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

2017-12-13 07:26彭雪开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神农氏炎帝黄帝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上古历史传说时期,南北皆有神农氏。约在炎黄时代,北方神农氏后裔炎帝部落一支,逐渐南迁至今湖北随州,与南方神农氏后裔融合成炎帝神农氏,亦称祝融氏。约在炎帝榆棢时(距今4600年左右),又南迁至今湖南南岳衡山一带,主政南方。其后裔分别迁居湘水中上游今洣水、耒水流域。其中一代杰出部落首领,仍袭号炎帝神农氏,去世后葬“茶乡之尾”——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为后裔世代奉祭,世称炎帝陵。

炎帝神农氏;黄帝;祝融氏;南迁湖湘

神农氏,传为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亦称神农氏部落。《易·系辞》载:“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自此后,先秦文献如《管子·轻重》《庄子·盗跖篇》《礼记·曲礼》《商君书·画策》《韩非子·五蠹》《山海经》等,皆搜罗扒剔,各取其据,认同上古有神农氏。

上古神农氏发源何处,先秦文献无明确记载。《史记·五帝本纪》也未具指地望,仅言“神农世衰”,轩辕战胜炎帝、擒杀蚩尤后,“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代”字,有深义,但太史公并未明确二者有传承关系。这可能出于战国、秦汉大一统观念之需要,或由希企定中原于一尊的儒家思想所致。有一定合理性,但与事实不一定相合。因此,神农氏当为黄河、长江流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共有的远古神话人物,并非像后世一些学者所言:源于北方。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庄子·缮性》中有“神农氏”之载。《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集解》引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神农。”《索引》云:“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晋代《帝王世纪》称:炎帝为神农氏帝榆罔。

从《世本·帝系》之后,经《史记·五帝本纪》《新语》《帝王世纪》《水经注》等记载、补充、完善,至唐、宋、明、清日臻归言。《史记·五帝本纪》婉称:上古“神农氏衰”,后有炎帝[1]。《世本·帝系》始称“炎帝神农氏”。这应是战国时期学者综平各方的产物。

以上古文献,大都涉及“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不贪天下之财”,“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等内容,大体上符合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一些重要特征。这种上古历史传说,有不少虚拟成分,但也有一定史实渊源,不可轻易否定。

战国鲁人《尸子》:“神农七十世有天下”;《宋·罗泌题炎陵碑》:“神农氏有天下传七十世……”[2]与《吕氏春秋·慎势》载“神农十七世有天下”相悖。这当是南宋罗泌之后某些学者篡改所为。《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三十年曰世”;《说文·卉部》:“世,三十年为一世”,这样看来神农世系有2100余年。这一传说,恰与北方仰韶文化(约前7000~前5000年)、南方河姆渡文化(约前7000~前5300年),及处于同一时期稍晚的南方大溪文化(约前6400~前5300年)大体一致。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溪文化皆证实神农氏时代的存在。仰韶文化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陕、晋、豫黄河中游渭、汾、洛黄河三角洲地带。北至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抵豫东,直到甘、青接壤地带。这一区域共发现10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其文化特征:一是聚落呈不规则圆形,环列半地穴式房子。二是种植经济以种粟为主,黍次之,兼营采集、渔猎、捕鱼,采猎经济,仍占较重要地位;饲养猪、狗等。三是红陶业相当成熟,早期以红地黑陶或紫彩陶为主,中期盛行先加白、红衣为地,再绘黑、棕、红彩纹;有象生性花纹人面形纹、鱼纹、鹿纹及草木、谷物花纹等;有50多个刻划符号;纺编业较发达。四是墓葬,多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亦有少量二人仰身直肢合葬,俯身葬、屈肢葬等。五是彩绘、雕塑业相当成熟,各阶段有不同样式、风格、构图特征[3]。

