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淼++李学芹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宣翻译的作用日益彰显。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加强外宣翻译研究,提高翻译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外宣翻译的意义和特点,分析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的不足,并就这些不足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更好的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不足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点话题。但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语言、思维、生活背景上的差异,中国本土的东西输送到国外可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要准确、有效的宣传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靠翻译的力量。外宣翻译,顾名思义,就是要完成那些以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外宣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对表达中国观点、促进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推广、提高中国话语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时代文明传承与交流的需要。外宣翻译不同于文学类翻译,它是以信息对外传播为目的的,具有信息价值,为的就是要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就要求译者做到“内外有别”,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心理,贴近他们的需求,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让译文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外宣翻译目前在我国是主要的政治宣传工具,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翻译注重宣传效果,注重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的维护。因此译者要始终站在国家层面,坚持本国所持的政治立场,来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支持和理解。在确保政治意义的前提下,对外展开外宣工作带来的最明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产生经济价值。从路边标语、招商广告到政府文件、经济论坛无一不体现着外宣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好的翻译能吸引外商投资,不尽人意的翻译可能造成产品滞销,“一句标语,吓走外商”也不是危言耸听。另外,外宣翻譯对促进文化交流、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文学,历史,风俗、旅游等能被国外的人认同、学习、接纳,外宣翻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旅游外宣翻译能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风俗文化的传播。
外宣翻译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外宣翻译的研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宣翻译的不足
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外一些“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论”等一些严重危害到中国形象的言论仍然存在。外宣翻译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外宣不分。进行外宣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国外的人准确、清楚地认识、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消除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译文要使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翻译出来的东西如果译语读者不想看、看不懂或者甚至产生误解,那一切的翻译工作都是徒然。这当中很大的问题来自于国内对内宣传的和对外宣传没有区分开来,把内宣的材料用于对外宣传。正可谓“甲之蜜语,乙之砒霜”,用于国内宣传的正面、积极的材料用到对外宣传中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例如,国内媒体会积极报道中国致力于成为军事强国,体育强国等,目的是让中华民族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团结一心,为强国之路而努力。但在对外宣传的时候译者将其直译为 “great power” 就可能适得其反。表面上来看 “great power” 有强国的意思,译文无错误。但如果仔细考究就会明白 “power” 带有武力的意思,西方解读者可能会认为中国在变大变强的道路上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才会有“中国威胁论”一说,这与中国的立场是相违背的。如果译者能在对外宣传时,稍加改动,将其翻译为 “great country” 这样的中性词汇,这样就能即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立场,又能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所以,用于对内宣传的材料用于外宣,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使用不当。现如今外宣失败的部分原因来自于译者语言使用不当,表现为译者对原文望文生义,文字信息胡乱堆砌,“白话”连篇,出现词汇、语法错误等,让译语读者难以接受认同。段连城称这类错误为“甲型病状”。一般虽不致引起严重误会,但却让人感到“没有文化”和“马虎草率”。林戊荪(1992:12)称这类错误为“外伤”,也可称之谓“硬伤”。如“龙头企业”,译者望文生义,不假思索,将其翻译为 “Dragon-head enterprise” 实属下乘翻译。再比如词汇语法错误,最常见的就是公示语的翻译,可谓错误连连,“小心滑倒”译成了 “Be careful slip”,变成了让外国人慢慢滑,小心滑;“现金存取款机”译成了 “Currency Recycle System” “钞票再循环利用机器”,以至于外国著名报纸《每日邮报》调侃其为洗钱行为。这些错误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大跌眼镜,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中式英语。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生活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使用上有所不同。而在外宣翻译中,许多译者忽略了这两种语言差异,导致出现了诸多的中式英语。琼·平卡姆在她的《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曾这样定义中式英语:“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即句子没有词汇、语法错误,但受汉语思维方式的拘泥,其表达严重不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式英语是汉语与英语的畸形结合体,虽然形式上是英语,但用词搭配上纯属“中国制造”,使得译文别别扭扭,晦涩难懂,可读性差,严重阻碍了对外宣传和交流。例如汉语行文中喜欢添加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以加强语气,如不幸遇难、完满结束、彻底粉碎等。在翻译成英文时,许多译者拘泥于原文,将其翻译为 “be unfortunately killed”,“conclude with complete success”,“thoroughly smash” 这种英语里面根本不存在的表达。西方人的思维让他们存疑难道遇难还有幸运的吗?都结束了还不够圆满吗?粉碎了还不算彻底吗?因此,在进行外宣翻译时,要尽可能的遵守英语的表达习惯,达到最佳的外宣效果。
