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城时期美术家期刊美术作品供稿研究

2017-12-09 03:27李晨辉
文化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木刻速写阿Q

李晨辉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22)

【文史论苑】

桂林文化城时期美术家期刊美术作品供稿研究

李晨辉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22)

桂林文化城时期,为报刊提供画稿成为美术家重要的出版活动之一,当时活跃的美术家多有接受报刊约稿或投稿行为。具体说来,美术家所供画稿数量最多的当为木刻,李桦、黄新波、徐杰民、刘建庵等都有供稿活动;丰子恺和廖冰兄在桂林时间较短,但也提供了不少画稿供期刊出版之用,且多为漫画;由于战时物资的紧缺和印刷条件的限制,期刊接受的国画、油画类画稿较少,而速写和手稿则相对丰富,张安治、李桦、黄新波皆供有这种画稿。

桂林文化城;美术家;美术作品;供稿

抗战时期的桂林,期刊业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稿件需求,很多杂志纷纷发布征稿启事。创作之外,为期刊提供画稿也成为美术家重要的出版活动之一。发表美术作品同发表文章一样,可以为美术家赢得稿酬,以供生计。《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在征稿启事中就明确了稿酬的标准:“发表后,文字每面四元,图画每幅一元至五元,并酬本刊一册。”[1]这对大部分生活窘迫的美术家颇具吸引力,稿酬也成为此时普通美术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然而这种来源不仅微薄,且常受时局动荡和物价波动的影响而没有保障。《诗创作》月刊社便曾在《征稿简约》中声明:“来稿一经发表,暂以赠阅本刊为酬,如必需稿费,请先声明。”[2]“其时稿费极低,靠创作谋生非常困难……美术家中,木刻艺术工作者的经济困境是最明显的。比如刘建庵客桂时因为没有正式职业和固定收人,生活、创作都非常艰苦,一家人生活主要靠妻子黄丽在东江镇小学当教师的薪水来维持,他发表木刻漫画作品的一点微薄稿酬仅用来填补家用。而他的稿酬之所以微薄,主要原因在于木刻版画作为新引进的事物,国人对其尚未形成与看待国画等其他画种一般的欣赏习惯。”[3]

战时的社会情境要求艺术的功能应从书斋把玩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在直面战时环境的原则下,表现现实,鼓舞抗战,并以此动员民众,表达“抗战建国”诉求,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和理想。为此,不仅是专业的美术(艺术)类、文艺类期刊,其他综合类和时政类、军事类、文史哲类、工妇青类等报刊,大都辟出相当篇幅,刊登进步的美术作品。当时活跃的美术家多有接受报刊约稿或投稿的行为,且由于战时人员较强的流动性,他们的供稿也并不局限于广西地区。

一、木刻

新兴木刻(区别于中国传统木刻)于20世纪登上中国历史舞台,而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由于强烈的表现力和复制印刷的便捷性,迅速成长为美术家创作和抗日宣传主要的手段之一。桂林文化城时期的美术作品稿件中,几乎半数以上都是木刻画稿。本文试列举几位在木刻作品供稿方面有着突出影响的美术家。

(一)李桦

李桦是较早在广西开展救亡美术运动和美术教育的木刻家,是“第一个把木刻种子撒到广西的”[4]。“1937年元月起,李桦便开始到桂林开展抗日美术运动,中间除曾于1938年元月中旬从南宁随军出发皖南、江西等前线宣传抗日和多次赴战地写生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均献身于桂林抗战文化活动。1944年离开桂林经长沙撤至湘南山区汝城县”[5]。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李桦创作丰富,为期刊提供木刻画稿则主要集中在1938~1941年,这或与此时期刊业的发展有关。1938年,李桦主要为《耕耘》(重庆)、《抗战漫画》(汉口)、《良友》(上海)、《新战线》(广州)等期刊供稿;1939-1941年,主要为《音乐与美术》(桂林)、《精忠导报》、《木刻丛集》(丽水)、《天下》(香港)、《中华》(上海)、《中苏文化》(重庆)等期刊供稿,并有作品散见于《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桂林)、《保安通讯半月刊》(湖南)、《合作前锋(战时版)》(杭州)、《漫画木刻丛刊》(上海)、《东方画刊》(香港)、《海防前哨》(永嘉)、《建军画报》(曲江)等刊;1942~1945年,主要为《中苏文化》等供稿。关于其为期刊提供画稿情况参见表1。

