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017-12-07 06:45徐雪梅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

徐雪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获取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识字和习作的基本途径。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语文学习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兴趣前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1B-0083-02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介进行阅读,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阅读书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阅读案例,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兴趣前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对阅读产生强烈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的进行阅读,进而爱上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窦桂梅老师说过:“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教师要爱上阅读,才能要求学生喜欢阅读,也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的读书范围很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名著、寓言童话我都爱不释手。工作之余总会读上一会儿,睡前也会读大约一小时的书。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和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有时会给他们随口背诵前一天积累的好诗词。有时会说一说最近读的一本好书,讲一讲故事情节和感动之处等等。身教重于言教,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这样利用教师的“现身说法”“身体力行”,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形成了和好书交朋友的意向,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利用榜样的示范力量,激励学生阅读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讲述一些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如《匡衡的凿壁借光》 《头悬梁锥刺股》 《鲁迅的“早”字故事》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利用名人效应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树立读书的远大理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榜样力量,如有些学生从小就爱读书,可以把他们树立成班级的读书榜样,利用生生互学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学生都来读书,从而形成人人爱读书的良好读书氛围。

(三)发挥故事的本身魅力,使学生爱上阅读

故事本身富有无穷的魅力,每个人都爱听故事。课前三分钟可以由老师或者学生绘声绘色讲述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有的情节曲折生动,有的富含哲理,学生喜闻乐见。当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听故事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幸福的事。

二、课中习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课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一)加强对朗读和默读的指导

朗读是最重要、最常用的阅读训练方式,也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少讲多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朗读。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的精美幻灯片,一边进行简单的解说,学生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山水之中,情感得到触碰,都想一读为快,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兴奋。此时再让学生朗读,自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默读也是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默读更有助于理解内容和思考问题。教师要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想的习惯。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按阅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还可以对文本进行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之后要及时检查默读效果,使学生切实地读透文章,把默读训练落到实处。

(二)理解文本,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理解文本,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很多,如通过抓重点词句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的方法,把读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文章重要句段;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加深情感体验等等。总之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书,与文本直接对话。

(三)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通过阅读,领会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主要涉及到如下几方面:①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②体会语句的形象生动。③体会文章条理清晰的结构布局。④文章选材和写法的独到之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动物描写一组”,安排了老舍先生的两篇文章《猫》和《母鸡》,作家笔下的描写对象不但栩栩如生,而且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可是这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和表达风格却迥然不同。这样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领悟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四)学习略读和浏览,养成自己读书的习惯

学生把从精读课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用来读其他篇目或书籍,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对于略读,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时,要求学生按阅读要求,自己认真读书,适当组织交流,让學生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简单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受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段落。最后,也可以再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提纲挈领地指导,使他们养成自己的读书习惯。浏览,就是快速读书,要求粗略地看,大致地看。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了解文章或书籍的大致内容。另一个是在快速阅读中搜索、捕捉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多用于长篇文章或整本书的阅读。

三、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内得方法,课外多读书才是应用。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外读书氛围和读书环境。

(一)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读物。如学习了《蟋蟀的住宅》,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学习了《丑小鸭》,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也可以根据影视作品来推荐读物。如学生都喜欢孙悟空,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等。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

每学期从学校图书室借出适合学生的读物放在班级图书角。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学校充实图书角。这样大家轮流借阅,半年时间就可以读到好多书籍。

(三)上好每周的自主阅读课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览室上好每周的阅读课。可以让学生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记优美词句、精彩段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读后的心得感受。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可以组织“古诗文诵读比赛”“故事达人”等活动。教师可以阶段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会,读书交流会,汇报会等。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在交流展示中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推荐班级里的周读书明星、月读书明星、学期读书明星,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读书。

(五)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可以把读书心得或者读书照片发送在班级博客里,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总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读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形成每天阅读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张春妮.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陕西教育,2016,(8).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