三、外宣翻译的对策
为了中国更好的“走出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赢得世界话语权,笔者针对以上不足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慎重选择外宣材料。外宣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它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为的就是让国外受众了解当前的中国,基本上以汉译英为主,所以外宣材料的选择,即翻译文本的选择成为首要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于外宣,它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内宣的材料用于外宣可能会使得效果适得其反。例如国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但对外过分强调爱国主义可能就成了民族主义,认为中国要与世界对立。因此,作为译者应慎重选择外宣材料,内宣和外宣分开来,设立专门的外宣途径和方法,积极选择宣扬中国正面形象的材料为翻译文本,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另外,外宣翻译材料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为了减少政治方面的对抗,译者应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有策略有方法地翻译传播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
2.发挥译者主体性,建立认同感。外宣翻译中出现的词汇语法等错误属于低级问题,类似于“感冒发烧”,译者只要稍加注意和学习就可以避免,但出现的“中式英语”才是影响外宣翻译质量的症结所在。“中式英语”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中西方两种语言表达修辞习惯不同,而译者又忽略这种差异,无意识地将中文的形式生搬硬套在英语的外衣上,使得译文晦涩难懂,严重不符合国外受众心理,难以形成认同感。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尊重他们的语言表达,在翻译时发挥译者主体性,作必要的“变通”和“顺应”,以期宣传效果最大化。正如黄友义先生所言,“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翻译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时刻不忘要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有时要将原话直译,有时必须使用间接引语。”例如在词语搭配上,中文的某些搭配不一定能在英文中找到对应,因此翻译时要懂得“变通”和“顺应”,尽可能的借用或套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使得译文地道,得到他们认同。如:中文中“浓茶”、“浓烟”、“浓妆”都可以用“浓”来搭配,但与之相应的英文要翻译成 “strong tea”,“thick smoke”,“heavy make-up”。再例如句子表达,英文不会有同义的重复,中文则倾向于把同义词放在一起加强语气或使句子工整,如“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若翻译为“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S better and the US also needs to know China better.” 顯然太重复啰嗦,不符合英语表达。译者应将其“变通”为 “To promote China-US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S better and vice versa.” 总而言之,译者要发挥一切主观能动性,让国外读者认同、接受我们的译文,才算是达到了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
3.培养外宣翻译人才“专业队”。中国外宣事业能否成功,除了要在外宣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等译文本身下功夫外,还应注重外宣翻译大环境的培养,即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国外宣翻译人才缺乏,质量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不过硬,缺少实践锻炼,严重影响了译者的整体素质。因此,培养专业的外宣翻译人才队伍势在必行。中国各政府、各地区应高度重视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严肃对待外宣工作,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译文审核、监管机制,培养外宣翻译人才“专业队”。培养专业的外宣人才途径有二:
(1)高校培养。高校是培养翻译人才最直接的途径,各设有外语翻译专业的高校应培养出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型、复合型人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成立“翻译工作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完成翻译项目夯实基础。翻译是一门综合学科,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双语语言基础,还应涉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各高校之间应积极展开学术交流活动,分享、交流学术成果,相互学习、相互进步。(2)社会培养。随着中国国际声望的提升,专业型外宣翻译人才需求也不断提高,但仅通过高校培养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供不应求的现状,而且高校学习时间短,训练强度低,缺少实战经验,因此社会培养是高校培养强有力的补充。事实证明高校毕业生只有经历了几年的社会磨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社会培养可分为开设培训班和设立岗位晋升制度两种。聘请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实战经验的译员来进行专门的翻译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企业设立完善的岗位晋升制度,严格考核译员业绩,培养译员的职业道德,使其在在竞争中学习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Zhang Jian(张建).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中国翻译,2013,1:18-27.
[2]Duan Liancheng(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3]Joan Pinkham(琼·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Huang YouYi(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作者简介:
许淼(1993.03.05-),女,汉族,湖南醴陵人,西华大学翻译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宣翻译。
李学芹,西华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