表1 桂林文化城时期李桦为期刊提供画稿情况一览

续表

续表

(二)黄新波

抗战时期黄新波客居桂林较长时间,“曾两次来到桂林。第一次是1939 年5月从粤北来到桂林,1941 年1 月因皖南事变爆发,被迫离开桂林辗转香港。第二次居住桂林的时间是从1942 年6 月到1944 年4 月”[6]。他创作颇丰,“在桂林期间黄新波创作了200幅木刻作品,占他一生总作品量的三分之一”[7]。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至1944年,黄新波(常用笔名“新波”)发表于期刊的美术作品约64幅,散见于《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桂林)、《木艺》(桂林)、《抗战时代》(桂林)、《大众生活》(上海、香港)、《联合画报》(重庆)、《耕耘》、《文艺阵地》、《新战线》、《木刻丛集》、《今日中国》(香港)等期刊。1939-1940年,活跃在桂林的黄新波主要为桂林的《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抗战时代》及重庆的《文艺阵地》《耕耘》,丽水的《木刻丛集》等提供木刻画稿,并为《抗战时代》《广西妇女》作封面画;1941年,主要为上海的《大众生活》及桂林的《木艺》等提供画稿;1942年之后,则主要为重庆的《中外木刻集》《联合画报》,桂林的《艺丛》等撰稿,并于1943年由桂林春草书店出版春草丛书之一《心曲》。(表2)

表2 桂林文化城时期黄新波为期刊提供画稿情况一览

他为《抗战时代》1940年第2卷第3期创作的木刻作品《千万人的眼睛,看着你的准星!》,描绘了端枪瞄准的士兵。画面采取对角线构图法,沿着左上—右下的对角线,主要人物被安排在此线左边,并对此线有所突破和扩张。后面三个人物的头顶和手臂形成了一条线,前面士兵端举的长枪也形成了一条线,它们都与对角线平行,加上人物眼神的方向,共同构成了冲向画面之外的张力,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和振奋人心的心理暗示。木刻的强烈对比和形式化的构图所形成的视觉张力,同画面细节、人物心理等的刻画相结合,并注重环境氛围的塑造,成为抗战时期黄新波美术作品稿件的主要特征。

(三)徐杰民及其他美术家

徐杰民是成长于广西的本土艺术家,他主要为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编辑出版的《音乐与美术》月刊与兰州的《新西北》提供画稿,作品形式多为木刻:《林中》(《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4期),《播种者》(《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6期),《工作之后》(《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2期),《拉犁》(《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3、4合期),《死与伤》(《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3、4合期),《造产》系列作品(包括《丰收》《农耕于野》《日出而作》三件作品,共占一个版面,《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3、4合期),《垦荒》(《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6期),《饲猪》(《新西北》1941年第3卷第4期),《巴赫像》(《乐风》[重庆]1941年第9期),等等。

这时,活跃在桂林的木刻家还有很多,知名者有刘建庵、赖少其、盛特伟、林仰峥、龙廷坝(霸)等,他们都有大量的美术作品稿件发表在桂林和其他地区的期刊上。

二、漫画

(一)丰子恺

丰子恺“1938年6月24日,举家从武汉迁抵桂林,住马皇背,后移居泮塘岭……(1939年)4月5日离桂转柳州赴宜山,4月8日抵达宜山……8月举家迁至思恩(今广西罗城县),日军攻南宁,随浙江大学于12月初迁抵贵州都匀”[8]因此,本文以1938-1939年为限,对丰子恺期刊美术作品供稿进行梳理。

图1 丰子恺《抗战漫画》

在逃难期间,丰子恺创作了不少以逃难生活和见闻为主题的漫画作品,如题为“见童陷失地,爱国心不移。约伴到深山,偷描我国旗” 的《抗战漫画》、题为“□□入中国,万人皆失所。但得除民害,不惜流离苦”的《抗战漫画》(图1)、题为“积尸数十万,流血三千里。我今亦破家,对此可无愧”的《抗战漫画并题词》、题为“不惜流离苦,何妨道路长。青天白日下,到处可为乡”的《流亡》等。这些作品分别供稿给在桂林出版的《宇宙风》1938年第69期、第70期、第72期,以及广州出版的《文艺阵地》1938年第1卷第7期。

到桂林之前的丰子恺就为在上海出版的《文艺新潮》提供了不少漫画作品稿件,如《救国捐》(1938年第1期)、《阿Q真能做!》(1938年第2期)、《捷报》(1938年第3期,落款为“廿七年四月”,即1938年4月)等,到桂林后,丰子恺继续为《文艺新潮》撰稿,计有:《好景忽减色》(1939年第4、5合期 )、《守四方》(1939年第6期)、《次第春风到草庐》(1939年第7期)、《读书》(1939年第8期,落款显示创作于“廿四年新秋”,即1935年秋)、《夕阳无限好》(1939年第9期)、《看壁报》(1939年第10期,封面画)、《杯不能食》(1939年第11期,封面画)。

