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蕴
进入新时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
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原则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如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在“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上,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战略方向的指引下要逐步具体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在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提到,如何建设这个体系?报告中提到质量第一、效果优先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提出了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调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强调建设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的经济体制。
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框架和内涵。特别是第一次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写入党的文件,强调效率的提升和效率的改善。可以看到我们过去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是与国际水平比较,无论是劳动生产率投资的回报率、全要素生产率,都是相对落后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和面临改革的议题也很多。十九大报告提到建设现代化体系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中国要转向高质量时代,怎么去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报告提出了很多要点,比如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强调要瞄准国际标准、按照国际标杆来提高水平;强调要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面临改革的议题则包括:完善产权制度,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等。
第二,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中国要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前列。相比以前,十九大报告更加强调了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前更多的是强调技术的产业化。这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其中面临很多改革的议题:怎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怎么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怎么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怎么深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等。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的乡村发展方向是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同样面临很多改革,比如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还有粮食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第四,要繼续实施区域的协调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要跟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这里面也涉及到,怎样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怎样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创新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第五,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强调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要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同样面临着改革议题:怎么扩大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怎么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怎么推进自由贸易区向自由贸易港的升级,怎么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六,推进绿色发展,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要实施一批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同样我们也面临新的改革,就是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排污前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及改革生态环境的监管体制。
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提出了一个战略方向,按照这个方向,要逐步地具体化、一步一步地去加以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经济改革的内涵和关键在经济之外
十九大报告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机制、主线、产业结构、结构特征和具体举措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但从一个很重要的侧面来看,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我们要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要建立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再加上新的人力资本相互融合的产业体系,落脚点是什么?
梳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1992年之前,是在探寻整个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探寻阶段。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1992年到“十八大”这个阶段,是利用看得见的手,利用国家体系来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市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整套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过去,我们改革的主体是什么?是构建市场的框架。谁来实施?是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也就是抽象学术概念的国家机构,国家强力机构来进行主动的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市场制度,让资源配置的方式朝着当年所构思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来进行运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伟大的突破。
但与此同时,因为国家的两重属性,使得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内生障碍。因此,新时期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必须要超越过去40年一些结构调整的思路,不应当就市场谈市场、就经济谈经济。
从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出,四个全面的核心逻辑、基本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改革才能有政治保障、有方向基础,因此,下一步要调整政府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就经济改经济、就市场调市场。
关于党的建设和政府体系的改革,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新内容:第一,围绕着地方政府核心利益的财税改革要推行;第二,围绕着政府行为模式的监察体系要改革;第三,围绕着政策传递和改革传导的中间机制要进行改革;第四,党政建设的一些传统思路要进行重大调整。比如,原来谈党政分开,现在则要求基层单位党政合署办公,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突破。当前,我们的财税体制改革陷入了一个困顿的状态,必须进行支出结构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简化和机构的削减,必须轻装上阵。
学习十九大报告,不仅要谈论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的是在未来仍然要遵循新时代改革方略,要有一个重大的、拐点性的变化。这种拐点性的变化就是不能就经济改经济、就市场调市场,经济改革的内涵和关键在经济之外,在于我们的社会改革,在于我们的政治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要坚守新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讨论了经济发展问题,不仅给予它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样一个很高的定位,而且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去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论及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叫做“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之下而做出的部署,因而在当前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鉴于以往的历史教训和经验,特别要注意切忌将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做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更要注意防止新瓶装旧酒。
为了做到这一点,以比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新的重大战略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条件下来布局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时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既然是新的历史方位,那就不是旧的、以往的历史方位,因而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是我们要进行比对的第一条。
第二,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然是新的社会矛盾,那么这种新的社会矛盾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因此,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着力解决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而非以往的规模问题、速度问题。
第三,认识到我们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条件下,构建现代化的经济系。新常态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重大结构失衡导致的循环不畅,而不是经济发展旧常态的背景条件下所主要面临的总量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怎么去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把着力点放在结构上而非规模上,用改革的办法去推动结构调整,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以扩大需求,或者说其他别的什么基于总量考虑的方式去解决经济问题。
第四,新的发展理念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线,而非速度和规模。当我们认识到由高速增长转入到高质量增长的阶段之后,如何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需要比对的内容。
第五,新的政策框架,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提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了一套新的政策框架。认识到我们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以往的需求管理政策,认识到这种政策的贯彻是要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性的调整,而不单纯是通过政策安排,或者说不满足于在政策层面上去推动结构性调整,也是我们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当中所需要比对的地方。
第六,新的目标,认识到我们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条件下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目标显然不同于以往的主要陷于经济方面的改革目标,这种目标不仅包括经济,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文明,解决的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而且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包括对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以比对的思维方式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以新的发展理念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可能选择的、也可能会有所裨益的一种思维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是要着力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体制。而这个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当中讲到了宏观调控有度,这是一个新提法,旨在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核心边界,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实际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虽然我们已探索了几十年,但并没有完全清楚两者背后的理论逻辑,依然需要不断探索。
進入新时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原则。如何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让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该让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能做的好的领域,一定要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中国的改革经验也告诉我们,计划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财富迅速累积的关键原因,未来我们如何解决新时代的基本矛盾,必须要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因为它是促进发展不充分的最为关键的条件。
第二,必须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必须要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边界,诺贝尔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政府的失败既可能由于它做的太多,也可能因为它做的太少,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调控有度。如果政府的干预超出它的边界,这个时候就会对市场造成一种伤害,一旦给市场造成伤害就会导致政府干预失败,而政府干预失败恰恰是政府创造出来的,因此政府不要错位,社会更不要越位。
第三,一定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来转变政府职能,来深化政府体制的改革,来深化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