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江
非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相对算是小众。因为接触的机会少,所以我对其了解也仅为皮毛,甚至因为难得能喝到高水准的南非葡萄酒,还对其存有不少偏见。每次酒展,我都会跳过南非展区,因为实在无感,也很陌生。
终于有机会能去南非,这个以彩虹之国闻名的葡萄酒产区国。看了行程,飞机到达城市是开普敦,我走访的目的地是西开普省。南非超过90%的葡萄酒产量都来自于西开普省。开普敦是西开普省的省会,也是南非3个首都之一,南非国会、立法部门及很多政府部门都在开普敦。
西开普省的葡萄园从沿海地区到海拔地貌各异的山脉,以及朝向不同的山坡谷地一直到平原,呈现复杂的风土多样性,所以南非大部分葡萄园选择于此。
目前,南非酿酒葡萄种植区横跨800公里,总面积有大约99680公顷。其中在西开普地理大区内有六个主要地域大区,分别是:布里德河谷区(Breede River Valley)、南开普沿岸区(Cape South Coast)、滨海区(Coastal Region)、克莱茵卡鲁区(Klein Karoo)、象河区(Olifants River)、博贝赫区(Boberg)。
西开普省旅游篇
从北京出发到香港转机,再飞行不到13个小时到达南非约翰内斯堡,排队入关,提取行李,然后办理值机托运去开普敦。在机场的经历,能明显看到南非政府在推动多种族平等融合方面的努力,也能感受到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工作效率以及敬业程度方面还需要推进改善。
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机场很容易看到中国银行和华为等中企的大幅广告。
到达开普敦,看着就像是典型的欧洲城市。当地的朋友或是网上攻略里都提到,南非因为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所以整体治安不佳,不过开普敦治安是不错的,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市区繁华地带,白天出行一般是安全的。当然也要提醒一下,开普敦的一些不太安全区域主要是非正式定居点,一些偏远地带,出行时避开即可。
到了开普敦,还是要去几个必去的景点。首先要去的是在市区的桌山(Table Mountain)。桌山被誉为“上帝的餐桌”,山顶平坦如桌面,山景壮美,是户外登山的绝佳之地,还有世界上少数景点才有的大型360度可观看全景的缆车设备。我们行走在桌山,看到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和不少小动物。据说整个桌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一千多种花卉植物,一百多种鸟类及岩兔、狒狒、狸猫等小型野生动物。另外山顶可俯瞰开普敦市和桌湾,移步换景,我已经在考虑下次来度假的日程。
还有一个必去的景点是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传说中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地,也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虽然现在被科学证实非洲的最南端是距好望角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而双洋交汇也并非好望角,不过游客们似乎并不在乎这有趣的错误。站在灯塔旁,遥想当年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探险家们通过这里去亚洲,面对惊涛恶浪沉船无数的海域,也是够胆战心惊的。好望角现在也是自然保护区,有不少第一次见到的原生植被,路上还遇到悠闲踱步的鸵鸟,还有霸道的狒狒。
最后一个必去的景点是非洲企鹅公园。企鹅公园Boulders是桌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憨态可掬的非洲企鹅在海滩上悠闲自在,我们还看到企鹅帮派欺负小弟的场景,也有温馨的一家三口的小幸福。
西开普省葡萄酒历史篇
西开普省葡萄酒产区行走期间,南非葡萄酒协会(WOSA)的亚太区市场总监Michaela Stander女士和西开普省贸促会的Che先生,给我们穿插介绍了西开普发展概况,还有南非葡萄酒历史和现状分享。他们希望能推动更多的中国人到南非西开普来进行葡萄酒主题旅游。
要真正了解南非葡萄酒,必须了解南非葡萄酒的特殊发展历史,基本也就是西开普的葡萄酒历史。
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开普地区建立补给站,为本公司往返印度的商船补充新鲜食物。后来发展超出预计,补给站变成了商埠,带动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后来还形成了一个民族。