为配合《现实》(上海)1939年第1期关于《阿Q正传》的专栏,提供了占据一整个版面的《漫画阿Q正传》系列作品,以及一幅《阿Q像》。《漫画阿Q正传》系列包括15幅作品,对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分别进行了表现;《阿Q像》则同署名“史铁尔”的《阿Q像》一同刊登。

对在浙江金华出版的文学刊物《血流》月刊,丰子恺也提供了一些漫画作品,如《血流》1939年第1卷第2期封面作品《阿Q真能做》(此作曾刊发于《文艺新潮》1938年第2期,名为“阿Q真能做!”)。漫画的右侧附鲁迅原文:“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家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漫画描绘了这一情景,瘦骨嶙峋、癞着头的阿Q站在舂米的石臼前,得意洋洋地享受着“老头子”的赞美。《血流》1939年第5期还有丰子恺一件《军民合作》漫画。

此外,这时期的丰子恺还为《抗战漫画》1938年第9期提供《看谁放得高》,为《香海画报》(上海)1939年第56期提供《妙手回春》,为《良友》1939年第139期提供《非战漫画》组画(共四幅,分别为《仓皇》《烽烟》《春闺梦里人》《昔年多勇士》),等等。

丰子恺多以传统国画形式创作明朗响亮、干净简洁又充满深远意趣和文学性的漫画作品,且往往结合现实,在批判和讽刺的同时充满浓郁的抒情性和深挚的人文关怀,即使对于抗战宣传,也不流于“主题主义”和“内容说教”,而是寓于情感和形式之中,这使得他的作品彰显出知识分子温厚、平和、谦逊的气质和品格。

(二)廖冰兄

漫画家廖冰兄(常署名“冰兄”)活跃在桂林的时间在1939~1940年,“1940年8月中旬,离桂赴渝”[9]在桂林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廖冰兄创作了大量的漫画。由于木刻艺术在印刷行业的便利,他的漫画作品不少是以木刻的形式呈现在期刊上,木刻者多为黄新波、刘建庵、陈仲刚(部分期刊发表时写作“陈仲钢”)等。这一时期,他主要为《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少年战线》(桂林)、《西南儿童》(桂林)及《天下》(香港)、《耕耘》等报刊提供漫画作品稿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抗日必胜连环图》(分别为其刻、建刻、建庵刻、新波刻[原文如此,“其”或为赖少其,“建”或为刘建庵],连载于《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1939年第1~3期,第5~6期),《用抗战来争取国际的援助》(建刻,《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1939年第2期)、《我们的对策:是正规军配合游击队包围敌军,促进和平阵线包围敌国》(其刻,《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1939年第1期),《芦沟桥(抗战史画)》(建庵刻,《少年战线》1939年第1卷第1期),《空舍清野中少年的工作》系列作品(陈仲刚刻,《少年战线》1940年第2卷第1期),《勇敢的小金发》(诗画相配,榴火诗,仲刚刻,连载于《西南儿童》1940年第2卷第5~6期),《建军连环图》(仲钢刻,《建军半月刊》[桂林]1939年第9期),《抗战连环图》(未署刻者名,《天下》1940年第17期),《在我们手中打滚》(《今日中国》(香港)1940年第2卷第14期),等等。

图2 廖冰兄《我们的对策:是正规军配合游击队包围敌军,促进和平阵线包围敌国》

廖冰兄善于处理复杂和宏大的场面,如《我们的对策:是正规军配合游击队包围敌军,促进和平阵线包围敌国》(图2,图片有损)中,城堡和街道,战斗的军队和游行的队伍,连天的炮火和硝烟,奔走的人群和或硕大或尖锐的武器,等等,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在绵密和饱满的构图中,不时穿插有力的线条和大小不等的空白,以分割和点缀结实稳重的造型,布局灵活而又稳健。下方和右方的人群,左下方的火炮和左侧的城堡,构成了连续性的环状结构,使得画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由此聚散开合、舒展凝聚。画面这种将立体形象作平面化处理的布局显然借鉴了传统的汉画像形式,造型方法也从民间剪纸中汲取了养分。此作较少见诸当代书报刊,笔者认为,因为其突出的艺术性,应被作为廖冰兄抗战时期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应作为此时“艺术民族化”思潮的杰出代表。

