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17-12-11 11:59陈红彦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型社区培训

陈红彦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党和国家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将建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8年,河南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把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列入职业教育攻坚的重要内容。2014年,启动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和新一轮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审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我省社区教育的发展基础,加快了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2016年9月,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校长培训暨全省成人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新郑召开,激发各地区先后行动起来,在传统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努力向新型社区教育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社会变革带动社区教育的改革转型

最近,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热播,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的改革成果,引起了广大群众热议。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會、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领域,必须要在这场改革大潮中顺应时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寻求突破。

(一)社会结构变革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我国由城乡二元制社会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城镇化率接近60%,农村成了老弱病残留守的空心村。城市的繁荣发展,疯狂地抽取着农村的人口、劳动力、财富资源和生命活力,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在农村已经近乎无人可教,必须向社区教育转型。

(二)老龄化社会到来

连续2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养育子女的高额成本、人们养老防老观念的转变,叠加形成了低生育时代。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卫生条件的改善、保健意识的增强,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教育逐渐成了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变迁,农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越来越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日渐增多。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时尚。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为重要任务的成人教育必须向服务人们创新创业转型。

(四)生活方式转变

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赋予了中国人特有的向往田园生活的浪漫情怀,留恋过去分散的家庭联产承包和手工业生产方式,面对当前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模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已经势不可挡。海陆空立体化出行方式,报纸电视互联网多元化获取信息渠道,已经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人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居民幸福生活需求,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五)人际关系变化

家国天下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人们从村落的熟人社会进入城镇的陌生社区,邻里间从鸡犬相闻、守望相助变为戒心防备不相往来,行为上从家规家训的道德约束变为法规法制的法律约束,心理上从沿袭民俗的文化归属感变为身若浮萍的流动孤独感。成人教育必须在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

(六)教育发展规划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宗旨,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社区教育要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党和政府要求社区教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改革步伐,扩大教育供给,有力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视域下,社区教育的主要职能更加明确:承担起党和政府对民众的教化引导职能,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精准扶贫脱贫的教育职能,帮助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承担起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的职能,形成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合力;承担起老年人教育服务的职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承担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能,积极推进全民终身学习。

二、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供给侧改革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坚持学习者为中心。永远站在学习者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不同群体居民的学习动机,满足不同类群居民的学习需求,遵循需求者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引领发展,坚持发挥基层作用。突出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全纳性特点,善于发现民间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奇才高手在建设学习型组织和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作用。

扩大供给,坚持特色内涵发展。不断扩大社区教育供给,逐步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加强调查研究,挖掘社区特有的教育项目,培育并扶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促进内涵发展。endprint

(二)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社区教育的理念要突出先进性,能够体现成人学习过程中自觉自主的特点,要从传统的传递式“我教你学”向满足居民需求的菜单式“你学我教”、互助式“互教互学”转变。

社区教育的目的要突出人的本性,能够体现人们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幸福的价值取向,要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向重点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要具有开放性,能够体现社区居民学习的社会性、开放性特点,要从封闭单一的课堂培训模式向灵活开放的学习交流模式转变。

社区教育的资源要具有统筹性,需要政府协调行业合作和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要从单纯的教育机构向社会教育资源平台(社区居民学习中心)转变,由教师向教育服务者(社会工作者)转变。

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要具有全员性,能够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全民学习的需求,要从传统成人教育服务农民向服务城乡全体居民转变。

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多元性,能够突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全方位学习,从传授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向服务全体居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转变。

社区教育活动要具有针对性,能够体现社区教育的地域性、乡土化特点,要把全民终身学习的国际理念向具有地方特色的具体实践和经验转变。

三、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供给侧看发展现状与主要难题

保障发展的法律政策缺位。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全国各地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实践经验尚不丰富,制度框架尚未完善。虽然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在全省乃至中部省会城市中发展态势较好,但仍然缺乏省级立法的支撑和保障,政府的文件在执行中存在落实不力、选择性落实的情况。

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成果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造成政府主要领导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主要领导热衷就能快速发展、冷落就举步维艰的情况。政府和主要领导的重视不足,造成社区教育缺乏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办学经费投入远远不足,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人员编制难以落实,职务晋升渠道不畅,有的地方或有的方面还存在教育系统内部歧视社区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

