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艳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1]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萎缩,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传统外贸企业受到极大冲击。在国际市场中开发大客户日益困难,外贸订单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跨境电商能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拉近国外消费者距离,为外贸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平台。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业务快速成长,交易规模逐年递增。跨境电商被称为外贸领域的新蓝海,一方面,大量传统外贸企业纷纷加入跨境电商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发展的良好契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对跨境电商人才形成了庞大的需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服务于传统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领域的内容涉及较少,难以满足目前外贸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纵观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呈现出一定的企业驱动特征。
(一)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按照传统国际贸易业务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但是涉及跨境电商业务的课程较少。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迫切需要懂业务、善沟通、会运营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其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跨境电商业务对从业人员能力的具体需求,开设跨境电商实务、网站与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现有师资多数接受的是传统国际贸易业务领域的教育,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专业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中都没有涉及过跨境电商的相关内容。这就导致在开设跨境电商课程的时候,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对于跨境电商的理解大多基于理论层面,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在指导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产品详情页策划与制作、店铺橱窗优化等具体业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寻找合适的途径,创造条件让教师深入跨境电商的业务一线,学习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平台操作等方面的具体知识,更新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有待优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因此很多学校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也逐步建立起专业实验室,通过购买实训软件等方式,开展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认知水平和单证制作的熟练程度。但是对于跨境电商的实践教学如果还停留于仿真教学的层次,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将滞后于社会需求,无法顺利实现“实践-就业”的无缝对接。所以,有必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完善,为学生创造接触跨境电商一线业务的机会,让学生深入跨境电商企业中,直接操作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全面提高学生操作跨境电商业务的能力。
大卫·库伯在总结约翰·杜威、库尔特·勒温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学习圈理论。库伯的经验学习圈包含四个阶段,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首尾相连、连续反复形成一个学习圈。具体经验要求学习者投入一种直接、具体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反思;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在对所反思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成合乎逻辑的概念;主动实践是学习者积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解决新的问题中去。[2]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自诞生以来,先后应用于MBA教学中、企业培训中以及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学习是对经验进行改造并产生知识的过程,认为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将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应用于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验学习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通过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库伯的经验学习圈从具体经验经历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念化到主动实践,具体经验和主动实践的落实取决于客观的外在条件,而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念化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思考。四个阶段中,具体经验为第一要素,只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具体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学习圈。因此,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基本导向,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学生能力提升途径等方面满足库伯经验学习圈的要求,为学生积累具体经验和参与主动实践创造条件。具体包括: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需要立足校内课程,衔接校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具体经验。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在深入走访跨境电商企业,了解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同时借鉴国内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针对跨境电商业务操作中对于旺铺装修、详情页制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开设《网站与网页设计》课程;第二,针对跨境电商运营中产品发布、产品推广、数据分析等工作的能力需求,开设48学时《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第三,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与《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有效衔接,以更好满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需要;第四,引入跨境电商创客空间,为学生深入学习跨境电商业务、提高跨境电商业务操作能力创造条件,并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搭建桥梁,实现“实训—实习—就业”的良好衔接。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保障
师资力量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该有助于学生形成库伯经验学习圈。通过与相关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展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项目,对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与完善,创造条件使专业教师深入参与跨境电商实际业务,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重,从而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力量建设,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师资保障。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学条件的完善
完善的教学条件是帮助学生形成库伯经验学习圈,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实践平台,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图片处理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尝试建立跨境电商创客空间,充分利用了合作企业的技术资源、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使学生能够接触一线的跨境电商业务,了解跨境电商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积累丰富的业务操作经验,从而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四)跨境电商人才能力提升途径的开拓
主动实践是库伯经验学习圈的最后一环,也是下一个经验学习圈的开始。库伯经验学习圈的主动实践阶段体现了培养对象能力的提升,而能力培养正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能力提升要求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做”的飞跃。为了实现跨境电商人才能力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学生创造主动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基于创客空间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用知识的机会,加强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完整的经验学习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新模式。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在为广大外贸企业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领域,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的实际业务展开。以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为指导,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向社会输送满足跨境电商企业业务一线需求的人才。
[1] 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2] 吴军飞.基于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课堂教学设计[J].职教通讯,2011(12):12-14.
[3] 肖 静,李冬梅.基于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探索——以POCIB平台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241-243.
[4] 孙 鹭.论库伯“学习圈理论”的价值内涵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11):19-21.
[5]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6):21-25.
[6]张丽芳.“教学做”耦合: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7(14):80-82.
[7]周艳玲.“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商业经济,2017(7):172-173.
[8] 魏格坤.地方性院校“互联网+外贸”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难点剖析[J].高教学刊,2016(10):205-206.
[9]曾明珠.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7):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