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海锦 张瑞维 陈一峥 李晋卿
摘要:民国文学教育研究是我国现代文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项研究产生于重写文学史的思想,最初的概念是民国文学,经过不断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民国文学教育研究。这项研究涵盖了四方方面:“大学文化”“学科教育”“教育文化”与“教育体制”,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探究来分析民国文学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近几年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民国教育制度形成和运行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科之间的交流壁垒,如何将民国文学教育研究更加透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由此展开,希望对这项课题的推动与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学教育; 民国教育; 民国文学;现状与反思
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民国教育体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国文学教育对我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实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有,也出现了很多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民国文学教育的研究在最开始就以一种现代性的话语展开,因此对于相关研究和思想的了解也不够深入,研究秩序也缺乏严谨。基于此,本文对民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反思,希望对民国文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历史缘起
对民国文学教育展开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的重寫文学历史思想,所谓的重写就是重新思考,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通过重写可以让很多文学史书更加学术化,对后人的参考价值更高。这个年代的重写文学史的相关讨论较少而且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却为后来的“重写文学史”的规范性和延续性奠定了基础。直到1990年代,重写文学史再次被提出,这次的重写不再局限于格式、规范等多种规矩,而是力争回到当时历史现场中,还原最真实的状态,这些就推动了后来备受讨论的民国文学。这个时期的重修文学史不再受制度范式的约束。而是真正的研究现代文学和民国教育之间关系的助推力。1988年北京大学教授王瑶和钱理群等学者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这一研究课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民国文学教育研究开始于北京大学。
纵观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发展里程可以看出,民国文学教育研究实在重写文学史思想之下产生的,之后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民国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其的价值。再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民国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起源于很多相关的研,比如,大学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等等。这些相关研究为后来的文学与教育关系确立奠定了基础。现如今的“文学与教育关系”已经演变成了我国的文学发生学研究的一部分。
二、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自从1999年大学文化与现代文学确立关系之后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很多学者和专家也贡献了数不胜数的文学思想,但是中国现代文旭和民国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融入了多种学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等多种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现状分析:
首先,“大学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最典型的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这些书籍是比较成形且沿用至今的研究成果,是由钱理群牵头,多位学者专家参与的。在1999年-2002年期间,王培元、黄延复、姚丹、高恒文等学者先后出版了很多相关研究,提出了大学文化与现代思潮的关系、女子高等教育催生独立女性以及后来的女性知识分子产生都离不开这些研究。但是综合来看,大学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文学研究提炼了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又积极作用于现代文学研究。其次,“学科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如何根据文学教育的发展来研究现代教育是当今很多学者研究民国文学教育的思路,罗岗在他的一篇博士论文——《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他首次尝试了从“观念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它从名称到内涵及意义确立过程中那些人们“熟悉的但未必重视的”教育因素。再者,“教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民国教育的关系研究中,“教育文化”“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注意。最后,“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体制”或者说“制度”向来是文学“自治”与“控制”研究中的重要一项。在罗岗当年设定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方法———“制度、教育与作家”这一体系中,制度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现代性社会、现代民族国家确立的基础上,分析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更接近于问题的本身。
三、民国文学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反思
教育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教育的兴废影响着国家兴衰存亡的历史教训可谓不胜枚举。固然,这种“历史的教训”并非表明教育是决定一国政治的唯一因素,但种种研究表明教育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化影响力,它始终检验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综合的文化实力并影响着一系列体制的生成与发展。
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不仅影响着一国政治的衰荣,也深刻影响着一国国民精神的整体风貌。如果说以科举制为中心的封建教育体制影响了文言文学在传统中国地位的确立,那么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精神的民国教育体制则影响了白话文学在现代中国的重新确立与发展。由此观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不得不关注民国教育,研究民国教育也必须关注中国现代文学。而区别于封建王朝政治自上而下的统治策略,民国教育体制则在相对包容开放的历史空间中,让底层大众以及知识分子精英的文化理念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影响着教育体制的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卫威: 《民国文学教育中的大历史与小细节》,《文艺研究》2012 年第 5 期。
[2]李怡: 《民国经济与现代中国文学》,《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