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消除结构性失衡改革必须碰硬的

2017-12-13 04:32
财经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性积极性效率

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有两大阻碍,

第一是利益集团的阻挠,第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可能会造成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其实,结构性失衡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它为何长期未改?改革有多大的难度?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结构性失衡的改革很困难,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要想把结构性失衡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是不容易的。

四大原因造成结构性失衡很难改变

结构性失衡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有大的本质性的改革,是由四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中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政府决定一切,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即使已经改革开放了,但行政在经济中起的作用始终是存在的。

第二,长期以来政府的干预跟宏观调控是结合在一起的,行政命令和宏观调控并未分开而是混在一起。这样的话实际上行政手段的力量就更大,你要违背它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速度还比较慢的时候。

第三,各部门、各地区甚至是各个企业都有攀比的现象。比如,一旦经济指标下来了,假定增长8%,就一定要想办法超过8%;如果是8.5%,就一定是9%,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在市场经济道路上发展。

第四,“发现错误”是很难的,要真正发现错误,让中央感觉到了,时间就很晚了,也就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

中国消除结构性失衡的关键在于改革

在中国进行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发展方式的“改革”。

如果坚持过去的发展方式,重数量、重速度,那不容易改,因为那种发展方式鼓励了人们大搞重复建设、消耗资源,尽管产品卖不掉,积压在仓库里,可是他们完成了任务。所以对我们来说,当前最要紧的问题是真正做到消除结构性失衡,一定要改革发展方式,要从数量型的、速度型的改为质量型和在质量型下面讲效益,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主要的部分。

当然改革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是为了消除结构性失衡,就一定要想办法在工作中注重产品质量,注重产品的推销能力,扩大产品的市场。但又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一个是利益集团,他们对改革是持观望的态度。还有一种情况是怕引起经济中的一些副作用,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失业。

今天的改革之所以要“碰硬的”,就是要消除利益集团在形成结构性失衡方面的作用,要真正通过改革,通过发展来增加就业人口。

重视“X效率”的发挥,提高企业效率

改革还需要改变效率的观念。所谓效率有三种:

第一,生产效率。这是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微观意义上的,也是我们过去比较注重的。

第二,宏观效率,宏观效率在于资源配置。效率投入产出都没有变,但配置的方式变了,组成了资产的重置,资产的重置就产生了新的效率,这是宏观的经济效率。

第三种效率,叫做“X效率”。X代表未知数,效率按照投入产出的比例来看,这么多的投入和产出都是相应的,但为什么有时候效率远远不足?应该产出这么多,但没有实现,这就叫“X负效率”。

有分析认为“X负效率”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不一致,集体目标被架空;第二,微观单位中意见不统一,或者有地方观念,不能融洽;第三,有些地方、个人不一定能摆脱惰性区。这就形成了经济学中“从前不解决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由“X负效率”发挥效率。

要增加“X负效率”就必须要做到几点:

第一,集体目标和工人的个体目标不一致,就目标分解,求同存异。譬如說,把目标一分解,集体目标是大写的ABCD,个人的目标是小写的abcd,这其中一定有很多是一致的。比如,工厂希望能安全生产,职工希望平安回家,这个安全的目标是一致的;还有工厂希望能够增加盈利,职工希望增加分配红利,这个也是一致的;再来,工厂期望自己的声誉高,工人认为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感到很光荣,这也是一致的。

第二,工人与工人之间不融洽怎么办?各自后退一步,小事情不要计较。

第三,克服惰性就要有纪律,还要有激励。

第四,员工对企业认同了,愿意为企业做事了,这样效率就提高了。

怎么在“X效率”中去掉“X负效应”,让“X效率”从负变为正?如果没有职工的积极性、认同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效率。调动积极性就应该从“X负效率”这方面去入手,“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这些都是出于使X负效率转为“X正效率”的目的。

调动人的积极性要着重重视四类人群

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着重地培养四种人:

第一种,新型农民。现在的农民自己进学习班,参加各种知识培训、技术培训。因为他们的土地可以租给别人,也可以自己经营。现在的农村跟过去也有所不同,农民成了集体公司的主人,农民在做很多服务业领域的工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最后“1+2+3=6”,所以现在就叫“第六产业”。

第二种,新型企业家。政府要一视同仁,这样的话,大家才有积极性。产权保护是最要紧的,是创新的保障。

第三种,新型管理者。这可能是未来的方向,比如职业经理人,他们能把效率搞得更高,让企业更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四种,新型营销者。光有产品销路是不够的,还要有持久的竞争力,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所有的企业都要走这条路,农村、农民正在变,企业家有新的要求、新的希望。新的管理者可能是各种经理人,新的营销者懂得市场的走向,这样的话,我们消除结构性的失衡,也就是完成供给侧结构方面的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系厉以宁院长以“如何消除结构性失衡”为题发表的演讲实录)

猜你喜欢
结构性积极性效率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