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雷,孙 迪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
高职院校商科学生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商科学生“学生四节”教育活动为例
邹春雷,孙 迪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但现阶段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未能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对高职院校商科学生加强通识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会自身选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应通过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活动的实效;改变第二课堂无评价的状况,强化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策略,构建商科学生通识教育体系,提高其综合素养与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高职院校;商科学生;通识教育;组织开展
通识教育,从英文gerenal education译成,早期多称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对而言。“大学通识教育不在强调学识渊博,广览多闻,而是在强调知识视野的平衡性、通达性、圆融性,做到不偏不倚,立身处世上有开阔的胸襟。”[1]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刻不容缓。虽然人们已经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通识教育活动具体操作起来还是举步维艰。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商科学生教育中,学制较短,专业教育就占据了大量的课时,根本没有课时来分给通识教育,加上现在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无形间又加大了专业教育的比重,通识教育困难重重。我国现阶段高职商科学生教育中,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高职学生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无责任心,道德败坏的例子屡见不鲜。为此,必须要创造各种条件进行通识教育。我认为,开展通识教育并不一定要进入课堂,和专业课争抢课时,而是通过“非正式课程”(即学生第二课堂)模式开展通识教育,进而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高职院校核心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但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大学专业培养不可能完全跟着跑,我们要培养的是大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宽度、持续的学习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对商科学生的需求加大,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商科学生不但要专业过硬,更应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实施通识教育十分必要而亟需。
随着各种新知识、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涌现,人们必须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处理新信息以应付工作或学习当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而通识教育为再教育提供了认识基础和技能,它更注重学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扩充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常适合终身学习过程的。而一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职业岗位的转换来说,在当今社会己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通识教育为实现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提供了途径,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拓宽眼界,更多更好的领略人类认识的深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最终形成健全而有的人格。毫无疑问认识社会发展,它既表达了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又给个人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求同,在多宽的范围内允许选择,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会选择,这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
社会的需求变化、岗位的频繁变更,不断对职业者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呼唤着全面发展的人才涌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高职商科学生教育不但要重视培养人、培养职业人,还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通识教育的一个最大追求,是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让他们在感受探索科学的奥秘和愉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习惯。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会思考的人,即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先做文化人,再做专业人。不管是文学会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领域的心智锻炼,都将增强人的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会以较全面的、辩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素养。即使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却可以以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思考工作问题,并拥有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维能力。
当前的商科职业教育,着重动手能力的技能培训,有较为严重的知识割裂和异化现象,为了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并使其自身获得长足发展。我们必须反思:技术过度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化解方式。摆脱技术对人的奴役不能只依赖技术自身来解决,只能通过技术之外的教育途径来解决,实施通识教育是必由之路。因此,高职商科学生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狭窄的专业划分,在强调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让受教育者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文化素质。
构建通识教育活动课程体系不是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化,而是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根本属性的基础上引入第一课堂教育理念,有效改革现有第二课堂活动的弊端,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质量。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因此,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一是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使之成为一个有指导的教育过程,二是通过活动课程建设系统编制活动教育影响因素,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课堂活动不会也不应成为第一课堂在课余时间的翻版。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为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我们实施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也就构建了一个从客观上可以衡量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成效的标尺,依据这一标尺,学生即可自我衡量其素质发展的状态,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201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开始进行“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学生六项核心能力培养规格(协作力、学习力、责任力、执行力、专业力和发展力,以下简称“六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以及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变革。其中,创新文化育人载体,将校团委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分类整理,将学生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并实行学分制管理,构建了由校团委统筹的“学生四节”(文体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爱心感恩节、创新创业节)活动课程体系,将课程贯穿商科学生大一到大三的全学程。
紧紧围绕学校“六力”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编制由校团委统筹的通识教育“学生四节”活动课程的课程大纲和活动单元设计,从学生需要出发反向设计活动课程目标,从“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权重、课程评量、活动说明”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单元的设计,确定每个单元的组织单位、责任人、场地、时间,明确学生在每个单元需要完成的活动内容,按照教学规律组织实施。经过梳理整合,校团委组织实施了“文体艺术节”《三走全民健身》、《大专辩论赛》、《一二九演讲比赛》3门课程;“社团文化节”表演类、展示类、实践类3门课程;“爱心感恩节”《成年礼》、《爱心公益献血》、《学雷锋活动周》3门课程;“创新创业节”《龙职创业大集》、《创业故事宣讲会》、《创业项目计划书大赛》3门课程。
[1] 郭文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沈燕红.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 黄欣加,李 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实践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1(12).
G642
A
1005-913X(2017)10-0142-02
2017-09-08
邹春雷(1980-),男,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 迪(1985-),女,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通识教育。
[责任编辑:马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