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17-12-09 20:38张忠玲
考试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内化讲授

张忠玲

摘 要:“对分课堂”是最新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获得思辨和自主学习机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显然具有实效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更多教师在不同的课型上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英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教学模式中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递,在课下学生自己吸收并消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校课堂问题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教学负担重、效果差,心理压力巨大。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改革呼声不断。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的张学新教授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新思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

一、 “对分课堂”的概念

张学新教授认为“对分课堂”结合了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它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相互式学习。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和讨论式有些类似,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先讲授,学生再学习,重点强调学生、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关键创新是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左右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并进行个性化内化吸收。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重点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他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对分课堂在时间上把教学清晰地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换言之,这种模式是在时间把教师讲授的和学生讨论的时段进行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左右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对课堂讲授内容因人而异并进行内化吸收,然后进行有准备的讨论。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原来的教学压力,让学生从之前完全聆听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部分学校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但由于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难对其进行坚持推广,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此外在评价方式上,学校注重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分别占15%,出勤率几乎能达到100%,学生均能按时来上课,出勤率也得以保证,部分学校也采取很多举措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大部分同学课堂效率依然较低,上课听讲不认真,自制力差,且学习动力不足。大学英语都是连续两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很难长时间地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上,经常感到课堂枯燥无味。部分课堂上教师也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是主要在教师讲完某个知识点后再进行讨论,由于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又是无准备地讨论,导致了讨论效果并不佳,而且当堂提问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感。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并在下次课上讨论作业内容,但讨论的问题也是教师给设定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引导。此外,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寻各种学习资料和视频,手机可以通过安装应用软件辅助学习,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这使得很多同学认为在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不再那么重要,这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 “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一) 对分课堂有助于学生角色的转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学生普遍对“对分课堂”的学习模式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认为“对分课堂”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导致学生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更是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而“对分课堂”这种新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从单纯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创造者,还锻炼了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熟知了知识的框架,理解了重点和难点,明确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弹性的考核制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有一周左右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是由学生自主安排,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 对分课堂解放了教师

在“对分课堂”的讲授时间里,教师应改变授课的方式。以往教師就怕自己讲得不够多,恨不得把自己准备的所有知识点全部都倒灌给学生,就是担心学生学漏了。虽然教师是一片好心,也付出了大量脑力和体力,却经常发现事与愿违,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显明。而在“对分课堂”的模式里,教师对知识点的传递只需要抛砖引玉,讲述知识框架,知识的重点,学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在学生内化吸收的过程中,教师转换成指导者或观察者,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自主决策;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讨论阶段,教师转变为组织者,组织学生表述观点,并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答疑解惑,一起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完成既定的任务。当教师学会放手、放权,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的既减轻了教学负担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

(三) 反思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既体现了教师讲授的重要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又创造了课堂相互学习的契机和氛围,学生通过拿着作业来参与课堂讨论,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堂焦虑。但是在“对分”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因素影响“对分”的效果:endprint

1. 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和英语水平

由于學生习惯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的授课模式,学生始终是被动跟随,不能积极地互动和主动地构建知识;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而且英语学习动机不强,部分学生对英语存在畏难的情绪,进而导致有部分学生只是抄答案,不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多层次的任务或把任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并关注过程评价,看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2. 教师专业知识和课堂掌控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必须熟知教材的内容,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照本宣科。这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抓住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个体水平差异,能够设计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察言观色,走走听听,并了解学生讨论进程与结果,并对课堂讨论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3. 教室硬件设施

由于“对分课堂”是基于大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能够在大班教学模式下做到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但固定连排座位与拥挤的教室不利于学生小组内部和组间进行讨论。上课时,小组成员被要求坐在一起,每次小组讨论完成后,把讨论的成果拍成照片,上传到班级群空间,作为课堂讨论的补充。

四、 结语

“对分课堂”是有系统理论支撑和具体可依的操作方法,适合在大学教学班开展,但要使每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际掌握水平进行“对分”学习,也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与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找不到内化吸收的点,并且导致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一些大而空的问题;或者时间短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等。“对分课堂”的改变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把握授课的重难点,在讨论时怎样掌控全局,怎样解决讨论过程中学生问的问题,怎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高质量地反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摸索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5):5-10.

[2]汪军,严晓球.近十年来国内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

[3]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

[4]张博雅.对分课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科学与财富,2015,(12):803.

[5]柴霞.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J].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2016,(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内化讲授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