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12-13 10:26杨青
赢未来 2017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

杨青

摘要: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2014 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实素养;培养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懂得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如让学生懂得公元纪年法,教学生如何看年代尺;懂得皇帝年号纪年法;懂得一个世纪100年,10年为一个时代。其次,要教会学生根据图标看古今地图,运用地图表述历史。如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一个中心,南北两个端点,四段、连接五河,这些信息在图上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记忆。还要教学生依据时序,运用示意图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引导学生进行考察。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

对于初中生而言,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用起来,这些材料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使内容更丰富,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史料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副图,如通过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以得知诗中描繪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如“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通过材料可以得到遣唐使次数多、规模大、学习内容广的信息,进而得出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总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借史料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意识,有意识地引用材料。但要注意引用的材料不能有阅读障碍。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历史理解的问题都是难点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时空的界限,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如“澶渊之盟”这个问题,学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北宋打了胜战还要签订盟约。教师可提供相关考古成果,在今内蒙古和东北辽代古城的墓葬中,发现了宋朝制造的瓷器、铜钱等文物,反映了辽与北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澶渊之盟”开启了辽与北宋之间长期的和平局面,极大方便了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明白“澶渊之盟”的合理性。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从而形成理性的、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懂前因后果。如刚刚上完的七下《北宋的政治》这一课。“重文轻武”的政策是难点。要理解“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就要有“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两个材料的铺垫。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轻武”的措施,分析“轻武”的弊端,为下一课北宋军事上的失败做铺垫。了解“重文”的措施,分析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为以后学习宋朝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做铺垫。所以说,学历史是能培养思维的。把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串联起来,才能全面地、完整地理解历史,而不是片面地、断章取义地理解历史。弄懂了前因后果,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

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可以说,历史价值观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层次最高的,也最能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如学习了商鞅变法,就要让学生明白改革是强国之路。学习了北方地区的名族交融,就要让学生懂得中华名族是个大家庭,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学习近代史,就要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心中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道理。学习世界史,就要让学生懂得和平来之不易,要珍爱和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道理。诸如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挖掘,用心引导。

总之,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育人的核心利器。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要认真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罗永双. 新课标下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培养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