河姆渡文化比大溪文化早600年。主要分布:前者在宁(波)绍(兴)平原、舟山群岛等地;后者在长江中游西段两岸地区,西到川东,南抵湖南临长江北岸,北至汉水中游沿岸。其文化一般特征:一是前者聚落有干栏式茅屋;后者有红烧土建筑,分为圆形半地穴式和长形、方形地面茅房。二是种植经济以稻作为主;饲养猪、狗,鸡、牛、羊,采集、渔猎经济仍占一定地位与比重。三是生产工具:前者主要有骨制器,超过石、木、陶质工具总和,有穿孔石斧、骨耜、骨针、骨哨、石箭;后者主要有石铲、石锛、石锄、石凿、石斧、陶响球等特色器物。四是手工业:前者以夹炭陶器为主,夹砂红陶、红灰陶最多;后者薄胎彩陶突出,有较高工艺水平,彩陶单耳环和圈足碗,精美别致;前者编织业较成熟,骨器制作较发达,木作工艺十分突岀。五是墓葬:前者多流行单人侧身屈肢葬,多无随葬品,头向以北向为多,有两座墓各有6件釜、豆随葬;后者多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另有屈肢葬,有将死者捆绑后埋葬现象。绝大多数有随葬品,最多达30余件,女性随葬品较丰富。六是艺术:前者早期刻划几何图案花纹,动植物图案突岀,雕刻图案精美实用,技艺精堪;后者彩陶纹饰有横人字纹、曲线网格纹,有特色鲜明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圆底罐,通体饰有印纹、刻划纹,漩涡纹、变体卷云纹亦具特色[3]188。

将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对比后可以看出,其原始聚落居住、种植经济、生产工具、手工业、墓葬、艺术等内质方面有其共同特征,某些次质方面也各具特色。这是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工具、交往状况、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各有一定区别和差异所致。大溪文化出现稍晚,而“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比半坡的仰韶文化还要早一点”[4],表现形态更丰富多性。南北三地三种文化形态,应处于新石器时代,长达2300年。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晚期逐步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分布区域及其文化特征,与古文献描绘的上古神农氏社会状况有契合性。这确证在中华大地上古神农氏是存在的,并非面壁虚言。

神农氏北方一支部落渐次由西东迁,己被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址所证实。东迁第一期,以西安半坡遗址早期遗存(约前5000~前4500年)为代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渭水中下游地区,北及河套,东至豫西,西到陇东。其中豫西南鄂西北,有下王岗类型。第二期以陕西渭南史家遗址(约前4500~前4000年)为代表,分布区域与半坡遗址类型相同,其中豫北冀南有后岗类型。第三期以河南陕县东南庙底沟遗址(约前3950~前3780年)为代表,主要以关中、晋中、豫西为中心,是仰韶文化繁荣期。第四期以山西芮城王村遗址(约前3600~前3000年)为代表,或称半坡晚期类型,它是由庙底沟类型晚期发展而来的一支地方文化共同体,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水流域、陕北、晋南和豫西,其中又有河南荥阳大河村类型(又称秦王寨类型)及安阳大司空村类型。

由以上情况分析,神农氏北方一支部落最早可能由西部牧羊部落游牧至今甘肃天水市一带,族居农耕,后沿渭水两岸渐次东迁至今陕西渭水中游,聚落繁衍发展。由于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不断改进、浅耕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又渐次向黄河三角洲幅射迁徙,最后聚居于黄河中游及黄河中游渭、汾、洛流域。

《史记·五帝本纪》载:“神农氏衰”之后,有炎帝、黄帝、蚩尤三大诸侯争战。炎、黄“三战”,最后炎帝战败,炎帝部落大部融入黄帝部落。黄帝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最终成为中原诸侯共主。

其二,地下出土文物有证。一是在今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发现仰仰韶文化晚期姜城堡遗址,有最大房子,面积约124平方米。二是宝鸡渭水流域发现70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存。仅清姜河流域20平方公里内就有距今8000年~40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80余处[7]。三是发掘宝鸡市关桃园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福临堡遗址(距今6000年~5000年)、北首岭遗址(距今5100年~3700年)[8]。这两处遗址均发现陶祖和石祖(生殖崇拜物),有未使用的精制石斧。这表明当时己进入父系社会,且有权威人物。2016年7月14日,《中国文化报》报道:今宝鸡市石鼓山墓地“其族属有可能是古代姜氏族群。”经专家考证,石鼓山墓地主人为姜太公之女——邑姜。

由此可见,炎帝生成于姜水,并非无据之言。

黄帝以姬水成,后迁渭水流域。姬水位于何处?古代学者纷辨不断,但大多语焉不详,详者又偏执一据,导致炎、黄源于渭水流域,分南北族居。今学者多认同姬水,为河南省新郑潩水,或云溱水(又名黄水)、洧水、熊水。其主要依据:

其一,古今典籍、文献有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庄子·徐天鬼》:“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山”;《太平御览·地部七》“具茨山在今河南密县”;《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史记·集解》:“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皇甫谧曰:有熊,河南新郑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2005年《黄帝陵志》:“少典氏族最初活动和居于今河南新郑一带。”

其二,研究古史的著名学者也认同此说。1930年蒙文通《古史甄微》认为“‘黄帝号有熊氏。皇甫谧言:有熊,河南新郑是也。’盖起于河洛之间。”1944年钱穆《黄帝故事》言黄帝“最初活动的地域约在现在的河南中部,后来到达山西南部和陕西边境。”刘文学教授考证后认为:姬姓族总计56代。从黄帝始至帝喾,前四代在今河南;从第五代后稷至周幽王历27代居于今陕西的渭水、泾水一带;从周平王至周赧王历25代居于今河南河洛地区[9]。

由此可见,黄帝生成于姬水流域今河南新郑一带,比生成西北渭水说,更具说服力。炎黄大战后,族迁至今陕西渭水流域。

炎、黄大战及炎帝部落南迁。《史记·五帝本纪》对炎、黄、蚩三大部落集团及其他诸侯进行的一系列争夺中原的战争作了简约含隐的描述,其中涉及黄帝有“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的记载。“阪泉之野”,位于何处?历代学者多有探寻。不外为两地:一说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运城市盐城。另有今山西阳曲县、北京市延庆区、怀来县诸说。但自宋代《梦溪笔谈·辨证》认同“山西运城解池”说以后,古今学者多认为“炎黄阪泉之战”在今山西运城市盐城盐池一带[10];炎黄“阪泉之战”与黄帝擒杀蚩尤于“涿鹿之阿”,实为同一地域两个不同的地点,即今山西运城市盐城盐池周边地区[11]。

我们认为炎、黄大战,实与庙底沟文化(前3900年~前2780年),尤其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前2700年~前2300年)密切相关。实际上是炎、黄两大部落集团,在黄、渭、汾、洛黄河中游各流域,尤其是在今山西运城市直接争夺战略物质——盐池及生存空间的结果。

地下文物考古证实:庙沟底文化核心区域,大致分布在秦东。如华县元君庙、华阴陈村墓地有多人二次葬,渭南史家、临潼姜寨二期有多人二次葬,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战争遗存。秦东位于黄河三角洲黄河、渭水、汾河、洛河交汇之处,为考古学界公认的“中原文化”或“中原文化区中心地带”。汾河流域下游有“盐池”及陆运、水运之利。源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宝鸡市)炎帝部落首领炎帝,源于姬水(今郑州新郑市潩水,又云熊水)流域的黄帝部落首领黄帝,与源于东夷部落(今山东、安徽交界周边地区)首领蚩尤三大部落集团,于此发生争夺战略物质——盐池及生存空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前2700年~前2300年),是炎、黄两大部落集团发生一系列大战的确证(注:《史记·五帝本纪》言“三战”,并非确指,实言多次)。庙底沟二期文化,是北方仰韶文化晚期与北方龙山文化早期一种混交地方特色文化,主要分布于豫、晋、陕交界区域。可以认为豫、晋、陕交界区域小口尖底陶瓶消失以后,至陶鬲出现前,以筒形深腹罐、斝、釜灶、鼎、小口高领瓮等为基本陶器的组合文化[12]。

其一,小口尖底瓶突然消失,表明流行2000余年仰韶文化指征性器物,遭到来自另一区域新生强势文化的毁灭性破坏。历有学者及典籍认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提水吸饮工具,这不确切。因为这一时期,早有陶罐、彩陶盆等提水工具,且它有双耳可贯绳,立于瓶口下端双侧,用它在江河中提水,既不方便,又不能灌满,还不能平放。小口尖底瓶,当是原始部落先民一种祭祀诸神的器具。

从造型结构看,它内空不大,便于携带,可装果浆、米浆、泉水、血液等饮料,在浅耕、采猎、战争、婚配、生育、病亡等系列活动中,可以随时插抛泥沙江河中,进行祭祀。它的突然消失,表示新的一个强势部落集团,取代了另一个战败部落集团的习俗、信仰,从而导致战败部落集团集体记忆的整个消失。依当时情形看,这只能用当时连续不断的炎、黄大战来解释。

