没有学习的压力,在快乐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容易融入绘本故事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再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预测故事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绘本能启发孩子的认知能力。“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绘本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绘本阅读是一种感知生活的过程,学生在“图”“文”结合的阅读中自然地“走进”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着角色的悲欢,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盈自身个体经历。生活实践又是一种生活感知的过程,在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中,孩子通过类比、联系很容易将绘本中的情境带入生活,在成为语言表述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绘本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语言,无形中使用比喻、夸张、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心理、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这样就能形成“夫情动而言形”的良性互动。

二、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扩散思维,发挥想象。根据绘本故事中的一幅或几幅图画及绘本故事中的对话,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方式,对绘本故事进行扩写、改写、续写。例如,在绘本《两棵树》中,一幅画中提到:“两棵树一起在春天绽放鲜花,一起在冬天战胜严寒。”我们可以扩展:两棵树会在夏天、秋天做什么呢?深化课堂学习内容,将课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扩散学生的思维,以读后感的形式引导学生再学习、再体会,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育效果。例如,读完《逃家小兔》,可以通过回忆《逃家小兔》这个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怎么逃跑?如果你是兔妈妈,那么如何去追?再与学生的生活作联结,以“感恩母爱”或“母亲为我做了什么”为题让学生写下读后感。

(二)找准画面与文字的结合点。拿到一本绘本后,首先是观察画面。要认真思考哪幅更适合想象,哪幅更适合扩写,哪幅更适合续写,然后认真记录下来,整理成教学计划,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多一点,不能局限和固话思维,以免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孩子。其次是读懂文字。绘本虽然画面多、文字少,但出现的文字都是要点和关键,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注意翻译过程中出现生僻词、“拗口话”,教学中讲清楚;要留心新词、新句,提醒学生学习积累;要品味修辞词、句,引导学生模仿练习。最后,开发读写结合点。要带着“故事怎么发展”、“故事能不能反转”等发散性的思维读绘本,结合画面、文字表达出的情境,相应设置“写”的训练,例如,《小种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粒种子掉到海里,淹没了。一粒种子飘落到沙漠里。大沙漠又热又干,种子不能生长。”我们可以从小种子的困境画面找到结合点:“你觉得小种子这个时候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针对性的读写训练能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写作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会。“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师备课再充分,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化,个体的智慧永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这时就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会,在《逃家小兔》教学中,看到小兔变成小帆船飘向远方这幅图时,我启发:“兔妈妈会变成什么帮小兔?”学生有说“水流、舵手”的,回答千奇百怪,而且没有一个与绘本读物中展现的相同,出乎我的意料,但这时不能轻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同样的画面和问题在孩子们的眼中是五彩缤纷的,没有对错之分。因而,我们在发掘读写结合点的时候,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看法,发挥学生的智慧,尊重个体学习体会,将标准答案变成参考答案。

三、绘本教学与读写结合的渠道

(一)读封面封底,想象故事。繪本虽然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两样是特有的,那就是封面和封底。封面由书名和反映书中主人公、主要故事情节的画面组成;封底一般会有作者介绍、名家推荐、获得的荣誉等。但有些封底可能和封面是同一张画,可能是内文中的一张图,也可能会和封面一起组成一张完整的画面,充满了阅读乐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乐趣,可以是对故事的回顾,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改编,也可以是故事的续写等。这样,一个属于孩子们的故事就诞生了。

例如,日本绘本作家宫西达也所创作的作品《喵呜》就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这本书主要讲了三只小老鼠因为自己的善良纯洁,最终让大肥猫放弃伤害他们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礼貌、真诚和一颗为对方考虑的心,可以化敌为友,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一只大肥猫长开大嘴,眼睛盯着三只小老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猫和老鼠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自己的故事,再与原著对比阅读,进一步启迪心灵。endprint

(二)读环衬细节,补充故事。因为环衬是连接封面(封底)和内文的衬纸,所以最容易被漏看。其实,环衬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内容息息相关,与表达的情境相吻合,有时还会起到营造气氛的“幕布”作用。例如,安东尼·布朗的绘本《隧道》中,它的前后环衬画面都是由花卉图案的墙纸和红色的墙砖组成的,但不同的是前环衬中花卉图案下的书跑到后环衬红砖墙的下面和足球靠在一起,象征性格迥异的兄妹最后和平相处,与故事内容紧密相关。细节同样不容忽視,在美国绘本大师弗吉利亚·李·伯顿创作的《小房子》中,伫立在山丘的小房子面前不断掠过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先是骑马的人,然后是马车、独轮车、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小房子的颜色逐渐从艳丽的色彩变为死气沉沉的暗色。作者通过色彩的变化,体现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环衬、细节,让学生学会发现其中微小的变化,然后结合绘本讲变化背后的故事,补充绘本作者想在文中想说却又没有说出来的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读画面情境,学写作方法。画面直观、形象,善表境,文字抽象、多变,易达意。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看,就能准确表达出想说的意思。绘本故事《苏菲生气了》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因为姐姐把她的玩具抢走而大发脾气的故事,所幸的是她生气跑出家门后经过情绪的平复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中。绘本中苏菲发火部分的图画火红的颜色、夸张的表情将苏菲的情绪表现得入木三分;比喻、夸张等修辞,以及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让读者对苏菲的发怒情绪感同身受。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苏菲生气时的图画的颜色和表情,教师出示相应的文字描述内容,让学生明白对苏菲情绪的描写有比喻、夸张、反复的修辞手法,心理、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这样就使得文章更有表现力,体会表达感情对应的情境,学会用情境修饰自己的感受。例如,学生写肚子疼时,将生活中疼时的动作、疼时的感受、疼痛的时长等情境有机组合,就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的肚子真的好痛,痛得我在床上直打滚,肚子里就像翻江倒海一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吧,我满脸满身都是汗,就连身上的衣服也湿漉漉的了。”

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认知力、观察力、沟通力、想象力、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因而绘本被誉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尝试绘本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读写之路。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应该这样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2]朱建军.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朱德静.浅谈绘本阅读中的读写结合[J].内蒙古教育,2015(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想象力绘本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绘本
绘本
绘本
打开新的想象力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