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更严监管 才有更多安全

2017-12-09 14:43邹伟
汽车与安全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代步车上路监管

有更严监管 才有更多安全

有安全才有发展,无论是对于走路、行车而言,还是对于一项产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可违背的基本遵循。以此来审视饱受争议的老年代步车问题,或许能得到更多理性的答案。

仿佛忽然之间,老年代步车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不得不正视的存在。这些行驶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代步车,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大量安全隐患,诸如闯红灯、抢行、逆行、随意停放等行为屡见不鲜,引发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成为新的“马路杀手”。由于无牌无证,可以逃避交通违章处罚、规避摇号限牌措施,还有不少年轻人开着老年代步车上路,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要求对老年代步车加强监管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便利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代步车是一种医疗器械,速度低、刹车灵、安全可靠,且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现在充斥街头的所谓“老年代步车”,更多是商家造出的概念。这类代步车多由小作坊生产,几天就能拼装出一辆车,以蓄电池或燃油驱动,设计时速达30、40公里甚至更高,却普遍缺乏刚性车身、安全带、气囊等基本安全配置,已经毫无安全性可言;还存在严重的电池污染等问题,与其标榜的“新能源”概念背道而驰。

然而,质量如此堪忧的车辆,却打着“保障老年人出行权益”的幌子,堂而皇之地肆意生产、任性上路。老年代步车的所谓卖点,正是价格较低、不用挂牌、不用驾照、不限年龄等特点。但“交钱就开走”的背后,则埋下许多后顾之忧,如驾驶人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淡薄,买不了保险、缺乏事故责任赔付能力等,非但保障不了老年人群体的出行权益,反而进一步增加了驾乘者自身的安全风险,也将同在路上出行的更多人推向危险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有一种论调,企图将车速、尺寸等多项指标远超非机动车标准的老年代步车,与电动自行车、轮椅车等混为一谈,为其争取所谓路权。对此,不久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规定(草案)》,传递出明晰的信号——老年代步车不属于非机动车管理范畴。南京市也已经明确,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超标老年代步车为非法生产、非法销售、非法上路的“三非”产品,并对老年代步车违法上路展开整治。这些都意味着,曾经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的老年代步车,正在逐渐被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依法治理尤需源头治理、协同共治。这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禁了之,仅将板子打到购买者和使用者身上,而是需要工商、质检、交管等各部门形成强大监管合力,构筑起严密的监管格局,全面整顿市场、填补监管空白、管住关键节点、依法追究责任,坚决斩断无资质厂家生产的、未经检测的老年代步车流向市场的灰色链条,从而避免将矛盾和风险累积到上路之后。

依法治理更要正视矛盾、疏堵结合。老年代步车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实质是现有的交通服务供给日益难以匹配正在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出行诉求,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针对老年人的交通服务水平和舒适程度,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于或可作为解决途径之一的老年代步车,在审慎研究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出台相应技术标准来规范产品设计、生产及售后,从法律上明确走什么路、挂什么牌、什么人开,在保障老年人出行权益与维护广大行人车辆合法权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有更严监管,才有更多安全。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新技术、新事物必然不断涌现,我们既要以开放胸怀进行拥抱,也要以法治精神促其健康发展。我们期待,以解决老年代步车问题为契机,汇集各方智慧实现创新治理,更好满足老年人对安全舒适出行的美好向往,也为更多领域的长久之治树立典范标杆。

猜你喜欢
代步车上路监管
预备,出发!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给老年代步车绑好“安全带”
直面老年代步车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编者按
分别
老年代步车安全吗
汽车开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