其二,陶斝的产生,是过渡时期新的祭祀诸神的器具。陶斝的造型,实质上是小口尖底瓶的变型。无非是扩大上口,由圆口、平底、三袋足组合而成,稳定牲极强,可能是一种烹煮魚肉、粮食,祭祀诸神的器具。这是黄帝部落集团战胜炎帝及蚩尤部落集团的大一统意识的表征性器物。

斝,《说文·斗部》:“斝,玉爵也。”国内多部字典释为酒器,似有不妥。有学者释为烹煮魚、肉的器具,因烹煮粮食,不便搅动易烤糊,这恰恰证明:黄帝战胜炎帝,并融合大部分炎帝部落后,成为中原诸侯共主,很可能将仰韶文化指征性器物组合成斝。它取代了小口尖底瓶,成为烹煮鱼、肉,祭祀先祖、神灵的祭祀礼器,直到鬲的出现。

其三,陶鬲的出现,是国家初级形态(邦国)的定型礼器。单把鬲首次出现在河南龙山文化(前2600年~前2300年)遗址中,它主要分布于豫西、豫北、豫东一带。其文化特征:陶器以深灰陶为主,基本不见仰韶文化红陶,单把鬲首现。有学者认为灰陶取代流行2000余年的红陶,是炎、黄大战黄帝战胜炎帝的证据[13]。有一定依据,但直接原因,当是黄帝部落改进了原始窑炉的密封技术,提高了窑温所致。因灰陶硬度增强,不易破损,黄帝成为中原共主后,自然在辖区内流行起来。

鬲,《周礼·考工记·陶人》《荀子·大略》均释为饮具,不一定确切。鬲,有饮具作用,但更重要的职能,当是重大祭祀礼器。《周礼·丧大礼》:“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孔颖达疏:“陶人,作瓦器之官也。重鬲者,谓系之罌也,是瓦瓶,受三升”。可见商周时,鬲已成为祭祀大礼的器具。《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其空足曰鬲。”大禹之时,陶鬲己被青铜鬲取代,故有此说。这足证陶鬲或青铜鬲首先是当作礼器使用,它传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斝的祭祀功能,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夏禹之后至魏晋南北朝,一脉相承。南北朝之后寺院庙宇中的铜香炉,极可能是古代青铜鬲演变的结果。

古代文献、出土文物、祭祀礼器斝与国家初级形态重大祭祀礼器——鬲的出现,表明炎、黄多次征战,最终黄帝联合其他六个部落,战胜炎帝成为中原共主而告终(《史记·五帝本纪》:“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及先秦文献记载:炎、黄两大部落联盟数代首领,率领部落族众,在近200年内,多次在黄河三角洲发生战争,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争。历史传说炎帝部落联盟首领,皆号炎帝,传八代。第八代炎帝榆罔被黄帝战败,其族裔大部分融入黄帝部落联盟。《国语·周语下》:诸夏人自称“皆炎黄之后”。战胜的黄帝部落联盟首领,釆取“和合”之策,安抚、分封炎帝榆罔。

《战国策卷六·秦四》《竹书纪年》梁惠王九年(前362)始载“榆次”地名,后者又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号伊耆”;“上古帝榆罔凭太行以居翼州。榆罔之后,国为榆州。”《尚书正义》:“耆即黎。”相传黄帝部落联盟首领,分封炎帝榆罔之子方雷氏于榆次(今山西榆次、榆社),炎帝榆罔将榆州国邑,设在耆(今黎城县)。共和国《山西大观》载:“榆罔帝统治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后榆州国被曲沃国(春秋时晋国)所灭。《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社,即指祭祀的地方,而榆社就是炎帝榆罔祭祀祖先的地方。这一带也是炎帝神农氏故事流传之地[14]。地下出土文物,也证实这些史载[15]。

炎帝榆罔战败不久,据《左传·昭公八年》《左传·昭公十七年》《帝王世纪》载:另一部分部落后裔,被迫南迁至今河南省郑州市北部一带立国,“初都陈,又徙鲁。”

其后裔一支,在尧、舜、禹时历代任诸夏朝廷“火正”(管理火的官员),祭祀火神,故称祝融氏。《左传·哀公九年》史墨曰:“炎帝为火师,姜胜其后”。《海内经》又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集解》引谯周谓“老童”即“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为火正,为祝融。”