部门责任交叉。社区教育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基层社区居委会广泛参与。然而,在当前条块分割的行政运行模式下,许多部门愿意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不敢主动作为,不能主动打破行业资源垄断和部门利益,从而造成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

居民学习欲望明显不足。受认识和意识的局限,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学习还没有成为人们的发展必需品,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经费保障难,学校发展难,学员组织难,这很容易让社区教育出现教师不愿意、领导不满意、群众不乐意的不良局面。

(二)从需求侧看发展现状与主要难题

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有待提高。由于投入的严重不足,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不完善,学校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设施不足,配套设备落后,如有的培训教室因没有安装空调,居民不愿意来学习。

信息不畅和教育供应不足。社区教育服务总体供应不足,培训活动未实现常态化;教育培训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安排不科学,群众不了解情况,不知道具体的培训项目、内容、时间、要求,知晓率、参与率低,回头客增加不明显。

对牛弹琴和内容不接地气。讲课专家理论高深、自说自话,百姓听不懂,管理干部苦思冥想、自娱自乐,百姓不买账。社区教育沉不到社区,农村成教进不到乡村,停留在社区学院、乡镇成校。

形式主义或急于求成,轰轰烈烈搞培训,场面宏大一阵风;不成体系不管用,浪费时间一场空。总之,教育服务能力弱造成吸引力不强。

四、破解难题与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一)落实发展责任,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发展保障机制

省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促使地方法规的确立,制订发展规划,加强政策监督落实,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

市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实施科研引领,督导下级落实发展责任。

县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区域内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切实落实发展责任,保障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建立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乡级政府和社区教育机构要组织实施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居民教育发展台账,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开发乡土文化课程,培育特色教育品牌,积累实践经验。

社区(村)级教学点要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发布信息,提供学习场地,让居民能来、愿来、想来。

(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学校+”教育服务平台

整合阵地资源,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政府要协调社区学校和文化、人社、农技等七站八所合署办公,提升社区学校硬件标准,完善培训服务网络,在社区内组建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打造“一刻鐘便民学习服务圈”,方便居民就近接受教育服务,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赢。

整合教师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满意率。由乡级政府领导任辖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人,充分协调辖区内教育资源,保障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统筹性、针对性、持续性。落实“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一”的成人教育教师配置标准,负责日常成人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主动与人社局、科协、组织部人才办等联系,广泛选拔各行业骨干人才担任兼职培训讲师,满足群众学习需求。聘请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学习社团负责人、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和大中专学生组成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

整合项目资源,提升教育惠民精准度。现行的条块分割式行政管理体制,致使社区教育资源分散在教育、人社、扶贫、妇联、残联、科技、移民等20多个部门。要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打破行业垄断和单位壁垒,建立教育培训资源台账,实行统筹安排,在办事处(乡级)层面建立“社区学校+”培训运行模式。

(三)准确把握内涵发展主线,逐步凸显社区教育价值

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其重要性、必要性、不可替代性。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对经济转型升级、对社会和谐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必多说,但是,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才是最重要的存在理由。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为居民学习服务中,离开了教育部门别的部门就做不成、做不好。很多乡镇成人学校和社区教育机构在协调妇联做家庭教育、协助人社部门做就业培训、协助民政部门做公益慈善,这很好,也很有必要,都是社区教育整合教育资源为居民服务的范畴。教育部门要做别的行业做不成的事情,做具有教育部门特色的事情,做体现教育职能的事情,就是不可替代。把教育的事情做成品牌、做成精品,也是不可替代。

内涵发展还要实现“五个有”:有特色品牌、有核心项目、有自编课程、有成熟经验、有自创理论。一些学校每年都组织几十次培训,但培训项目广泛却无重点,培训对象全面却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很多却无特色,没有值得看的亮点,没有值得推广的经验,没有值得升华的理论。所以,各学校要围绕特色品牌建设,组织系列性培训,开发课程,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四)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

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学习中心能力建设,体现在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和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区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社区教育与成人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在社区中广泛培植学习共同体和组建学习型组织,让一个个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组成不同类别的学习团队,通过居民“同自觉—共做主—互为师—自评价”地自主学习、平等交流、共同生活,变革学习方式,重建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关系,重建社区共同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推进人们自我更新和生命成长。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学习型社会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A17122)■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型社区培训
会议·培训
基于核心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型小学英语社团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会议·培训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