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丽
(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指位于手、足的小关节存在慢性、对称性等关节炎症,存在多关节疼痛、多关节肿胀、长时间晨间关节僵硬现象,使关节外器官受伤,导致关节变形甚至丧失功能[1-2]。该病对患者的身体、心理伤害极大,会限制其活动,降低其生活质量,从而增加经济负担。目前未找到有效的方法治愈该病,因此,只能通过有效、契合的护理方式对该病进行缓解和控制。本文主要探究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11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研究组女38例,男21例;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41.31±3.52)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31±1.26)年。对照组女39例,男20例;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40.31±3.16)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46±1.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1)基础护理:保持患者衣物和病房的干燥、干净;帮助其进食、洗漱,嘱咐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饮食上为其补充含钙、维生素、铁等的食物,禁食味重、高脂食物,以提高其免疫力。
(2)心理护理:患者长期忍受关节疼痛,心情会变得烦躁、失落。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心理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耐心解说病情,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3)活动护理:卧床休息期,协助其更换体位、翻身,按摩关节,指导其做关节伸屈运动,帮助血液循环;病情好转后,鼓励其下床进行适量运动和日常劳动,防止关节僵化。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护理,包括:对疼痛关节用黑骨藤、青风藤、没药等药材制成的药酒擦拭按摩,2次/d;对相关穴位用五藤散加磁石进行磁贴敷贴,1次/d;对疼痛关节用中药药包进行外敷,1次/d;对曲池、关元、外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增加关节血供,活络关节,帮助肌肉放松。
详细记录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间关节僵硬时间。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关节疼痛数减少、关节肿胀数减少及晨间关节僵硬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间关节僵硬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间关节僵硬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疼痛关节数(个) 关节肿胀数(个) 晨间关节僵硬时间(h)对照组 59 3.45±1.06 4.06±1.19 2.87±1.56*研究组 59 1.56±1.11* 1.76±0.52* 1.16±0.52*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反复性强、病龄长、致残率高,对患者影响极大[3]。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只能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帮助缓解,其中专业护理尤其重要。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实施西医护理,主要通过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活动护理帮助其防寒保暖、提高免疫力、树立信心、活动关节,主要针对体外护理[4],对其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在体外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中医护理通过药酒擦拭按摩、磁贴敷贴、中药药包外敷及针灸可对患者进行体内护理,在关节内部起到消炎、消肿、止痛及活络作用[5]。结合护理方式下,有效对患者外部、内部关节同时进行护理缓解,减少关节疼痛数、减少关节肿胀数、缩短晨间关节僵硬时间,该护理方式的效果比西医护理更佳(P<0.05)。
基于研究结果发现,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1]张月珍.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02(10):78-80.
[2]曾正英.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质量30例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07(S1):150.
[3]李桂英,陈灼彬.探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质量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08(02):133-134.
[4]杨师美.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01):194-195.
[5]蒋利平.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3(2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