今学术界多认同炎帝后裔高阳之曾孙,东南迁至今河南省淮阳市(亦说陈仓)。“初都陈”时,创造了大河村类型文化。王震中先生考证:大河村类型文化,当是祝融部落先民[16]。这一支炎帝后裔,最后被迁都于鲁(今山东曲阜),可能是祝融部落封邑。

约在炎黄时代,祝融氏主支,又南迁至江南历山(烈山,厉山),与上古历史传说中神农氏后裔,争战融合成烈山氏。《左传》《礼记》《路史》皆载:隨州上古为烈山氏。《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皆认同此说。今湖北隨州地下出土文物有:“花园遗址”及“冷皮垭遗址”,其文化内涵为屈家岭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之遗存。隨州市共出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50多处,出土文物3000余件[17]。

由此可推定:历山氏源于上古历史传说中神农氏后裔,也源于中原祝融氏之主支后裔。其主次之源,至今难考。《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历山在随州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昔]神农氏生于历山,所谓烈山氏也。”《春秋三传》谓烈山氏,“放火烧山而耕种也。”历山自古流传有农业和医药发明之神农氏的传说。烈山氏,极可能是上古历史传说中的神农氏,与炎帝直系祝融氏南迁,征战后融合成新的氏族部落——后称“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合称,始载秦汉间《世本·帝系》。有学者认为:由于战国时代学者的综合整理,故有炎帝神农氏之合称[18]。《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后弃继之,故祀以为稷”;三国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历山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通志·三皇纪》:“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隗氏。”由此推断:约在屈家岭文化及龙山文化时代早期,亦即传说为帝榆罔后裔烈山氏之子曰柱时,已号炎帝神农氏。这应是有依据的说话。

炎帝神农氏中祝融氏后裔之主支,之后迁至南岳衡山(今湖南衡山)一带,仍袭“炎帝神农氏”号。何时迁徒至此,以“司徒”主政南方,难以稽考。不过,亦有史踪可寻。

其一,古籍有载。《礼记·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防神农之事也。”《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又根据《管子·五行》《列子·汤问》《吕氏春秋·孟夏纪》《越绝书》《淮南子·时则训》的记载:主政南方的祝融氏,仍袭神农氏号;《尚书·大传》:“南方之极,自北户南至炎风之野,帝炎帝,神祝融司之”;皇甫谧《帝王世纪》明载:“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祀夏,配神农,从祝融。”这表明烈山氏主支祝融氏一支南迁之前,已号“炎帝神农氏”。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鬻熊,楚人让之……”然后又灭之。楚人自称高阳之后,高阳即为炎帝后裔。战国未《楚辞·离骚》屈原自认先祖先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楚人认祝融为其先祖,应与祝融氏南迁密切相关。在殷商时代,被楚人所祭祀,极有可能。

其二,出土楚帛书、楚简可证。楚帛书《五星占》:“南方炎,其帝赤帝,其臣祝庸(融)”,此载与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乙篇:“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相吻合;《睡虎地·秦简》183支:‘烦及岁在南方,其人赤色,死,火日。’从秦简‘火日’来看,与卜辞的‘火日’有相类似的系统”;长沙子弹库楚帛记:“雹(伏)戏”和“祝融”,道出了楚人远祖与祝融的世承关系,填补了神话传说史的空白[19]。

汤翠下班回来,院子里静悄悄的。平常这个时候,家里是最热闹的,女儿刚刚接回来,正是他们父女疯的时候,侯大同陪着女儿玩玩具,跟女儿捉迷藏,教女儿识字……

其三,湖南地下文物出土有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衡阳市陆续在南岳区南岳镇东8公里处,发掘了彭家岭遗址,范围约1万平方米,出土石器、石斧、锛等,均磨制;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黑陶,以及印纹硬陶;纹饰有回纹、菱形纹、人字纹、波浪纹、绳纹、蓝纹、方格纹、附加堆纹与镂孔,其中方格纹多见;器形有罐、釜、壶及锅形器等。遗址下层以夹砂红陶为主,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上层以印纹硬陶、泥质灰陶为主,相当于商代。另外,衡阳县福溪乡1974年发掘有金山岭龙山文化遗址。商代陶片多印纹硬陶,与彭家岭遗址印纹硬陶相同。衡南县泉湖乡发掘罗卜滩龙山文化遗址,其文化内涵与金山岭遗址相同。1986年耒阳市大市乡长洲村发现宜塘坳遗址,文化内涵与金山岭龙山文化遗址相同[20]。以上龙山文化遗存,与中原文化有渊源关系;商代文化遗存,多属古越人文化。这佐证:烈山氏中炎帝后裔祝融氏,号“炎帝神农氏”,曾在今南岳衡山境内活动过。