三、速写、国画等

(一)张安治

张安治1936年冬来到广西之后,至1944年桂林沦陷,在桂林度过数年岁月。他积极从事出版,一方面创办和编辑报刊,一方面又作为若干期刊的主要撰稿人,提供了大量美术作品和论文稿件。桂林文化城时期,他常供稿的刊物为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创办的刊物《音乐与美术》月刊,此外还有《新西北》(兰州)、《公余生活》(桂林)等。张安治擅长油画、国画、素描、速写,其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但由于战时的印刷环境和设备所限,他为期刊提供的美术作品多为速写和手稿:《深山立马》(国画,《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2期),《游击队员》(封面插画,速写,《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4期),《通讯兵》(速写,《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10期),《打椿》(速写,《音乐与美术》1940年第1卷第12期),《避难群》(图3手稿,《音乐与美术》1941年第2卷第1、2合期),《石工》(速写,《音乐与美术》1941年第2卷第3期),《日暮》(手稿,《音乐与美术》1941年第2卷第4期),《三等车中》(速写,《音乐与美术》1941年第2卷第7、8合期),《谁毁了我们的家》(速写,《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2期),《平静的乡村》(速写,《新西北》1940年第2卷第6期),《号召》(手稿,《新西北》1941年第3卷第5、6合期),《战利品展览》(手稿,《公余生活》1940年第3卷第1、2合期),等等。

图3 张安治《避难群》(手稿)

(二)李桦的战地速写及其他

木刻家李桦在桂林文化城时期曾前往战地前线,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战地速写,用率意粗简的线条,呈现他在战地的见闻。这些作品大都及时提供给期刊出版,如《抗战漫画》1938年第12期刊登了他的《征途》(报导速写),包括8幅作品:《大地上仍在播种》《伙夫们为我们造战饭》《设在车站上的军人招待所》《我们在树林里休息》《信阳车站的难儿向车上索食》《广水车站》《待车出发的军人》《服务团的战地图画宣传》;包含有《冒雨出发(在许昌)》《正午休息》《骑骡的妇人(在襄城)》3幅作品的《前方速写》供稿给在广州出版的《文艺阵地》1938年第1卷第9期;《战时街市风景》《山岳地带行军》2幅战地速写供稿给在上海出版的《现实》1939年第1期;香港出版的《今日中国》1939年第1卷第4期刊用了他的《前方印象》系列速写作品:《架设电话线》《敌机来了》《构筑防空壕》《日本“建设东亚”的成绩》《搜索前进》《出发前的集合》《哨兵的伪装》《过“麦海”,抄击敌人》《秋日行军》等共9幅;《种菜》(茶陵农民生活之一)《战争沉寂的时候》(湘北)《小心地检查你的枪呀?我们的游击队》《前方十二分需要报纸》《记录口供后我们招待两个俘虏吃饭》《房子又重建起来》等6幅作品组成的系列战地速写,刊登于《耕耘》1940年第1期;《天下》1940年第18期则刊登了他的一幅《郾城妇女素描》。

黄新波也曾为《文艺阵地》1939年2第卷第9期提供两幅速写作品:《追击演习》《开赴前线》,表现抗日军队的生活。

徐杰民曾在《音乐与美术》1942年第3卷第1、2合期上发表一件作品《收获》,描绘一位女性裹着头巾、背着娃崽在玉米田地中劳作收获的场面。画面为狭窄的竖幅构图,右上方有两行题跋。从画面结构和并不清晰的图片分析,此作应为国画作品或国画手稿。

以上是笔者根据目前掌握的原始资料,对桂林文化城时期美术家期刊美术作品供稿活动的初步梳理,重点厘清美术家画稿发表的期刊、时间和标题。关于桂林抗战美术研究和抗战出版研究,前人已填补不少空白,故笔者对已有成果便不再赘述,而重在补充前人研究未尽之处,重点介绍和选择刊发的作品也是很少见诸当代研究和报刊之上的。我想,这种基础性的整理工作,或能为之后研究抗战时期桂林美术家的创作和期刊出版都有着一定的准备作用罢。

[1]漫画与木刻社.敬爱的先生们[J].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1939,(3).

[2]征稿简约[J].诗创作,1941,(5):48.

[3]陈卉.抗战烽火中桂林美术家物质生存状态研究[J].艺术探索,2011,(6):10.

[4]杨益群.划时代的壮丽画卷——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初探[A].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20.

[5]杨益群.李桦[A].魏华龄,李建平.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372.

[6][7]李普文,李晨辉等.桂林抗日战争美术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307.308.

[8][9]桂林市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桂林图书馆.桂林文化大事记:1937-1949[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920.1000.

【责任编辑:董丽娟】

G09

A

1673-7725(2017)11-0210-09

2017-08-09

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林抗战时期美术家的出版活动研究”(项目编号:A2-2050-16-09)的研究成果。

李晨辉(1983-),男,河南永城人,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研究。

猜你喜欢
木刻速写阿Q
《青年速写·归》
《阳光 阳光》绝版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钢笔速写
阿Q和老A
“蹲连”速写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阿Q故事新编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