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曲艺
摘要:学校文化在本质上代表了学校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领域。由于学校文化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学校文化的构建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不断优化、回望过去、面向未来的过程。从历史积淀,到传统传承,再到顶层设计,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以学校文化为内核,以学校常规工作模块为基准,进行了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未来,学校还将通过注重全员文化创生和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行动体系
一、学校文化是什么?
1.什么是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已有几百种。英国人类學家泰勒于1871年提出:“从广义的人种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将这一定义引申到“学校文化”的理解和内涵上,可以发现,学校的一切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都是文化。
学校文化有很多种划分方式。比如很多学者常常将学校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有的学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将学校分为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习惯文化;有的则从学校的实践出发,以学校的工作领域划分,将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但是就一个学校而言,文化的形成不一定是开始就按照特定框架设计好的,文化的形成依赖于学校特色、学校历史以及发展预期,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框架。
2.为什么要以文化管理学校?
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可以追溯到18世纪管理学中最开始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很多企业不仅需要从事商品制作、加工的体力劳动者,现代企业中越来越多出现“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不直接产出“实物”,而是以无形的知识实践、知识创新的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与简单工作劳动者不同的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难以通过数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就需要管理者更多地关注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团队合作和心理需求。
从管理学的角度,学校就是一个充满知识工作者的组织,在规范的教师评价、一定的物质激励、科学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必须还要通过组织文化的构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团队合作和心理需求提供精神支持。从而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会受益于文化。
二、学校文化从哪里来?
由于学校文化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学校文化的构建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不断优化、回望过去、面向未来的过程。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的学校文化首先来源于历史积淀,早期的学校文化建设可以是简单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文化管理方式;其次是传统继承,伴随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环境和发展状态也有所改变,但是,只有传承下来的工作模式、行为模式、教育价值才能成为学校文化。因此,八十七中学的学校文化是在传承中不断优化。第三是顶层设计,当学校经过一段时间已经积累了一些理念、办学特色和其他工作模式,就需要宏观、系统的顶层设计。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是量的积累所推动的质的飞跃。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的文化建设过程就是伴随着学校发展壮大的过程。
2003年,绿园区委、区政府投资1.4亿异地建校。如何让学校的“大”楼里跳动生命的脉搏,焕发生命的色彩,具有鲜活的持久的生命力,是校领导班子亟需破解的难题。2005年,经过反复的思考,基于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管理为财富,以质量为保证,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的办学理念,并确立了“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2008年,八十七中完成了九年一贯制的建制,成为当时长春市为数不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十七中的办学理念也随之调整为“以人为本,以管理为财富,以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孩子一生奠基”,并随之完善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等文化符号。2012年,学校在九年一贯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幼小初一体化建设。2013年,八十七中学聘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与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共同提炼出“润”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精髓,确立了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明确了“润育九年涵养一生”的办学理念。
可以说,八十七中学学校文化的构建就是以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基于十年的文化践行,八十七中学提炼并形成了润文化行动体系,这是一个“行动一思考一提炼一设计一再行动”的过程。
三、学校文化体现什么?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是过往的沉淀、是现在的支撑、是未来的理性设计。为什么八十七中学的文化核心是“润”?因为经过十余年的行动实践和文化探索,我们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而教师和学生成长最本质、最内在的是唤醒而不是塑造、是感染而不是要求。最有效、最智慧的手段是浸润、是影响、是潜移默化、是渗透融入、是不着痕迹、是润物无声,是默默的坚守和坚持。
“润”既是对教师成长而言,也是对学生成长而言。它产生于行动、转化成理念、升华为文化。如今已成为所有八十七中人的精神核心、行动准则和努力方向。并进而形成所有八十七中人的价值共识、方向共识、愿景共识,就是八十七中的“润”文化,它集中体现了文化最典型的特征“浸润”。
以“润”为核心,我们形成了八十七中学以“润”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润文化
办学理念:润育九年、涵养一生
学校精神:满怀理想、脚踏实地
办学特色:人文教育
办学策略:以学生为根本、以文化为先导、以管理为保障、以品质为财富
校训:内外兼修、知行合一
校风:书香润物、民主润心、开放润目、和谐润校
教风:以仁立德、以爱育人、以智施教、以勇践行endprint
学风:品高博爱、思敏乐学、体健尚美、艺雅志恒
四、学校文化如何践行?