综合古文献所载及地下文物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断:约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前7000~前2000年),中国大地无论南北,皆有上古历史传说神农氏时代(时限长约2000多年)。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代早期,即相传为炎黄时代黄帝之孙颛顼时期,高阳之曾孙“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命曰祝融,族裔属祝融部落,其首领历为炎黄部落联盟火官,功高威重,后为华夏族部落尊崇。至尧、舜、禹时代,祝融部落首领,仍袭华夏部落联盟“火正”之职,且分居四方。其中一支约在距今4600年左右炎帝帝榆罔后裔时期,仍继任火官,并委以“司徒”重任,主政南方。与南方上古历史传说神农氏后裔,征战后共居一处或各分支族居,共同接受炎帝帝榆罔统治、管理。《路史·卷八》载其首领“其治百年,葬衡阳之阳,是谓祝融峰也”,祝融氏族居南岳(今衡阳市南岳区)四周后,因袭“炎帝神农氏”,是有依据的说话。

祝融首领去世后,奉为南岳衡山之神。共和国《南岳区志·大事记》:“周(代)祝融峰顶建祝融庙。”其时,是否建庙,待考。约在楚悼王吴起变法(前386~前381)时,在今湖南境内设置了洞庭郡、苍梧郡。其时,南岳境域是否置县,无考。战国中后期,楚国于今衡阳市区置庞邑(军邑或县邑),后属秦洞庭郡(秦初旋改为长沙郡)当可信。约在此时期,楚人在南岳衡山主峰,建祝融庙祭祀先祖,故名祝融峰。

之后,炎帝神农氏后裔,族居湖湘何处?国史、典籍无明载,但在地方志及文献中,多有载。

其一,清《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其出源何处,至今难考。

然而,耒水自宋代史籍皆云源于耒山(城头寨),有一定文化依源。宋代《太平寰宇记》:“耒山在郴州义昌县,考义昌废址与城头寨邻南,耒水流寨脚,正耒水也”;宋代《九域志》:“桂阳县有耒山、耒水”;明代《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耒水出桂阳县南五里耒山下”;明《万历郴州志·卷之六》:“耒山在桂阳县南,四面孤绝,耒水所出之南,有屋岭山”;清代《湖广通志》:“耒山在桂阳县南五里,耒山在县南,西流资兴,又西北会郴水,经衡阳之耒阳注于湘”;清同治《桂阳县志》更明载:“耒山,在县南五里城头寨……其南耒水流出寨脚即耒水也。山下水深莫测,山形首耸身扁而平,俨一耒耜,又名天马山”。上文引文中“义昌”、“桂阳”皆今汝城县旧称。

但以上诸载,皆与实情不合。今考耒水源于今桂东县黄洞乡青竹村烟竹堡,并非汝城县井坡乡城头寨(文献载:古耒山),城头寨水,是耒水上游源流之一,并非源头。

历史传说,其史实难以考证,但上古历史传说,多有历史的片断及历史的影子。以上历史传说与民俗活动,皆集中于湘江支流洣水、耒水流域,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又多指向“炎帝神农氏”(耒水流域及洣水中上游流域,多称为“神农炎帝氏”),这就值得我们追探溯源。

其三,文物考古有证。共和国《衡阳古遗址》载:耒阳市大市乡长洲村宣塘坳、大市乡大市村贺家坳、遥田镇跃进村高陂冲、雅江乡新华村大岭,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出土文物看,多属屈家岭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24]。前者距今5000年~4600年,后者距今4900~3900年。衡南县泉湖镇建伟村罗卜滩、衡阳县福溪乡育新林场金山岭,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郴州市资兴市唐家岭龙山文化遗址,汝城县文明镇楼江村、泉水镇柏(百)园村、热水镇牛头岭、卢阳镇石寨脚、三星镇殿华村狮子山等,均发现新石器时期早期及屈家岭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遗址;桂东县沙田镇龙头村横岭堆倒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人类居住遗存。

