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可谓轰轰烈烈。在此过程中影响最大最深的当属语文课堂教学。几经学习及亲自试验,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而课改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分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通过合理的分组,教师合理的引导,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很好的提高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构建;语文;学习小组;提高;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但是,合作学习如果流于形式,成为点缀,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赢得评课教师喝彩声的必要手段,为讨论而讨论,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障碍。这样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 合理分配小组,奠定基础
传统的语文课堂,一般都是两个人坐一桌,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一般不做机动调整,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异质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途径。我是这样变通的:
合理分配优等生是关键,每一组分配至少一名优等生,让他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和组织者以及任务分配者,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教会学有困难的同学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组内各层次的成员乐于接纳对方,又乐于倾吐自我,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中等生要成为组内中流砥柱,由于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中下等生在面对接受新知识、归纳分析等学习任务时,往往需要更多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如果一味地强调优等生的作用,无视这种“时间差”的存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在优等生的滔滔不绝中放弃了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 教师合理引导,提高效率
改变原有“同桌式”座位,改为小组合作式。大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其真正的作用,反而认为这样正是给自己提供了“偷懒”的机会。再加上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更要防备部分学生不劳而获。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第一,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第二,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那么小组讨论,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一言堂”,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总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第三,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師指定组内的优等生,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三、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学习小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可以说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前提,加上教师及时合理的指导,并制定切实可行小组评价机制,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合作精神和学习方法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玉姣.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语文教学课堂.课程教育研究,2015.
[2]贺旭.中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的有效构建与运用.信阳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
梁小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宁夏西吉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