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活动周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

2017-12-11 00:17陆俊杰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认可度职业院校职业

陆俊杰,教育学博士,副教授,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将职业教育活动周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联系起来的原因不必多说,这是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初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升还需持久努力。

一、职业教育活动周成效明显

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之初,政府文件、领导讲话、媒体宣传中均会提到,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显然,职业教育活动周确有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诉求。尽管这种诉求并不唯一,但至少可以作为其中一个最为切近的考查指标。应该说,这种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从历届活动周的主题也可见,职业教育活动周确实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沟通对话的重要渠道之一。2015年的主题是“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2016年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2017年主题为“共筑职教梦 喜迎十九大”。职业教育活动周与经济社会发展脉动合拍,也再次彰显“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色彩。

从活动周举办主体上也可见其影响力的逐渐拓展。活动周由国务院批准,起点是比较高的。2015年活动周的相关文件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2016年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2017年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下发。

从参与部门的数量和范围上,也可见活动周得到了越来越多部门的认可,其影响力逐渐扩大。2017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要活动包括“四开放,一走进”,即开放校园,开放赛场,开放企业,开放院所,走进社区,也是在前两届活动周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延续。从其覆盖范围看,也确实逐步实现了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和举办相关方的深度参与,实现了职业教育活动周营造氛围、开放办学的心态和气度。总之,职业教育活动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的作用。

二、仍需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从更大范围看,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升,仅靠职业教育活动周显然是不够的。尽管我们并不否认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标签和引领作用,但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然是个更大的工程。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究竟怎样,还需现实的多维考量。下面选几个小视角作分析。

学术研究方面,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曾一度受到学界热议。学者们分析了诸多问题,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尽管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已经有许多改进和提升,但仍然有些硬骨头并未完全啃下来。比如,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接受职业教育成为技术工人,工资收入低;就业质量低,权益得不到保障;发展空间受限,未来收益低。”顯然,这种局面当前并未完全改观,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虽然这并非职业教育界一家所能作为,但客观现实却是谁也无法回避的。

社会舆论方面,初中班主任“学习不努力,只能上职高”的告诫余音犹在时,某大学“本科不努力,毕业变专科”的新论又引热议,部分学校实习安排不好时被媒体冠以“职业学校”之名而一概而论的报道还时常出现,其背后的逻辑和认识误区仍然值得深思。

学生高招报考意愿也可折射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的问题。2017年高招录取的最大变化是,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多地将高考录取批次合并,原来意义上的二本线、三本线分开的做法被取消。应该说,这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是个利好消息。但真正到了志愿填报时,人们发现,职业院校依然是大多数学生在招生最后阶段不得已而考虑的选项。

我们再以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宣传为例来分析一下。活动周起初,教育部要求各地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专栏或开设专门网站进行活动展示与宣传。活动周期间这种要求确实得到了贯彻。但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再查看可以发现,国家的宣传网页还在,但各地市的专题网页已经鲜见影踪了。当然,这无可厚非,类似主题活动均有此现象,但我们要反思的是,活动周结束之后的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印象还留存多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没有实证调查,笔者不敢妄言,但此问题确实值得调研确证。

查看各地活动周相关报道,均可见一个常用语——“吸引市民纷纷驻足”。尽管据此无法推论职业教育活动周存在“以城市为主体”的倾向,但依然值得引起人们的反思。

三、内外兼修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之道

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外兼修。外修包括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内的舆论宣传和实体展示,内修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质量提升。

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成果、提升形象等方面的成效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从形式、途径、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经过持续努力,职业教育活动周必将成为职业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品牌,其品牌效应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展示等活动形成相互辉映的局面。

有理由相信,在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品牌活动的引领下,在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校企合作、校(社)区合作、产教融合等途径的交互下,职业教育常态化开放(开放校园,开放赛场,开放企业,开放院所)、日常性走进(走进社区)的局面必将蔚然成风,职业教育定会更好地成为我们制造业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内修至少可以从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和以内涵建设为抓手的质量提升两个方面展开。教育部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号召,这必将成为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可视为一个重要的平台。“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也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的过程。笔者认为,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要抓手的质量提升的过程,也是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美誉度、影响力的过程。

从认可度方面讲,如果外修实现的是社会、家长、企业等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内修则需要达到的认可在于学生、教师、校长、职业教育管理者的认可。比如,职业院校的学生感到读职业学校是光荣的,职业院校教师感到在职业院校工作是幸福的,校长感到带领职业院校前进是光彩的,职业教育管理者感到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管理是自豪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内修或许还是外修的必要基石。因为,只有自信的笑容才更美丽,只有有底气的呼喊才更有力。

显然,对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我们不能心急,也不必心急。社会认可度显然不是职教人奋力前行的唯一动力。仅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等职业教育大滑坡、21世纪初金融危机引发的职业教育的大挑战、当前日益盛行的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高要求,均是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的驱动力。目前,中国职业教育正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是可以预期的未来。

(本文为2017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指向技术积累的职业院校综合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JA17108)■(责编 王鹏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可度职业院校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我爱的职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五花八门的职业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