学校文化设计如果不能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实践效能,那么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文化。八十七中学以学校常规工作模块为基准,进行了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
管理归根结底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管理一定是基于制度管理之上的人文管理,并最终发展为文化管理。八十七中的管理主要具有三个特征:
首先是科学性。管理科学性的特点在于制度规范,这是公平、是保障。越是追求自由,越是需要有制度做保障,没有制度保障的人性化管理最后只能沦落为人情化管理。因此,学校的一切事情都要依法办事、依规办事、遵循管理流程、注重管理细节。
第二是民主性。民主性的真谛在于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意在感召、唤醒、激发绝大多数人做事的愿望和智慧,培养师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三是人文性。人文性的管理在于体现管理的终极关怀。人是学校管理的最大财富。让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相统一,是“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的实质,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二)“优化平台、团队提升”的教师文化
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和专业自觉,让教师的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相统一,教师才会拥有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才会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个体价值充分实现,组织绩效才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截至2017年初,八十七中学中考命题人才库共计63人,参与中考出题教师共计36人次,八十七中教师在省市学科建设上具备了一定话语权和整体优势,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成为核心力量。八十七中教师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面貌,主要源于以下五个原因:
一是学校确定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有文化、有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学生。二是学校明确了教师这份特殊的职业对教师的文化诉求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是份特殊的职业,需要有特殊的情怀,其专业性要求非常之高。对教师的综合的文化素养的要求要高于其他职业。三是学校拓宽了师训渠道,并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教师培训的校本课程《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四是建立教师的生活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组织。学校通过创设组织活动平台,为教师学校生活和发展提供机遇。个人与组织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共同愿景在全体员工身上共同实现,从而使个体价值充分发挥、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五是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机制。在教育管理政策框架下,学校对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省市区各项荣誉的教师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在职称评比中予以加分。
(三)“自主发展、多元成长”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此,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体验的载体。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我校小学部的“当家文化”的核心就是把学校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让他们每个人在学校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担当意识。中学部的“立人文化”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月”系列活动,完善成长评价制度,关注每个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将对学生人文品质的培养浸润到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之中。
(四)“注重体验滋养心智”课程文化
八十七中学以国家课程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适合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以幼儿园“启润心灵”、小学“思润心智”、初中“行润心性”三大梯度发展与建设为主线,逐步完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的生长课程。生长课程包括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想为主体的思敏课程;以培养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为主体的艺雅课程;以提升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为主体的志恒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详见表1)
希望通过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课程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丰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人格健全的经历。学校力求通过课程文化建设,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体现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文化
感受学校文化最直接的场所是课堂,学校文化的真正魅力也体现在课堂上。为此,八十七中学构建了关注学生课堂的深度参与、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的灵动课堂。
幼儿园以“五环教学设计”为标准,小学部以“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交流分享”的三导式教学为范式,中学部明确以“2+2”有效教学价值观为引领,重在教师深度备课,旨在将课堂还给学生。“2+2”有效教学价值观的含义其一是指课堂合二为一,教师与学生合作分享,无障碍沟通;其二是指教师进行“二度消化”。一度消化是教师弄懂知识,二度消化就是让学生弄懂弄透知识。从2005年开始的“四杯赛”到2017年革新的“润涵杯”,八十七中学每学期开展教学主题研讨课,集中展现了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成长与课堂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见证了八十七中学课堂文化探索的过程。
(六)“优雅大气、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布希梅说:“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模样”。一个学生在学生时代有两样东西不能忘却,就是教师的微笑和校园的模样。
让学生不能忘记的校园一定是美丽的,充满教育意义和教育哲学的,是时刻和自己说话的墙壁,是富有教育内涵的每一处角落,是萦绕在心头的无處不在的慢慢浸润的美和回忆。十余年的时间,八十七中人用自己的行动把空旷的校园变成美丽的花园,把冰冷的建筑变成是诗意的文化殿堂、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因为八十七中人坚信:学校的环境应该是一本有意义的画册,师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精神放松,感情愉悦,既培养高雅环境,又激发工作和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我们赋予学校环境的文化意义。
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展望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设、生成和反思,在八十七中学文化创设的过程中,校长需要充当学校团队的培训者和学校发展的推广者。在未来的学校文化创建工作中,校长可以从以下两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一方面,如何让每一位教师共同参与、践行、创生学校文化。教师是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文化的创生和实践不仅是学校管理团队的任务,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只有教师深入理解文化、认同文化、内化文化,才能真正让文化成为学校的精神象征,引领学校发展。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文化解读培训、教师读书分享、教师演讲比赛活动,让教师了解文化、讨论文化,未来,学校还将进一步探索教师文化行动手册,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文化的行动当中。
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亮出“润”文化品牌。目前,学校围绕“润”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如何以“润”为核心,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化、体系化,增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牌鲜明度,仍然是八十七中人需要从管理、队伍建设、宏观规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的。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以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以文化促进学校的改进,是现代学校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治理体系建构的重要方式,学校文化必将引领学校走上新的发展平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