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何明
【摘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科书中内容的呈现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以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转变过程,发现教科书中“问题设计”出现的位置由节末到贯穿于课文之中,呈现方式由单一变为多样,并承担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功能,体现了当代学习观关注有意义学习的主动性、认知性和建构过程。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教科书 问题设计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62-01
0
教科书能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课程实施的重要媒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科书的设计有关密切的联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通过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来实现。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生根据教科书中“问题设计”进行学习,实质就是通过具体的认知操作,建构知识的意义。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多家出版社以《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写了新的教科书。高中地理新教科书在“活动”、“读图思考”、“探索”等栏目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转变过程,以探讨其教学意义。
一、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转变过程
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转变过程,可以从“问题设计”出现于课文中的位置和 “问题设计”的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呈现出类型单一到类型多样的变化;“问题设计”出现的位置,则是由节末到贯穿于课文之中。
表1 三个版本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比较
二、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教学意义
(一)“问题设计”承载着部分知识
王肇和(1985)曾研究过学校教材内容组织形式的问题,提出了“把教材内容归结为一些问题进行组织的方法——问题法”的观点,并认为,这种方法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趣味性较强,并且把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放在中心地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后来,他进一步研究(1986)发现,当时的地理教材没有较好地体现知识的获得过程,例如关于“我国的气候特征”的表述,当时的地理教材是直接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作者提出,是否可以选择我国一、二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把它们的气温降水量示意图与世界同纬度若干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示意图在教材上表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图表做几题选择填充题。通过做题,然后再归纳出我国气候的特征。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会被动地接受材料,而是主动地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
以上分析表明,“问题设计”是教科書中知识存在方式之一,并且是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与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知识相比,“问题设计”中不仅包含着知识,并且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发现知识。
(二)“问题设计”——“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2004”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以“活动”、“读图思考”等栏目为载体,这些栏目占教科书栏目的比重较大,必然会对教学产生影响。由于“问题设计”需要学生的思考,所以,它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以前的教科书不同是,“2004”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还承担了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表2 “00”版和“04”版高中地理教科书
相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
例如,表2显示列举了部分“2000”版和“2004”版两套高中地理教科书相同内容(以《地理1》部分内容为例),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相同的内容,在“00”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是通过正文直接提供结论,而在“04”版教科书,则是通过“问题设计”的形式,在“活动”或“读图思考”栏目中呈现出来。 “2004”版的教科书则体现了参与式的学习方式,结论的获得,必须经过思考、探究。因此,“问题设计”是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褚亚平,林培英,王肇和 著.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1.
[2]王肇和.学校地理教材表达的研究[A].载于:褚亚平主编.80年代地理教育硕文[C].涿洲:测绘出版社,1991:117.
[3]王肇和.中学地理教材文字表达探讨[A].载于: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编.地理教学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19.
[4][美]Stard,A..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t.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8(27):4-13.转引自:郑太年著.学习:为人的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