株洲市所辖各县、市、区之洣水流域渌水流域,至1991年统计共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1处,其文化遗存以段石锛、红陶鬶、磨光黑陶壶、粗柄镂孔豆和多样式按窝、戳印纹鼎足为特征[25]。其中炎陵县东风乡梅山口遗址、鹅坡上遗址,霞阳镇樟树下(原城东乡,1996年并入霞阳镇)平头岭、太平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一定代表性。樟树下遗址面积64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6米,出土文物有斧、锛、砺等石器及夹砂灰红陶片、泥质灰红陶片,为县内文化堆积层最厚遗址[26]。

另一支族裔溯湘水而入上中游,或溯耒水而上并翻越八面山,再沿洣水源头而下,族居在今茶陵、炎陵洣水中上游,与南方神农氏后裔争战后,和合共居。其中一位杰出首领,为耒耜农耕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相传有七大功绩:即制耒耙教民耕稼、尝百草首创医药、立市为集、治麻为布教民着衣帛、作五弦琴以娱百姓、剡木为弓以威天下,作陶器改善民生,后世称其为“炎帝神农氏”(当地历称为神农炎帝氏)。

自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文中“在位一百二十年”,非指一代炎帝神农氏首领。南宋罗泌《路史》:“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文中“长沙”、“茶陵”得名,附会无据,多受明、清学者病詬。但明指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是有贡献的。

自此后“炎帝陵”受到历代官方及民间尊崇。宋乾德五年(967),朝廷确定炎帝陵在今炎陵县(原酃县)鹿原陂。《舆地纪胜·古迹·炎帝庙》:“爰即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又禁陵山樵牧,“置守陵五户”,列为祭祀之始祖陵。乾德六年(968),又诏以祝融配祀。开宝四年(971),置守陵七户。越二年(973),“复有旨修焉。”元代有祭祀。明、清、民国,直至共和国祭祀、复修,历代《酃县志》皆有记载,尤以共和国《酃县志》记载详备。

[1]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炎陵志[A]. 酃县志[C].清同治12年.

[3]考古学[A]. 中国大百科全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6]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陕西省炎帝[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8]宝鸡北首岭[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9]刘文学.黄帝所居“姬水”新观察——今新郑潩水可能是古有熊国之姬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

[10]张念征.浅论阪泉之战[J].管子学刊,2016,(3).

[11]柴继光.轩辕皇帝与河东[J].运城学院学报,2007,(4).

[12]魏兴涛.庙底沟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晋西南地区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16,(5).

[13]金宇飞.炎黄传说考古学证明[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裴一荣,石建兰.榆次国最后的国都[EBOL].榆次人民政府网站,2011-08-17.

[15]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6]王震中.大河村类型文化与祝融部落[J].中原文物,1986, (2).

[17]黄建勋.隨州出土文物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8]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9]沈建华.由出土文物看祝融传说之起源[J].东南文化,1998,(2).

[21]茶陵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

[22]周新发.神土炎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23]王厚成.攸县牛下脑——神农传说的地方[J].湘东文化,2017,(2).

[24]耒阳市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25]株洲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26]酃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7]彭雪开.耒阳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内部文稿,2016.

(责任编校:简小烜)

ResearchontheYandiShennongClanMovingSouthtoHunan

PENG Xuekai

(Xiangdong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The Shennong Clan lived south and north during the ancient legend times. During the Yandi and Huangdi Period, the offspring of the Shennong Clan in the north, the branch of Yandi tribe, gradually moved south to the present Suizhou in Hubei province.It merged with its offspring in the south to form the Yandi Shennong Clan, also called Zhurong Clan. About 4600 years ago, during the Yandi Yuwang period, it further moved south to Nanyue Hengshan in Hunan province, mainly governing the south. Later on, its descendants transferred separately to the present Mi River and Lei River basins in the middle- upper reaches of the Xiang River. One outstanding tribe leader among them took over the Name Yandi Shennong. After he passed away, he was buried in the back part of the tea village—Luyuan Slope of Luyuan Town, Yanling County today. He is worshipped by his descendant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thus this place is called Yandiling.

the Yandi Shennong Clan; Huangdi; Zhurong Clan; moving south to Hunan

K21

A

1008-4681(2017)06-0069-08

2017-06-18

彭雪开(1953— ),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地名。

猜你喜欢
神农氏炎帝黄帝
神农氏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神农氏尝百草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筑健康新长城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