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成了开普第一任总督。他在1655年种了一块葡萄园,1659年2月2日第一次用开普当地的葡萄酿出酒来。这开启了在Roschheuvel(现在的Bishopscourt和 Wynberg地区)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历史。里贝克鼓励农民种植葡萄,但是他们最初并不积极。
因为荷兰人并没有酿酒传统,一直到1680~1690年,大批胡格诺教徒逃难到开普,从而推进了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胡格诺教徒作为宗教难民,身无分文,只能靠一技之长来谋生。他们根据新环境调整应用酿酒技术,他们的文化和技能对开普地区的葡萄酒产业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18世纪,因拿破仑喜欢甜酒vin de constance,南非葡萄酒在欧洲宫廷打开了知名度。19世纪上叶,南非葡萄酒行业因英法战争获得商机,产量在45年间从50万升涨到450万升。19世纪中下叶,由于市场变化以及1886年开始的根瘤蚜虫病害,使得大批葡萄藤死亡,葡萄酒行业萧条。1918年葡萄种植者合作协会(KWV)成立,市场逐渐规范,葡萄酒行业开始稳定、增长和繁荣发展。1925年开普敦大学贝霍尔德教授(Abraham Izak Perold)成功地用黑皮诺Pinot Noir与神索Cinsaut(又名Hermitage)进行异花授粉培养出南非的特色品种Pinotage。它既有黑皮诺细腻的特点,也具有神索的易栽培及抗病性。20世纪中下叶,由于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遭到国际社会经济制裁,南非葡萄酒行业失去国际市场,长期处于低谷,发展也停滞不前。1990年曼德拉获释。1994年南非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至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资本、先进技术和理念影响到南非葡萄酒产业,南非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葡萄酒生产国(产量)。
西开普省酒庄篇
Audacia winery。走访这家酒庄,试到了酒庄正在主推的引以为豪的健康型葡萄酒,既没有在生产中使用常用的硫来保护酒液,也没有用橡木桶来培养酒。两部分功能都用当地的植物制成品来代替,从而实现更健康的目标。这个技术还申请了专利。蛮有情怀的庄主说这个专利可以免费给南非其他酒庄使用,但不能授权给国外酒庄。
从我品鉴的结果,每一款酒都会有加入的植物制成品的主导气息,入口轻柔易饮,感觉是为了健康损失了些酒的香气复杂度和结构感。当然这无关对错,这是庄主理念的实现,更可看出南非葡萄酒产业的宽松环境。
我们参观酒庄时,正好是周末酒庄开放农家乐活动Root 44 market。规模很大,有乐队,有不同风味美食的市集,还有工艺品集市,数百游客和家人朋友一起,在酒庄惬意吃喝。这才是生活。
Villiera Wine Estate 。这家酒庄,给了我两个感动。刚进去,看酒庄在实验做自然甜酒,这是我喜欢的酒种,当然感动不是这个。和庄主Simon Grier交流后才知道,酒庄一直在提供场地等资源支持NGO的未成年人教育项目,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00多人次的未成年人在这里接受过教育,还看到一些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在嬉戏打闹。看着这些不同肤色的孩子们快乐单纯的笑容,我还真是被触动了。另一个感动是参观了Villiera酒庄和另外两家邻居一起设立的220公顷野生动物庇护所,看到成群的跳羚、长颈鹿、南非羚羊、黑面羚羊、草原斑马等野生动物。自然的壯美,远处山脉、夕阳、草原和动物们的生命力,让第一次体会这种场景的我,甚至有点激动。
皮诺塔吉葡萄品种协会(Pinotage Association)。以前在国内一直认为南非的特色代表品种皮诺塔吉(Pinotage)是一个没有太大潜力的葡萄品种。因为在国内从来没喝到过一款像样的皮诺塔吉,包括在香港或是内地的酒展上。所以当组织方安排我们和皮诺塔吉协会的代表沟通,还要品鉴十来款皮诺塔吉干红,我心里并没有重视这次品鉴。不过等我品鉴这十来款皮诺塔吉时,才知道自己一直是井底之蛙,不同风格,无一例外都是高水准之作,有饱满庞大的,也有庞大细腻的,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对这个品种的印象。我还很荣幸地遇到了为皮诺塔吉赢得声誉的“皮诺塔吉之父”BEYERS TRUTER,学习到不少新知识点。这是此程我的最大收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