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足以证明理科在当代学者心中的地位,这其中物理学更是在科学界有着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地位,对于高中来说是物理学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由此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及探讨。
关键词:高三物理;物理说题;自主参与
对于高三的物理课,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总结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案,并调动学生主观意识,积极思考,成为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让学生不再因为问不出问题、思考不全面而苦恼,这个方法就是——说题。就此方案我们进行下面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 说题的方式
说题——顾名思义,通常理解为对具体题目的解析。而我们总结两种方式,第一种教师说题,由教师对课题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正确认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可以直观并正确地接收信息,避免钻牛角尖,走入误区。第二种是学生说题,由学生亲自解析自己对某个题目的认知和解题思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分析课题,更有效地使同学间听清楚、听明白,培养了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并产生内心的成就感,也可以让教师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判断学生准确性及灵活性,便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精神状态和个体独立特点。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可以使高三学生轻松面对重点、难点题型。另外在学生说题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表现物理概念的“路程、位移”,“速度、速率”,“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动能、动量”,“电势、电势能、电势差”,“光的能量、光照强弱”等;表现变化关系的“变化量(变化的多少)、变化率(变化的快慢)”,“增加了、增加到”等表现判断的词语“一定”,“总是”,“未必”,“始终”等;表现极限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少”,“最值”等。由于物理学的自身特点,是要求语言严谨,公式明确,教师为避免学生用错词语或不严谨表达方式,应给予正确引导和确切说明。
二、 说题内容
由于高三学习属于冲刺复习阶段,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教师应把握说题范围,着重说明重、难点的习题分析,我们将题型大致分为判断题、计算题、填空题几种形式,判断题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对细节的掌握,对于容易记混的知识点做一个明确判断,让学生牢记并区分。计算题是利用公式检验学生对题型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快速准确地读懂命题并找出适当公式计算结果。由于理科的逻辑关系复杂,学生必须培养出认真审题的习惯,才能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导致错误。填空题检验学生基础记忆部分,物理学需要记忆并证明部分较多,要求学生们反复记憶,填空题就可以很好的辅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说题的内容大致包含说思维、说策略、说规律三个环节。1. 说思维。思维是掌握事物本质规律、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掌握合理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要求说出思维的方式及依据;说出思维的过程及依据。2. 说策略。物理定律、公式等是架设未知量与已知量的桥梁,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策略,寻找最佳解题法。常见的策略有转化策略(特殊问题变为常规问题)、守恒策略(找不变物理条件)、极端策略(找极限值)、整体策略(建立整体的物理模型)等。要求说出问题解答所必需的步骤,包括所运用的物理定律、公式等;说出尽可能多的其他解题方法。3. 说规律。要求说出经验性解题规律,主要包括一题多解型最佳方案,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扩展原理,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解法等。
三、 学科间联系
高三的物理知识大多较综合,包含多个物理概念,涉及多个物理过程,需要运用多个物理规律。一道综合题是一环套一环,句中都透射出物理现象,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透射出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透射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透射出回音的现象,“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透射出凸透镜成像原理,“千里眼,顺风耳”透射出电磁波传送信号的现象等;物理与化学的联系:在学习原子、原子核时充分体现出来;同时物理与英语也有一定的联系,很多物理量就是相关物理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像时间、力、速度、功等等;再有像万有引力一章中与地理知识也有一定的联系;与物理学科联系最密切的应属数学学科了,可以说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数学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和工具,像各种函数的应用,处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这类复合场中运动时要用到的几何知识,再有像组合、数学归纳法、极限、导数的应用以及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数学思想等。因此,在教学中挖掘物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进行教学,对加强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有裨益。
四、 结语
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逻辑思维要求严密,想要学好物理学,要有很强的头脑风暴和专注的意志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无论生理及心理都是人生中最鼎盛的时期,思维十分的活跃,所以更应珍惜时光,用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学习成果,一个好的学习方案和习惯将使高三学生如虎添翼,迈向辉煌。
参考文献:
[1]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倪致祥.Mathematica 7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韩亮,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